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高效分散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5709972 閱讀: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7 23:24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高效分散裝置,包括底座、旋轉機構、升降機構、分散機構和輔助機構,旋轉機構包括第一轉軸和第一轉盤,升降機構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導桿、拉繩、繞線器、升降電機和升降單元,升降單元包括滑塊、限位塊和滑輪,分散機構包括第三支板、控制室、控制單元和分散單元,輔助機構包括原料桶、支座、第二轉軸、蝸輪、蝸桿和第一旋轉電機,該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高效分散裝置中,分散機構的分散原理為超聲波分散和分散盤機械切割,超聲波工具頭可上下移動并繞分散盤旋轉,以實現更徹底的分散和防止分散后的原料重新粘合,輔助機構可使原料桶和分散盤做相對旋轉運動,原料桶內壁的刀片能對原料進行切割。

    Nano titanium dioxide catalyst high efficiency disper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efficient dispersion of nanometer titanium dioxide catalyst,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rotating mechanism, a lifting mechanism, dispersion mechanism and the auxiliary mechanism, the rotary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a first rotating lif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ing plate and a supporting plate second, a guide rod, a pull rope, a winder, a lifting motor and a lifting unit. The lifting unit comprises a slide block and a limit block and a pulley, dispersing mechanism comprises third supporting plate, control room, the control unit and the dispersion unit, the auxiliary mechanism comprises a material barrel, second bearings, shaft, worm wheel and worm and the first rotary motor, the nanometer titanium dioxide catalyst dispersing device, dispersion mechanism principle for ultrasonic dispersion and dispersion plate cutting machine, ultrasonic tool head can move up and down and around the scattered disc rotation, dispersion and dispersion in order to achieve a more thorough prevention After the raw material is re bonded, the auxiliary mechanism can make the material barrel and the dispersing disk do relative rotation movement, and the blade of the material barrel inner wall can cut the raw material.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高效分散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高效分散裝置。
    技術介紹
    納米材料是以樹脂、橡膠、陶瓷和金屬等基體為連續相,以納米尺寸的金屬、半導體、剛性粒子和其他無機粒子、纖維、納米碳管等改性劑為分散相,通過適當的制備方法將改性劑均勻性地分散于基體材料中,形成含有納米尺寸材料的體系。二氧化鈦是一種重要的白色顏料和瓷器釉料。用于油漆、油墨、塑料、橡膠、造紙、化纖、水彩顏料等行業。二氧化鈦,作為光涂料顏料的催化劑,不僅是一種環境安全的清潔劑,而且可以起到節省能量還有保護環境資源的作用。分散機廣義上是攪拌機的一種。由于采用高速攪拌器可以在局部形成很強的紊流,通常對物料有很強的分散乳化效果。現有的分散機大多僅靠一個高速轉動的轉軸帶動一個分散盤來實現分散功能,此種方式的分散功能依賴于電機的轉速以及分散盤的結構和尺寸,且并不具有很高的分散能力,尤其是對于納米級的材料,并不能達到預期的分散效果,或是無法達到分散的目標大小,或是分散之后,材料又重新粘結在一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高效分散裝置。本技術解決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高效分散裝置,包括底座、旋轉機構、升降機構、分散機構和輔助機構;所述旋轉機構和輔助機構均設置在底座上,所述升降機構設置在旋轉機構上,所述分散機構設置在升降機構上;所述旋轉機構包括第一轉軸和第一轉盤,所述第一轉軸豎向設置,所述第一轉軸通過軸承與底座連接,所述第一轉盤位于第一轉軸的上方,所述第一轉盤與第一轉軸同軸設置;所述升降機構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導桿、拉繩、繞線器、升降電機和升降單元,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均水平設置,所述第二支板位于第一支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板設置在第一轉盤上,所述第一支板通過導桿與第二支板連接,所述導桿豎向設置,所述導桿有兩個,兩個導桿關于第一轉軸對稱,所述升降電機設置在第二支板上,所述升降電機的輸出軸水平設置,所述繞線器與電機的輸出軸同軸設置;所述升降單元包括滑塊、限位塊和滑輪,所述限位塊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與導桿匹配,所述限位塊有兩個,兩個限位塊分別設置在滑塊的兩側,所述導桿位于通孔內,所述導桿與通孔滑動連接,所述滑輪設置在滑塊上,所述第二支板上還設有卡扣,所述拉繩的一端纏繞在繞線器上,所述拉繩的另一端通過滑輪與卡扣連接,所述升降電機轉動驅動滑塊上下移動;所述分散機構包括第三支板、控制室、控制單元和分散單元,所述第三支板水平設置在滑塊上,所述第三支板和滑輪分別位于滑塊的兩側,所述控制室設置在第三支板的上端面,所述控制單元位于控制室內,所述控制單元與分散單元傳動連接;所述控制單元包括驅動電機、第一皮帶輪、第二皮帶輪、第三皮帶輪、第四皮帶輪、第五皮帶輪、套筒和減速機,所述分散單元包括傳動軸、分散盤、第二轉盤、第三轉盤、氣缸和超聲波組件,所述傳動軸豎向設置,所述傳動軸的一端位于控制室內,所述傳動軸的另一端位于第三支板的下方,所述傳動軸的頂端通過軸承與控制室的內部頂面連接,所述分散盤套設在傳動軸的底端,所述傳動軸與分散盤傳動連接,所述第一皮帶輪和套筒均套設在傳動軸上,所述第一皮帶輪與傳動軸傳動連接,所述套筒與傳動軸滑動連接,所述第一皮帶輪位于套筒的上方,所述套筒的一端位于控制室內,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位于第三支板的下方,所述第二皮帶輪套設在套筒上,所述第二皮帶輪與套筒傳動連接,所述第三皮帶輪與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同軸設置,所述第三皮帶輪與第一皮帶輪傳動連接,所述第四皮帶輪與減速機的輸入軸同軸設置,所述第五皮帶輪與減速機的輸出軸同軸設置,所述第一皮帶輪與第四皮帶輪傳動連接,所述第二皮帶輪與第五皮帶輪傳動連接,所述第二轉盤和第三轉盤均位于第三支板的下方,所述第二轉盤套設在套筒上,所述第二轉盤與套筒傳動連接,所述第三轉盤位于第二轉盤的下方,所述氣缸設置在第二轉盤的下端面上,所述氣缸的氣桿豎直向下設置,所述氣缸的氣桿與第三轉盤的上端面連接,所述氣缸有兩個,兩個氣缸關于套筒對稱,所述傳動軸穿過第三轉盤,所述超聲波組件包括主體和超聲波工具頭,所述主體設置在第三轉盤上,所述主體與超聲波工具頭連接,所述超聲波工具頭豎直向下設置,所述超聲波組件有兩個,兩個超聲波組件關于傳動軸對稱。所述輔助機構包括原料桶、支座、第二轉軸、蝸輪、蝸桿和第一旋轉電機,所述第二轉軸豎向設置,所述第二轉軸通過軸承與底座連接,所述支座為圓盤形支座,所述支座位于第二轉軸的上方,所述支座與第二轉軸同軸設置,所述原料桶設置在支座的上端面上,所述原料桶位于分散單元的正下方,所述原料桶內壁上均勻設有若干刀片,蝸輪套設在第二轉軸上,所述蝸輪與第二轉軸傳動連接,所述第一旋轉電機與蝸桿傳動連接,所述蝸輪與蝸桿嚙合。作為優選,為了使設備具有更好的靈活性,所述旋轉機構還包括第二旋轉電機、第六皮帶輪和第七皮帶輪,所述第六皮帶輪套設在第一轉軸上,所述第六皮帶輪與第一轉軸傳動連接,所述第二旋轉電機設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七皮帶輪與第二旋轉電機同軸設置,所述第七皮帶輪與第六皮帶輪傳動連接。作為優選,為了能實現在分散盤轉速過高時原料泄漏,該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高效分散裝置還設有PLC和水位傳感器,所述水位傳感器設置在原料桶的內壁上,所述水位傳感器、驅動電機均與PLC電連接。當分散盤達到一定轉速時,原料的高度超過水位傳感器所在高度,此時,PLC控制驅動電機自動降速。作為優選,為了提高感應的靈敏度,所述水位傳感器為光電傳感器。作為優選,為了進一步提高分散的效率,所述支座內還磁力攪拌器,所述原料桶內設有與磁力攪拌器匹配的攪拌子。攪拌子在磁力攪拌器的作用下,在原料桶底部做旋轉運動,由于底部沉積的原料一般分散程度都不夠,攪拌子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作為優選,為了使減速機能更平穩、更高效地運轉,所述減速機為行星減速機。作為優選,為了使電機能便于控制,所述升降電機、驅動電機、第一旋轉電機和第二旋轉電機均為伺服電機。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高效分散裝置設計巧妙,可行性高,分散機構的分散原理為超聲波分散和分散盤機械切割兩種方式結合使用,并且超聲波工具頭可以上下移動并且繞分散盤旋轉,以此實現更徹底的分散以及防止分散后的原料重新粘合。輔助機構可以使原料桶和分散盤做相對旋轉運動,且原料桶內壁的刀片能進一步對原料進行切割。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一種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高效分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一種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高效分散裝置的控制單元和分散單元的連接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一種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高效分散裝置的升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一種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高效分散裝置的升降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底座,2.第一轉軸,3.第一轉盤,4.第一支板,5.第二支板,6.導桿,7.拉繩,8.繞線器,9.升降電機,10.滑塊,11.限位塊,12.滑輪,13.通孔,14.卡扣,15.第三支板,16.控制室,17.驅動電機,18.第一皮帶輪,19.第二皮帶輪,20.第三皮帶輪,21.第四皮帶輪,22.第五皮帶輪,23.套筒,24.減速機,25.傳動軸,26.分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高效分散裝置

    【技術保護點】
    一種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高效分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旋轉機構、升降機構、分散機構和輔助機構;所述旋轉機構和輔助機構均設置在底座(1)上,所述升降機構設置在旋轉機構上,所述分散機構設置在升降機構上;所述旋轉機構包括第一轉軸(2)和第一轉盤(3),所述第一轉軸(2)豎向設置,所述第一轉軸(2)通過軸承與底座(1)連接,所述第一轉盤(3)位于第一轉軸(2)的上方,所述第一轉盤(3)與第一轉軸(2)同軸設置;所述升降機構包括第一支板(4)、第二支板(5)、導桿(6)、拉繩(7)、繞線器(8)、升降電機(9)和升降單元,所述第一支板(4)和第二支板(5)均水平設置,所述第二支板(5)位于第一支板(4)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板(4)設置在第一轉盤(3)上,所述第一支板(4)通過導桿(6)與第二支板(5)連接,所述導桿(6)豎向設置,所述導桿(6)有兩個,兩個導桿(6)關于第一轉軸(2)對稱,所述升降電機(9)設置在第二支板(5)上,所述升降電機(9)的輸出軸水平設置,所述繞線器(8)與電機的輸出軸同軸設置;所述升降單元包括滑塊(10)、限位塊(11)和滑輪(12),所述限位塊(11)上設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與導桿(6)匹配,所述限位塊(11)有兩個,兩個限位塊(11)分別設置在滑塊(10)的兩側,所述導桿(6)位于通孔(13)內,所述導桿(6)與通孔(13)滑動連接,所述滑輪(12)設置在滑塊(10)上,所述第二支板(5)上還設有卡扣(14),所述拉繩(7)的一端纏繞在繞線器(8)上,所述拉繩(7)的另一端通過滑輪(12)與卡扣(14)連接,所述升降電機(9)轉動驅動滑塊(10)上下移動;所述分散機構包括第三支板(15)、控制室(16)、控制單元和分散單元,所述第三支板(15)水平設置在滑塊(10)上,所述第三支板(15)和滑輪(12)?分別位于滑塊(10)的兩側,所述控制室(16)設置在第三支板(15)的上端面,所述控制單元位于控制室(16)內,所述控制單元與分散單元傳動連接;所述控制單元包括驅動電機(17)、第一皮帶輪(18)、第二皮帶輪(19)、第三皮帶輪(20)、第四皮帶輪(21)、第五皮帶輪(22)、套筒(23)和減速機(24),所述分散單元包括傳動軸(25)、分散盤(26)、第二轉盤(27)、第三轉盤(28)、氣缸(29)和超聲波組件,所述傳動軸(25)豎向設置,所述傳動軸(25)的一端位于控制室(16)內,所述傳動軸(25)的另一端位于第三支板(15)的下方,所述傳動軸(25)的頂端通過軸承與控制室(16)的內部頂面連接,所述分散盤(26)套設在傳動軸(25)的底端,所述傳動軸(25)與分散盤(26)傳動連接,所述第一皮帶輪(18)和套筒(23)均套設在傳動軸(25)上,所述第一皮帶輪(18)與傳動軸(25)傳動連接,所述套筒(23)與傳動軸(25)滑動連接,所述第一皮帶輪(18)位于套筒(23)的上方,所述套筒(23)的一端位于控制室(16)內,所述套筒(23)的另一端位于第三支板(15)的下方,所述第二皮帶輪(19)套設在套筒(23)上,所述第二皮帶輪(19)與套筒(23)傳動連接,所述第三皮帶輪(20)與驅動電機(17)的輸出軸同軸設置,所述第三皮帶輪(20)與第一皮帶輪(18)傳動連接,所述第四皮帶輪(21)與減速機(24)的輸入軸同軸設置,所述第五皮帶輪(22)與減速機(24)的輸出軸同軸設置,所述第一皮帶輪(18)與第四皮帶輪(21)傳動連接,所述第二皮帶輪(19)與第五皮帶輪(22)傳動連接,所述第二轉盤(27)和第三轉盤(28)均位于第三支板(15)的下方,所述第二轉盤(27)套設在套筒(23)上,所述第二轉盤(27)與套筒(23)傳動連接,所述第三轉盤(28)位于第二轉盤(27)的下方,所述氣缸(29)設置在第二轉盤(27)的下端面上,所述氣缸(29)的氣桿豎直向下設置,所述氣缸(29)的氣桿與第三轉盤(28)的上端面連接,所述氣缸(29)有兩個,兩個氣缸(29)關于套筒(23)對稱,所述傳動軸(25)穿過第三轉盤(28),所述超聲波組件包括主體(30)和超聲波工具頭(31),所述主體(30)設置在第三轉盤(28)上,所述主體(30)與超聲波工具頭(31)連接,所述超聲波工具頭(31)豎直向下設置,所述超聲波組件有兩個,兩個超聲波組件關于傳動軸(25)對稱;所述輔助機構包括原料桶(32)、支座(33)、第二轉軸(34)、蝸輪(35)、蝸桿(36)和第一旋轉電機(37),所述第二轉軸(34)豎向設置,所述第二轉軸(34)通過軸承與底座(1)連接,所述支座(33)為圓盤形支座(33),所述支座(33)位于第二轉軸(34)的上方,所述支座(33)與第二轉軸(34)同軸設置,所述原料桶(32)設...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高效分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旋轉機構、升降機構、分散機構和輔助機構;所述旋轉機構和輔助機構均設置在底座(1)上,所述升降機構設置在旋轉機構上,所述分散機構設置在升降機構上;所述旋轉機構包括第一轉軸(2)和第一轉盤(3),所述第一轉軸(2)豎向設置,所述第一轉軸(2)通過軸承與底座(1)連接,所述第一轉盤(3)位于第一轉軸(2)的上方,所述第一轉盤(3)與第一轉軸(2)同軸設置;所述升降機構包括第一支板(4)、第二支板(5)、導桿(6)、拉繩(7)、繞線器(8)、升降電機(9)和升降單元,所述第一支板(4)和第二支板(5)均水平設置,所述第二支板(5)位于第一支板(4)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板(4)設置在第一轉盤(3)上,所述第一支板(4)通過導桿(6)與第二支板(5)連接,所述導桿(6)豎向設置,所述導桿(6)有兩個,兩個導桿(6)關于第一轉軸(2)對稱,所述升降電機(9)設置在第二支板(5)上,所述升降電機(9)的輸出軸水平設置,所述繞線器(8)與電機的輸出軸同軸設置;所述升降單元包括滑塊(10)、限位塊(11)和滑輪(12),所述限位塊(11)上設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與導桿(6)匹配,所述限位塊(11)有兩個,兩個限位塊(11)分別設置在滑塊(10)的兩側,所述導桿(6)位于通孔(13)內,所述導桿(6)與通孔(13)滑動連接,所述滑輪(12)設置在滑塊(10)上,所述第二支板(5)上還設有卡扣(14),所述拉繩(7)的一端纏繞在繞線器(8)上,所述拉繩(7)的另一端通過滑輪(12)與卡扣(14)連接,所述升降電機(9)轉動驅動滑塊(10)上下移動;所述分散機構包括第三支板(15)、控制室(16)、控制單元和分散單元,所述第三支板(15)水平設置在滑塊(10)上,所述第三支板(15)和滑輪(12)分別位于滑塊(10)的兩側,所述控制室(16)設置在第三支板(15)的上端面,所述控制單元位于控制室(16)內,所述控制單元與分散單元傳動連接;所述控制單元包括驅動電機(17)、第一皮帶輪(18)、第二皮帶輪(19)、第三皮帶輪(20)、第四皮帶輪(21)、第五皮帶輪(22)、套筒(23)和減速機(24),所述分散單元包括傳動軸(25)、分散盤(26)、第二轉盤(27)、第三轉盤(28)、氣缸(29)和超聲波組件,所述傳動軸(25)豎向設置,所述傳動軸(25)的一端位于控制室(16)內,所述傳動軸(25)的另一端位于第三支板(15)的下方,所述傳動軸(25)的頂端通過軸承與控制室(16)的內部頂面連接,所述分散盤(26)套設在傳動軸(25)的底端,所述傳動軸(25)與分散盤(26)傳動連接,所述第一皮帶輪(18)和套筒(23)均套設在傳動軸(25)上,所述第一皮帶輪(18)與傳動軸(25)傳動連接,所述套筒(23)與傳動軸(25)滑動連接,所述第一皮帶輪(18)位于套筒(23)的上方,所述套筒(23)的一端位于控制室(16)內,所述套筒(23)的另一端位于第三支板(15)的下方,所述第二皮帶輪(19)套設在套筒(23)上,所述第二皮帶輪(19)與套筒(23)傳動連接,所述第三皮帶輪(20)與驅動電機(17)的輸出軸同軸設置,所述第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鋒易正求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市逸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无码黄动漫在线观看| 日产无码1区2区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无码视频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av无码av在线播放|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资源网| 午夜麻豆国产精品无码|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免|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漫画|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免费A级毛片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糸列| 无码AV片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无码h黄动漫在线播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