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種預壓式應急空氣彈簧組件,包括上蓋板、氣囊、上端板和下端板,上端板的外周通過氣囊與下端板的外周連接,上端板頂部設有橫向預壓腔和設于橫向預壓腔的橫向開口處的橫向預壓板,橫向預壓腔內通過橫向預壓板壓設有疊簧彈性體,上蓋板和上端板之間沿疊簧彈性體的周向方向壓設有多個鋼簧,上蓋板套于橫向預壓腔外圍。該空氣彈簧組件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重載垂向剛度低、垂向變形大、舒適性和穩定性高、能防止蠕變、可實現軟止檔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預壓式應急空氣彈簧組件
本專利技術主要涉及緩沖減震技術,尤其涉及一種預壓式應急空氣彈簧組件。
技術介紹
空氣彈簧組件應用廣泛,如鐵路車廂、重載車輛以及其它緩沖或減震較為重要的應用場合。通常,這種彈簧組件包括位于一對剛性端板之間的彈性體。彈性體由橡膠制成,并被作用于彈簧組件的載荷壓縮?,F有技術中,橡膠應急簧因為橡膠的特性在使用壽命期間會發生蠕變,同時由于橡膠的非線性在載荷增大時垂向剛度會增大。在某些高速列車的項目上,要求應急簧具有垂向剛度變化小,動態位移大,壽命期間不允許加墊的要求。因此現有的橡膠應急簧無法滿足此種要求。空氣彈簧在泄氣時,一般在垂向會發生硬止檔,同時在蓋板和磨耗板之間出現橫向滑動摩擦,無法滿足一些高速車項目在泄氣狀態下橫向方向的剛度要求和軟止檔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重載垂向剛度低、垂向變形大、舒適性和穩定性高、能防止蠕變、可實現軟止檔的預壓式應急空氣彈簧組件。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預壓式應急空氣彈簧組件,包括上蓋板、氣囊、上端板和下端板,所述上端板的外周通過所述氣囊與下端板的外周連接,所述上端板頂部設有橫向預壓腔和設于橫向預壓腔的橫向開口處的橫向預壓板,所述橫向預壓腔內通過橫向預壓板壓設有疊簧彈性體,所述上蓋板和上端板之間沿疊簧彈性體的周向方向壓設有多個鋼簧,所述上蓋板套于橫向預壓腔外圍。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橫向預壓板外部設有第一磨耗板,所述上蓋板套于橫向預壓腔外圍并與第一磨耗板接觸。所述上蓋板底部沿周向方向設有多個限位套,所述上端板頂部沿周向方向設有多個限位柱,各限位柱與相應的限位套相互套接,各鋼簧套于相應位置的限位套和限位柱外圍。所述限位柱頂部設有用于防止限位套脫出的防脫臺,所述防脫臺通過螺栓與限位柱緊固連接。所述上端板頂部于鋼簧外周設有限位臺。所述上端板底部設有橡膠彈性體,所述下端板頂部設有在泄氣狀態時和上端板底部橡膠彈性體接觸的第二磨耗板。橡膠彈性體上硫化有在泄氣狀態時起橫向軟止擋作用的橫向止擋彈性體。所述下端板頂部于第二磨耗板兩側設有橫向止擋臺,所述橡膠彈性體兩側設有與橫向止擋臺配合的橫向止擋槽。所述上端板的外周面底部設有扣環,所述氣囊一端與扣環扣接,另一端與下端板自密封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本專利技術的預壓式應急空氣彈簧組件,包括上蓋板、氣囊、上端板和下端板,上端板的外周通過氣囊與下端板的外周連接,上端板頂部設有橫向預壓腔和設于橫向預壓腔的橫向開口處的橫向預壓板,橫向預壓腔內通過橫向預壓板壓設有疊簧彈性體,上蓋板和上端板之間沿疊簧彈性體的周向方向壓設有多個鋼簧,上蓋板套于橫向預壓腔外圍。該結構中,通過在疊簧彈性體外側周向方向設置多個鋼簧形成并聯結構,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而且,上蓋板套于橫向預壓腔外圍能上下移動,使得垂向剛度全部由鋼簧提供,阻尼力由疊簧彈性體提供,阻尼力大小可通過調節橫向預壓板的位移,即疊簧彈性體的預壓縮量實現,能防止系統蠕變,阻尼可調節,并減少非線性、提高了動態位移能力;鋼簧初始及形成預壓力,通過這種帶預壓力的并聯結構能大大降低輔助彈簧的在重載下的垂向剛度,提高了列車的在重載下的舒適性;可為系統提供泄氣狀態下的橫向剛度要求,起到橫向軟止檔的作用,同時實現垂向剛性接觸,起到垂向硬止檔的作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各標號表示:1、上蓋板;11、限位套;2、氣囊;3、上端板;31、橫向預壓腔;32、橫向預壓板;321、第一磨耗板;33、限位柱;331、防脫臺;34、限位臺;35、橡膠彈性體;351、橫向止擋彈性體;352、橫向止擋槽;36、扣環;4、下端板;41、第二磨耗板;42、橫向止擋臺;5、疊簧彈性體;6、鋼簧。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預壓式應急空氣彈簧組件的一種實施例,包括上蓋板1、氣囊2、上端板3和下端板4,上端板3的外周通過氣囊2與下端板4的外周連接,上端板3頂部設有橫向預壓腔31和設于橫向預壓腔31的橫向開口處的橫向預壓板32,橫向預壓腔31內通過橫向預壓板32壓設有疊簧彈性體5,上蓋板1和上端板3之間沿疊簧彈性體5的周向方向壓設有多個鋼簧6,上蓋板1套于橫向預壓腔31外圍。該結構中,通過在疊簧彈性體5外側周向方向設置多個鋼簧6形成并聯結構,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而且,上蓋板1套于橫向預壓腔31外圍能上下移動,使得垂向剛度全部由鋼簧6提供,阻尼力由疊簧彈性體5提供,阻尼力大小可通過調節橫向預壓板32的位移,即疊簧彈性體5的預壓縮量實現,能防止疊簧彈性體5蠕變,阻尼可調節,并減少非線性、提高了動態位移能力;鋼簧6初始即形成預壓力,通過這種帶預壓力的并聯結構能大大降低輔助彈簧的在重載下的垂向剛度,提高了列車在重載下的舒適性;可為系統提供泄氣狀態下的橫向剛度要求,起到橫向軟止檔的作用。本實施例中,橫向預壓板32外部設有第一磨耗板321,上蓋板1套于橫向預壓腔31外圍并與第一磨耗板321接觸。該結構中,疊簧彈性體5有預壓力,第一磨耗板321與上蓋板1可相對滑動,滑動摩擦力既為應急簧的阻尼力,安裝前調整疊簧彈性體5的預壓縮量就能夠調整阻尼力大小,以有效衰減系統的振動。同時層狀簧的第一磨耗板321可提高摩擦壽命,減小噪聲。本實施例中,上蓋板1底部沿周向方向設有多個限位套11,上端板3頂部沿周向方向設有多個限位柱33,各限位柱33與相應的限位套11相互套接,各鋼簧6套于相應位置的限位套11和限位柱33外圍。該限位套11和限位柱33的配合使用,一方面能保證上蓋板1的上下位移,另一方面能對橫向位移進行約束限位,防止橫向失穩。本實施例中,限位柱33頂部設有用于防止限位套11脫出的防脫臺331,防脫臺331通過螺栓與限位柱33緊固連接。該防脫臺331用于防止限位套11上升時從限位柱33頂部脫出,提高了整體結構的可靠性。本實施例中,上端板3頂部于鋼簧6外周設有限位臺34。該限位臺34在鋼簧6外周對其進行橫向約束限位,防止橫向失穩。本實施例中,上端板3底部設有橡膠彈性體35,下端板4頂部設有在泄氣狀態時和橡膠彈性體35接觸的第二磨耗板41。泄氣狀態時,橡膠彈性體35和第二磨耗板41硬接觸,限制上端板3和下端板4的垂向位移。橫向止擋彈性體351在泄氣狀態時起橫向軟止擋作用本實施例中,下端板4頂部于第二磨耗板41兩側設有橫向止擋臺42,橡膠彈性體35兩側設有與橫向止擋臺42配合的橫向止擋槽352。泄氣狀態下,列車滑動位移一段距離后,下端板4的橫向止擋臺42與橡膠彈性體35的橫向止擋槽352接觸,此時橡膠彈性體35為系統提供橫向剛度和軟止檔,可以將列車在過小曲線時拉回,保證了列車泄氣狀態下的安全性。本實施例中,上端板3的外周面底部設有扣環36,氣囊2一端與扣環36扣接,另一端與下端板4自密封連接。該結構中,氣囊2小子口與下端板4采用自密封連接,防止漏氣。雖然本專利技術已以較佳實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專利技術。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范圍的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對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預壓式應急空氣彈簧組件,包括上蓋板(1)、氣囊(2)、上端板(3)和下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3)的外周通過所述氣囊(2)與下端板(4)的外周連接,所述上端板(3)頂部設有橫向預壓腔(31)和設于橫向預壓腔(31)的橫向開口處的橫向預壓板(32),所述橫向預壓腔(31)內通過橫向預壓板(32)壓設有疊簧彈性體(5),所述上蓋板(1)和上端板(3)之間沿疊簧彈性體(5)的周向方向壓設有多個鋼簧(6),所述上蓋板(1)套于橫向預壓腔(31)外圍。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預壓式應急空氣彈簧組件,包括上蓋板(1)、氣囊(2)、上端板(3)和下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3)的外周通過所述氣囊(2)與下端板(4)的外周連接,所述上端板(3)頂部設有橫向預壓腔(31)和設于橫向預壓腔(31)的橫向開口處的橫向預壓板(32),所述橫向預壓腔(31)內通過橫向預壓板(32)壓設有疊簧彈性體(5),所述上蓋板(1)和上端板(3)之間沿疊簧彈性體(5)的周向方向壓設有多個鋼簧(6),所述上蓋板(1)套于橫向預壓腔(31)外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壓式應急空氣彈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預壓板(32)外部設有第一磨耗板(321),所述上蓋板(1)套于橫向預壓腔(31)外圍并與第一磨耗板(321)接觸。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預壓式應急空氣彈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板(1)底部沿周向方向設有多個限位套(11),所述上端板(3)頂部沿周向方向設有多個限位柱(33),各限位柱(33)與相應的限位套(11)相互套接,套接方式可采用間隙配合,也可采用摩擦套聯接方式以減少滑動摩擦力,各鋼簧(6)套于相應位置的限位套(11)和限位柱(33)外圍。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壓式應急空氣彈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33)頂部設有用于防止限位套(11)脫...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農多敏,葉特,陳燦輝,程海濤,周軍,陳強,段國奇,陳清化,龍垚坤,
申請(專利權)人: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