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線性壓縮機電機的外定子鐵芯,包括硅鋼片單元與嵌塊構成的環狀本體,所述硅鋼片單元設置有缺口,所述嵌塊嵌設在所述缺口內,所述環狀本體內設置有用于容置線圈的環槽,所述嵌塊上設置有與所述環槽相導通的接線孔,所述硅鋼片單元由若干數量的硅鋼片層疊的構成,所述硅鋼片以環狀本體的徑向方向設置。本發明專利技術技術方案,具有產生的磁力線能夠均勻分布,并大大提高了產生的磁場密度,從而用于線性壓縮機電機時,大大提高了推力密度的技術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線性壓縮機電機的外定子鐵芯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外定子鐵芯,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線性壓縮機電機的外定子鐵芯。
技術介紹
定子鐵芯是構成電機磁通回路和固定定子線圈的重要部件,其通常由沖片及各種緊固件壓緊構成一個整體。公開號為CN1574569A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用于線性壓縮機電機的外定子,其外定子包括:一線圈組件,該線圈組件包括具有形成在兩側的左右側凸緣部分的線軸、纏繞在線軸上的線圈和形成在纏繞于線軸上的線圈上的絕緣件;和多個左右側鐵芯單元,每一鐵芯單元由多個徑向層疊硅鋼片構成并設置在線圈組件上,同時這些鐵芯單元沿徑向相互隔開以環繞線圈組件。由于其各個鐵芯單元的層疊硅鋼片為多個硅鋼片平行層疊設置,其產生的磁力線不能均勻分布,磁場密度較低,從而用于線性壓縮機電機時,存在推力密度低的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磁力線分布均勻、有效提高電機推力密度的用于線性壓縮機電機的外定子鐵芯。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線性壓縮機電機的外定子鐵芯,包括硅鋼片單元與嵌塊構成的環狀本體,所述硅鋼片單元設置有缺口,所述嵌塊嵌設在所述缺口內,所述環狀本體內設置有用于容置線圈的環槽,所述嵌塊上設置有與所述環槽相導通的接線孔,所述硅鋼片單元由若干數量的硅鋼片層疊的構成,所述硅鋼片以環狀本體的徑向方向設置,并且硅鋼片對應環狀本體的內側相貼靠,所述硅鋼片包括置于環狀本體外周的外周部,所述硅鋼片包括第一板件與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與第二板件在硅鋼片對應環狀本體的外周部相連接。通過采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使用時,定子的線圈置于環槽內,導線通過接線孔與環槽內的線圈相連接。由于硅鋼片單元的硅鋼片以環狀本體的徑向方向設置,從而產生的磁力線能夠均勻分布,并大大提高了產生的磁場密度,從而用于線性壓縮機電機時,大大提高了推力密度,與現有技術中模塊化的鐵芯疊片相比,增大了定子接收磁場的有效截面積,進而增大直線電機的輸出特性,而且嵌塊還起到了校準每個硅鋼片的第一板件與第二板件準確對齊,使環狀本體整體不位移,并且還起到了定子輻射環漏磁的補償作用。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所述硅鋼片上設置有向一側凸出的泡點。通過采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由于硅鋼片徑向圓環均勻分布,硅鋼片環狀本體內側緊密靠貼,從而硅鋼片對應環狀本體的外側產生輻射狀,而泡點的高低則是控制每個硅鋼片徑向精確的分布,使其上下兩排片均勻對齊,使磁力場均衡效率高。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所述泡點置于所述硅鋼片的外周部上。通過采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使得各硅鋼片與相鄰硅鋼片之間在外周部形成相同間距,從而更加保證了各硅鋼片均以環狀本體的徑向方向分布。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所述硅鋼片的外周部還設置有沖壓孔以及置于沖壓孔位置并向硅鋼片的一側凸出的沖壓凸塊。通過采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起到了每個硅鋼片相互整齊均衡掛接不脫落的作用,而泡點更是起到硅鋼片掛接方孔尺寸產生位移的精密校正。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所述第一板件與第二板件對應硅鋼片的外周部位置上均分別設置有泡點、沖壓孔以及沖壓凸塊,所述第一板件上的泡點與沖壓凸塊向硅鋼片的同一側凸出設置,所述第二板件上的泡點與沖壓凸塊向硅鋼片的另一側凸出設置。通過采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進一步保證各硅鋼片均以環狀本體的徑向方向分布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定子鐵芯整體穩定性。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所述沖壓孔呈T型設置,所述沖壓凸塊呈與所述沖壓孔相對應的T型設置。通過采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結構簡單,連接更加穩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所述嵌塊對應環狀本體的軸截面與所述硅鋼片對應環狀本體的軸截面相對應設置,所述接線孔置于嵌塊對應環狀本體的外周位置。通過采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方便接線,并且結構更加合理。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結構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硅鋼片實施例結構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嵌塊實施例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參見附圖1-附圖3,本專利技術公開的用于線性壓縮機電機的外定子鐵芯,包括硅鋼片單元11與嵌塊12構成的環狀本體1,所述硅鋼片單元11設置有缺口,所述嵌塊12嵌設在所述缺口內,所述環狀本體1內設置有用于容置線圈的環槽13,所述嵌塊12上設置有與所述環槽13相導通的接線孔121,所述硅鋼片單元11由若干數量的硅鋼片111層疊的構成,所述硅鋼片111以環狀本體1的徑向方向設置,并且硅鋼片111對應環狀本體1的內側相貼靠,所述硅鋼片111包括第一板件11101與第二板件11102,所述第一板件11101與第二板件11102在硅鋼片111的外周部1112相連接。通過采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使用時,定子的線圈置于環槽13內,導線通過接線孔121與環槽13內的線圈相連接,所述硅鋼片111包括置于環狀本體1外周的外周部1112。由于硅鋼片單元11的硅鋼片111以環狀本體1的徑向方向設置,從而產生的磁力線能夠均勻分布,并大大提高了產生的磁場密度,從而用于線性壓縮機電機時,大大提高了推力密度,而且嵌塊12還起到了校準每個硅鋼片111的第一板件11101與第二板件11102準確對齊,使環狀本體整體不位移,并且還起到了定子輻射環漏磁的補償作用。本實施例進一步設置:所述硅鋼片111上設置有向一側凸出的泡點1111。通過采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由于硅鋼片111徑向圓環均勻分布,硅鋼片111對應環狀本體1內側緊密靠貼,從而硅鋼片111對應環狀本體1的外側產生輻射狀,而泡點1111的高低則是控制每個硅鋼片111徑向精確的分布,使其上下兩排片均勻對齊,使磁力場均衡效率高。本實施例進一步設置:所述泡點1111置于所述硅鋼片111的外周部1112上。通過采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使得各硅鋼片111與相鄰硅鋼片111之間在外周部1112形成相同間距,從而更加保證了各硅鋼片111均以環狀本體1的徑向方向分布。本實施例進一步設置:所述硅鋼片111的外周部1112還設置有沖壓孔1113以及置于沖壓孔1113位置并向硅鋼片111的一側凸出的沖壓凸塊1114。通過采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起到了每個硅鋼片111相互整齊均衡掛接不脫落的作用,而泡點1111更是起到硅鋼片1111掛接沖壓孔1113尺寸產生位移的精密校正。本實施例進一步設置:所述第一板件11101與第二板件11102對應硅鋼片111的外周部1112位置上均分別設置有泡點1111、沖壓孔1113以及沖壓凸塊1114,所述第一板件11101上的泡點1111與沖壓凸塊1114向硅鋼片111的同一側凸出設置,所述第二板件11102上的泡點1111與沖壓凸塊1114向硅鋼片111的另一側凸出設置。通過采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進一步保證各硅鋼片111均以環狀本體1的徑向方向分布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定子鐵芯整體穩定性。本實施例進一步設置:所述沖壓孔1113呈T型設置,所述沖壓凸塊1114呈與所述沖壓孔1113相對應的T型設置。通過采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結構簡單,連接更加穩固。本實施例進一步設置:所述嵌塊12對應環狀本體1的軸截面與所述硅鋼片111對應環狀本體1的軸截面相對應設置,所述接線孔121置于嵌塊12對應環狀本體1的外周位置。通過采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方便接線,并且結構更加合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線性壓縮機電機的外定子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硅鋼片單元與嵌塊構成的環狀本體,所述硅鋼片單元設置有缺口,所述嵌塊嵌設在所述缺口內,所述環狀本體內設置有用于容置線圈的環槽,所述嵌塊上設置有與所述環槽相導通的接線孔,所述硅鋼片單元由若干數量的硅鋼片層疊的構成,所述硅鋼片以環狀本體的徑向方向設置,并且硅鋼片對應環狀本體的內側相貼靠,所述硅鋼片包括置于環狀本體外周的外周部,所述硅鋼片包括第一板件與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與第二板件在硅鋼片對應環狀本體的外周部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線性壓縮機電機的外定子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硅鋼片單元與嵌塊構成的環狀本體,所述硅鋼片單元設置有缺口,所述嵌塊嵌設在所述缺口內,所述環狀本體內設置有用于容置線圈的環槽,所述嵌塊上設置有與所述環槽相導通的接線孔,所述硅鋼片單元由若干數量的硅鋼片層疊的構成,所述硅鋼片以環狀本體的徑向方向設置,并且硅鋼片對應環狀本體的內側相貼靠,所述硅鋼片包括置于環狀本體外周的外周部,所述硅鋼片包括第一板件與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與第二板件在硅鋼片對應環狀本體的外周部相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線性壓縮機電機的外定子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鋼片上設置有向一側凸出的泡點。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線性壓縮機電機的外定子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泡點置于所述硅鋼片的外周部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線性壓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玥,盧明武,王風,
申請(專利權)人:連偉,王章興,王風,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