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ocessing device of sewage anaerobic suspended membrane and artificial wetland combined based on the Bao Kuoping flow sedimentation tank, anaerobic suspended membrane mechanism and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horizontal flow sedimentation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horizontal flow sedimentation tank at the bottom with second mud pipes, horizontal flow sedimentation tank communicated with the regulating tank through the first pipeline, the firs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ewage lifting pump; regulating tank and efficient anaerobic suspended membrane mechanism connected, the efficient anaerobic suspended membrane organization and water collecting tank connected, and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connected. The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centralized drainage, and us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highly efficient anaerobic suspended membrane +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to form a set of economical and no two pollute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基于厭氧懸浮膜與人工濕地聯合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本技術屬于污水生物
,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厭氧懸浮膜與人工濕地聯合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經濟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越來越大,由于分散型生活污水存在分散排放、小水量、經濟條件的限制等問題,因此還沒有一套更加行之有效的處理系統。采用厭氧活性污泥法,由于存在厭氧微生物比較長的世代周期與較短的水力停留時間的矛盾,微生物與有機物的接觸時間縮短,而且會造成大量的污泥流失,導致處理效果不理想。單純利用人工濕地處理分散型生活污水,也存在處理效率低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耗低、處理效果好的基于厭氧懸浮膜與人工濕地聯合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將厭氧生物膜法與人工濕地相結合,濕地植物還可產生一定經濟效益。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厭氧懸浮膜與人工濕地聯合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包括平流式沉淀池、高效厭氧懸浮膜機構和垂直流人工濕地;平流式沉淀池上設有進水管,平流式沉淀池底部設有第二排泥管,平流式沉淀池與調節池連通;調節池與高效厭氧懸浮膜機構連通,該高效厭氧懸浮膜機構與集水池連通,集水池與垂直流人工濕地連通。本技術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高效厭氧懸浮膜機構的四個格室均裝有聚乙烯懸浮球形填料。該填料中心裝有纖維球,截污能力強,耐酸性好,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生物附著力強。污水經提升泵進入高效厭氧懸浮膜機構,依次與第一厭氧格室、第二厭氧格室、第三厭氧格室、第四厭氧格室中的懸浮球形填料充分接觸,使處理效果增加。高效厭氧懸浮膜機構的每一個反應格室頂部都設有排氣管,排出厭氧反應過程中產生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厭氧懸浮膜與人工濕地聯合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流式沉淀池(1)、高效厭氧懸浮膜機構和垂直流人工濕地;平流式沉淀池(1)上設有進水管(29),平流式沉淀池(1)底部設有第二排泥管(28),平流式沉淀池(1)與調節池(27)連通;調節池(27)與高效厭氧懸浮膜機構連通,該高效厭氧懸浮膜機構與集水池(23)連通,集水池(23)與垂直流人工濕地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厭氧懸浮膜與人工濕地聯合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流式沉淀池(1)、高效厭氧懸浮膜機構和垂直流人工濕地;平流式沉淀池(1)上設有進水管(29),平流式沉淀池(1)底部設有第二排泥管(28),平流式沉淀池(1)與調節池(27)連通;調節池(27)與高效厭氧懸浮膜機構連通,該高效厭氧懸浮膜機構與集水池(23)連通,集水池(23)與垂直流人工濕地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厭氧懸浮膜與人工濕地聯合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厭氧懸浮膜機構包括并排依次設置的第一厭氧格室(6)、第二厭氧格室(7)、第三厭氧格室(8)、第四厭氧格室(9)和沉淀區(11);所有的厭氧格室內均填充有懸浮填料(26),該四個厭氧格室的頂部通過集氣管(10)連通,該四個厭氧格室的底部均與第一排泥管(25)連通,第一厭氧格室(6)的進口通過第二管道(4)與調節池(27)連通,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樹超,王茂玉,法林萃,黃利,曹虹,陽敏,曾立云,張永輝,崔鵬,
申請(專利權)人:蘭州鐵道設計院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甘肅,6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