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athode electrode, the cathode electrode by using a particle containing catalyst particles and catalyst are part of the structure (structure containing catalyst) of carbon fiber to improve the adhesion between catalyst particles and carbon fibers, which can efficiently generate electrolytic produc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ode for an electrolytic device capable of efficiently performing a catalyst in an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to reduce an electrolytic reactant to an electrolytic product. Specifically, through the use of carbon fiber in the cathode electrode with particles containing catalyst particles and catalyst are part of the structure, making the leap to increase adhesion of catalyst particles, which can efficiently generate electrolytic produc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解裝置用電極、電解裝置及生成電解生成物的方法
本公開涉及一種陰極電極及使用該電極的電解生成物的生成方法,所述陰極電極具有以下區域,在所述區域中碳纖維具有含有催化劑粒子的一部分乃至催化劑粒子的全部的結構。
技術介紹
出于增大用于電化學反應的催化劑的比表面積,提高催化劑單位重量的反應效率的目的,一直在開發將催化劑形成微粒狀并使其擔載于碳等載體的技術。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通過電化學的方法在碳管膜的表面擔載含有二氧化碳分解催化劑的微粒,并用于二氧化碳的電化學還原的方法。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一種利用膠體法在碳納米纖維的表面擔載電池用催化劑的方法。專利文獻3中公開了一種通過熱處理在碳材料的表面上擔載過渡金屬的方法。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255018號公報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2009/003848號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2-83604號公報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12-209193號公報專利文獻5:國際公開第2009/140381號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2010-118269號公報專利文獻7: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11/0143253號說明書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課題專利文獻1、2及3所公開的方法中,由于僅在碳材料的表面擔載催化劑,所以存在催化劑與碳材料的粘合性低,不能充分發揮催化劑粒子的性能的課題。特別是,如果根據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二氧化碳的電化學還原結果評估電流效率,則催化劑所帶來的作為電解生成物的烴的電流效率為8.5%,比使用催化劑自身時的電流效率(40~50%)低。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陰極電極,所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使用電解裝置將反應物電化學還原生成生成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具備以下工序:工序(a):準備具有陰極槽、陽極槽、陰極電極、陽極電極及固體電解質膜的電解裝置;其中,所述陰極電極含有碳纖維,所述碳纖維含有第一催化劑粒子及第二催化劑粒子,在所述碳纖維的內部填充有碳,所述第一催化劑粒子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碳纖維的表面,所述第二催化劑粒子位于所述碳纖維的內部,且被填充于所述碳纖維內部的碳所包圍,所述陽極電極具有由金屬或金屬化合物形成的區域,在所述陰極槽的內部保持第一電解液,在所述陽極槽的內部保持第二電解液,所述陰極電極與所述第一電解液接觸,所述陽極電極與所述第二電解液接觸,所述第一電解液含有所述反應物,且所述固體電解質膜將陽極槽和陰極槽分離開;以及工序(b):在所述陽極電極和所述陰極電極之間施加電壓,通過所述第一催化劑粒子及第二催化劑粒子中的至少一者來還原所述反應物。
【技術特征摘要】
2015.12.15 JP 2015-2440591.一種使用電解裝置將反應物電化學還原生成生成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具備以下工序:工序(a):準備具有陰極槽、陽極槽、陰極電極、陽極電極及固體電解質膜的電解裝置;其中,所述陰極電極含有碳纖維,所述碳纖維含有第一催化劑粒子及第二催化劑粒子,在所述碳纖維的內部填充有碳,所述第一催化劑粒子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碳纖維的表面,所述第二催化劑粒子位于所述碳纖維的內部,且被填充于所述碳纖維內部的碳所包圍,所述陽極電極具有由金屬或金屬化合物形成的區域,在所述陰極槽的內部保持第一電解液,在所述陽極槽的內部保持第二電解液,所述陰極電極與所述第一電解液接觸,所述陽極電極與所述第二電解液接觸,所述第一電解液含有所述反應物,且所述固體電解質膜將陽極槽和陰極槽分離開;以及工序(b):在所述陽極電極和所述陰極電極之間施加電壓,通過所述第一催化劑粒子及第二催化劑粒子中的至少一者來還原所述反應物。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催化劑粒子及所述第二催化劑粒子具有100納米以下的平均粒徑。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催化劑粒子和所述第二催化劑粒子的合計相對于所述碳纖維的重量比為5%以上且20%以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電解裝置還具備銀/氯化銀參比電極。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區域由選自碳、鉑、金、銀、銅、鈦、銥氧化物及它們的合金中的至少一種物質形成。6.一種用于將反應物電化學還原生成生成物的電解裝置,具備陰極槽、陽極槽、陰極電極、陽極電極、固體電解質膜及電源,其中,所述陰極電極含有碳纖維,所述碳纖維含有第一催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羽柴寬,四橋聰史,出口正洋,吉岡祐樹,山口貴義,中村太一,
申請(專利權)人: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