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纜護圈,所述電纜護圈由可變形材料制成,包括環形主體和形成在環形主體的外周上的接合部,在環形主體中還形成有介質接納部,所述介質接納部通過接納介質而使環形主體的內周向內變形。該電纜護圈能夠降低電纜安裝固定難度,提高電纜護圈的靈活性和適用性,并提高通用性,擴大使用范圍。
Cable retain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ble retainer, the cable retainer consists of a deformable material, including the annular body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junction between the peripheral annular body in the annular body is formed in a medium receiving part, receiving part by accepting the medium medium makes inner ring shaped body inwards deformation. The cable retainer can reduce cable mounting difficulty, improve the cable retainer flexi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and improve universality, expand the scope of us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纜護圈
本技術涉及電纜安裝防護領域,具體地說,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保護安裝電纜的電纜護圈。
技術介紹
在風力發電機的平臺上通常都設置電纜線孔,用于安裝電纜線,在電纜線孔的邊緣安裝有電纜護圈,作為電纜與電纜線孔之間的緩沖部件,避免電纜的絕緣層直接接觸金屬材質的電纜線孔,防止電纜的絕緣層過度磨損,從而消除了漏電及火災的安全隱患。電纜護圈卡緊電纜,防止電纜發生軸向或徑向移動,造成電纜拉扯斷裂,保證電纜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電纜線孔與電纜護圈的孔徑較小,將數根電纜穿入電纜護圈的過程費時費力。假設后續電氣設計中增加或者減少電纜數量,則需要更改對應的電纜線孔與電纜護圈的孔徑大小,導致目前的電纜護圈適用范圍較小,通用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電纜護圈,降低電纜安裝固定難度,提高電纜護圈的靈活性和適用性,并提高通用性,擴大使用范圍。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電纜護圈,所述電纜護圈由可變形材料制成,包括環形主體和形成在環形主體的外周上的接合部,在環形主體中還形成有介質接納部,所述介質接納部通過接納介質而使環形主體的內周向內變形。優選地,接合部為形成在環形主體的外周上的凹槽。優選地,環形主體的內周呈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優選地,環形主體的內周表面為粗糙面。優選地,介質接納部為形成在環形主體的位于接合部與內周之間的部分中的封閉的環形腔,并在環形主體上還開設有孔嘴。優選地,環形腔的橫截面為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優選地,介質包括空氣。優選地,介質接納部為開設在環形主體的位于接合部與內周之間的部分中的環形凹口,所述介質為插入到環形凹口中的固體介質。優選地,環形凹口上方敞開,在環形主體的內周的上部具有朝向環形凹口突出的凸起,固體介質與所述凸起相卡持。優選地,固體介質為錐形的塞塊,并在所述塞塊上形成有與所述凸起配合的多個凹入。優選地,所述電纜護圈由橡膠材料制成。通過提供根據本技術的電纜護圈,改善了目前穿入電纜線費時費力的問題,大大降低電纜安裝固定作業難度,解決了現有電纜護圈適用性、靈活性差的問題,實現電纜護圈孔徑大小可調整的效果,并且大大提高電纜護圈的通用性,給平臺電纜線孔的設計創造較大的設計余量,可實現批量生產,從而降低成本。附圖說明圖1是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的電纜護圈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的電纜護圈安裝于平臺上的電纜線孔中的局部截面圖;圖3是圖1所示的電纜護圈的截面圖;圖4是根據本技術的電纜護圈的另一截面圖;圖5是根據本技術的電纜護圈的另一截面圖;圖6是根據本技術的電纜護圈的另一截面圖;圖7是根據本技術的電纜護圈的俯視圖;圖8是根據本技術的電纜護圈的另一俯視圖;圖9是根據本技術的電纜護圈的另一俯視圖;圖10是根據本技術的另一實施例的電纜護圈的結構示意圖;圖11是圖10所示的電纜護圈的截面圖;圖12是圖10所示的電纜護圈安裝后的狀態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更好的理解本技術,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參照圖1至圖3,圖1是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的電纜護圈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的電纜護圈安裝于平臺上的電纜線孔中的局部截面圖,圖3是圖1所示的電纜護圈的截面圖。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保護電纜線的電纜護圈1,該電纜護圈1安裝在平臺2上的電纜線孔21內,壓緊電纜線孔21內的電纜線。該電纜護圈1由可變形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由橡膠或其他塑性材料制成。電纜護圈1包括環形主體11,該環形主體11的內周接觸電纜線,在外周上設置有接合部,用于與平臺2接合,從而將電纜護圈1安裝在電纜線孔21上,防止電纜護圈1上下竄動而脫離平臺2的電纜線孔21。在環形主體11中還形成有介質接納部,用于接納介質,促使環形主體11的內周15朝向電纜線孔21變形,從而減小電纜護圈1的內周15的孔徑大小,進而壓緊并固定電纜線。相反,當將介質從介質接納部撤出之后,電纜護圈1的內周15的孔徑增大而恢復原始形狀,從而電纜護圈1變得松弛,這樣可以方便地從電纜線孔21中取出電纜線,以便更換或拆卸電纜線。電纜護圈1的內周15可以為粗糙面,從而能夠增大電纜護圈1與電纜線之間的摩擦力,提高緊固可靠性。例如,參照圖4,內周15的表面可以被形成為波浪形,或者鋸齒形等各種粗糙化形狀。另外,電纜護圈1的內周15可以具有各種形狀,只要能夠壓緊固定電纜線即可。例如,參照圖7至圖9,內周15的截面可以呈圓形、多邊形或三角形等。電纜護圈1的接合部可以為形成在環形主體11的外周上的凹槽12,在安裝時,該凹槽12能夠卡在平臺2上,即卡住平臺2的電纜線孔21的邊緣部分。另外,凹槽12與平臺2之間的連接方式并不限于此,還可以采用螺栓連接或者粘貼的接合方式等各種合適的接合方式來實現這兩者之間的固定。凹槽12可以具有各種適合接合的形狀,例如,參照圖3,凹槽12在環形主體11的外周上可為U型,這樣平臺2的邊緣部分直接被卡在凹槽12內。除此以外,如果在平臺2的電纜線孔21上形成有E型突起結構,這樣在環形主體11的外周上可以形成三個上下排列的凹槽12,三個凹槽12共同組成了大體上呈反E型結構,如圖5所示,其中上下兩個凹槽可用于卡住電纜線孔21上的E型突起結構的上下兩個突起,而中間的凹槽12用于卡住中間的突起。另外,如圖6所示,凹槽12還可被形成L型結構,這樣在安裝時可以結合螺栓連接或粘貼方式來定位電纜護圈1。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電纜護圈1的介質接納部的具體形式可以為形成在環形主體11中的封閉的環形腔13,該環形腔13位于凹槽12與內周15之間。在環形主體11上還可設置有孔嘴14,從而通過該孔嘴14可以向環形腔13內充入流體介質或者將環形腔13內的流體介質排出。進一步,在孔嘴14上可安裝有蓋141,以打開或關閉孔嘴14。在安裝電纜線時,通過增大充入到環形腔13內的流體介質的壓力,可以使環形主體11的內周15向電纜線孔21變形,從而減小電纜護圈1的內周15的孔徑大小,進而壓緊并固定電纜線。根據需要安裝到電纜線孔21中的電纜線的數量,可通過調節流體介質的壓力可以調節環形主體11的變形程度,調節電纜護圈1的孔徑,對電纜線施加適當的壓緊力。在需要將電纜線從電纜線孔21中取出時,可通過孔嘴14將環形腔13內的流體介質排出,環形主體11便可恢復至松弛狀態,這時可方便地取出電纜線。環形腔13的截面可具有各種形狀,例如,可呈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充入到環形腔13中的流體介質可以包括屬性穩定并且若發生泄漏也不會對其他部件造成損害的氣體和液體,例如,空氣,或其他在各種環境溫度下性能穩定的介質等。圖10示出了根據本技術的另一實施例的電纜護圈1的示意圖。根據本技術的另一實施例,電纜護圈1的介質接納部的具體形式可以為開設在環形主體11中的環形凹口16,如圖10所示。環形凹口16可設置在凹槽12與內周15之間,還可以向上敞開。在本實施例中,介質可以為呈環形的單個固體介質或者可以是呈環形分布的多段式固體介質,多段式固體介質相對于單個固體介質更容易插入到環形凹口16中以及從環形凹口16中取出。在安裝時,將固體介質插入到環形凹口16,從而可以擠壓環形主體11,使其內周15朝電纜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纜護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護圈(1)由可變形材料制成,包括環形主體(11)和形成在所述環形主體(11)的外周上的接合部,在所述環形主體(11)中還形成有介質接納部,所述介質接納部通過接納介質而使所述環形主體(11)的內周(15)向內變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纜護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護圈(1)由可變形材料制成,包括環形主體(11)和形成在所述環形主體(11)的外周上的接合部,在所述環形主體(11)中還形成有介質接納部,所述介質接納部通過接納介質而使所述環形主體(11)的內周(15)向內變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護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為形成在所述環形主體(11)的外周上的凹槽(1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護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主體(11)的內周(15)呈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護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主體(11)的內周(15)表面為粗糙面。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纜護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質接納部為形成在所述環形主體(11)的位于所述接合部與所述內周(15)之間的部分中的封閉的環形腔(13),并在所述環形主體(11)上還開設有孔嘴(14)。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倩,張曉,張艦,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金風科創風電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