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低鎂低鋅混合稀土金屬的生產方法,更具體地是涉及提純作為制備混合稀土金屬原料的氯化稀土的方法。近年來隨著鎳氫電池的開發(fā),對電池級混合稀土金屬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時對混合稀土金屬中的雜質鋅和鎂的限制越來越嚴格,這就相應地對作為生產混合稀土金屬的原料氯化稀土提出了對鋅和鎂的同樣嚴格要求。傳統(tǒng)的方法是在氯化稀土中添加硫化堿除鋅,由于以其生產的產品質量不穩(wěn)定,稀土損失量大及勞動環(huán)境差等原因而急待改進。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產電池級低鎂低鋅混合稀土金屬的方法。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xiàn)的①以常規(guī)方法制備折合稀土氧化物18~20g/l的硫酸稀土水溶液;②以1.2~1.5M的P204(2~二乙基己基磷酸)為萃取劑,對上述水溶液進行萃取;③含稀土的組份被萃入有機相中,而作為雜質的氧化鎂MgO的成份留在余萃液中而被分離,隨后將萃余液排放棄去;④所述負載稀土組份的有機相(其中REO含量13~16g/l),用PH2.0~2.5的HCl溶液2級洗滌,以進一步洗去因物理夾帶而進入該有機相的氧化鎂和硫酸根離子,然后將洗滌液排放棄去;⑤用5.5~6.5N的HCl對該有機相進行反萃,使含稀土的組份成為氯化稀土溶液(RCl3),而有機萃取劑P204返回使用;(6)將反萃步驟獲得的氯化稀土溶液用濃度為25~30%的N235(三異辛胺)進行萃取,氯化稀土留在萃余液中,而作為雜質的氧化鋅(ZnO)萃入有機相,用水洗滌,有機相中ZnO被反洗到水溶液中隨后被排放,而洗后的有機相N235被回收利用;⑦上一步驟中所得的萃余液用碳酸氫銨中和,經濃縮結晶后則得到低鎂低鋅氯化稀土,以此氯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生產電池級低鎂低鋅混合稀土金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1)提供一種稀土氧化物[REO]為18~20g/l的硫酸稀土溶液為原料;(2)以1.2~1.5M的P↓[204](2~二乙基己基磷酸)為萃取劑,以1∶0.8 的流比對所述硫酸稀土水溶液進行萃取;(3)將含稀土的組份萃入有機相,而作為雜質的氧化鎂MgO留在萃余液中,排放棄去;(4)用PH2.0~2.5的HCl將負載稀土組份的有機相洗滌2次,洗滌流比為1∶0.2~0.3,隨后將洗滌液排放棄去 ;(5)用5.5~6.5N的HCl對洗過的有機相進行反萃,流比為1∶0.07,反萃后的P↓[204]返回使用;(6)將上述反萃步驟獲得的氯化稀土溶液用濃度為25~30%的N進行萃取,氯化稀土留在萃余液中,而雜質ZnO萃入有機相,所述 有機相經用水洗滌后返回使用,洗滌液排放棄去;(7)將于步驟(6)中所得的萃余液用碳酸氫銨中和,經濃縮結晶得到低鎂低鋅氯化稀土。(8)將所述氯化稀土經熔鹽電解得到低鎂低鋅的混合稀土金屬。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賈千貴,王靜,平蔚,陳立東,劉建軍,任彥志,張連順,蔡茂,龐清,湯紅慶,朱曉梅,紀紅軍,桑曉云,趙軍,王麗霞,
申請(專利權)人:內蒙古包鋼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15[中國|內蒙]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