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路橋過渡段路基沉降試驗平臺,在基礎地層的左側設置有左側擋墻、右側設置有右側擋墻、前側設置有肋板式橋臺和前擋墻、后側設置有重力式橋臺和后擋墻,在基礎地層上至少設置有95根立柱,在每根立柱的上端設置有1個千斤頂,在千斤頂的上端設在其上設置有活動沉降板的臺板支座,在左側擋墻與右側擋墻之間上表面左側設置有左水泥混凝土面板、右側設置有右水泥混凝土面板。將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電纜與計算機和電控系統相連接,可對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沉降量、沉降速率以及最終沉降曲線進行實時控制,可對重力式橋臺和肋板式橋臺的臺后填土等各種加固建筑物進行測試,具有規模大、可模擬的沉降值大、適用范圍廣等優點,可作為路橋過渡段路基的沉降試驗裝置。(*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建造、修理、修復或拆毀道路或類似鋪面用的輔助設備
,具體涉及到飾面的設備或裝置的能測定鋪面的外形又能根據測出的鋪面不平整程度按比例添加材料的設備。
技術介紹
路橋過渡段是道路病害的高發地段,“橋頭跳車”是這種病害的直觀表現形式,高速公路中的“橋頭跳車”現象不僅大大影響了行車的舒適性,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而且是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隱患之一,嚴重影響了高速公路的社會形象和社會效益。全國已建高速公路已超過1萬公里,“橋頭跳車”現象普遍存在,其維修養護費用很高,按湖北漢宜(武漢——宜昌)高速公路統計推算,全國高速公路年均維修治理路橋過渡段病害的費用在1億元以上。路橋過渡段的“橋頭跳車”病害是高速公路建設質量改善和提高的“攔路虎”,也是一直困擾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的難題之一,解決好路橋過渡段路基修筑技術問題,對改善高速公路質量具有重要作用。美國大約25%的路橋過渡段受到“橋頭跳車”的影響,每年在路橋過渡段所用的維修費高達1億美元以上,美國國家公路合作研究計劃委員會、國家公路及運輸聯合會、聯邦公路管理委員會以及國家運輸研究理事會聯合資助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主要集中在對現有公路的病害調查,通過對調查資料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預防措施。歐洲一些國家的情況與此類似。國內也有人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在工程中積極推廣應用,提出了一些處治方法,但無測試設備和實驗裝置。建立地基沉降模擬試驗臺,研究不同地域路基下地基的沉降特征,通過沉降模擬試驗臺人為施加一定的地基沉降模型,研究考察不同處治方法下路基填土體消化地基沉降變形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上述解決橋頭跳車裝置的缺點,提供一種規模大、可模擬的沉降值大、適用范圍廣的路橋過渡段路基沉降試驗平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基礎地層的左側設置有左側擋墻、右側設置有右側擋墻、前側設置有肋板式橋臺和前擋墻、后側設置有重力式橋臺和后擋墻,在基礎地層上至少設置有95根立柱,在每根立柱的上端設置有1個千斤頂,在千斤頂的上端設在其上設置有活動沉降板的臺板支座,在左側擋墻與右側擋墻之間上表面左側設置有左水泥混凝土面板、右側設置有右水泥混凝土面板。本專利技術的千斤頂為電動手動千斤頂。本專利技術的設置在臺板支座上的活動沉降板有152~230塊。本專利技術的臺板支座的重心位置與幾何中心位置的距離為0~18cm。本專利技術的在每個臺板支座上設置的活動沉降板有不包括5塊的1~6塊活動沉降板,活動沉降板是邊長為185~231cm、厚度為16~22cm的正三角形水泥混凝土板。本專利技術的電動手動千斤頂為與電動機相聯接的減速器上設置有連接座,在連接座上設置有轉速傳感器,在連接座內軸向設一端通過聯接機構與減速器的輸出軸相聯接、另一端與手動機構通過聯接件聯接的蝸桿,蝸桿與設置在與底座相聯接的殼體內的蝸輪相嚙合,蝸輪通過聯接件與設置有穩定盤的升降機構相聯接。本專利技術電動手動千斤頂的蝸桿與減速器的輸出軸相聯接的聯接機構為在蝸桿外部設置有連接套,在連接套內設置有與減速器的輸出軸和蝸桿相聯接的千斤頂聯接鍵,在千斤頂聯接鍵上設置有與連接套搭接的卡簧。本專利技術電動手動千斤頂的升降機構為與蝸輪相聯接的螺桿外設置有與升降套筒相聯接的螺套,在升降套筒外軸向與殼體之間設置有導向鍵,在升降套筒的上端設置有承載板,在螺桿的下部設置有穩定盤。本專利技術電動手動千斤頂的穩定盤的形狀為在一個外部幾何形狀與殼體內下部幾何形狀相同的板狀體的中心位置加工或制作有中心孔。本專利技術電動手動千斤頂的千斤頂聯接鍵的形狀為四棱柱體,在四棱柱體的中心位置徑向加工或制作有螺孔。本專利技術電動手動千斤頂的連接套的套壁上加工或制作有千斤頂聯接鍵安裝孔。本專利技術的臺板支座包括六點臺板支座、兩點臺板支座、四點臺板支座、三點臺板支座、一點臺板支座,六點臺板支座設置在中間位置電動手動千斤頂上端的承壓板上,兩點臺板支座和四點臺板支座設置在左右兩側邊位置電動手動千斤頂上端的承壓板上,三點臺板支座設置在前后兩側邊位置電動手動千斤頂上端的承壓板上,一點臺板支座設置在四個角位置電動手動千斤頂上端的承壓板上。本專利技術的六點臺板支座為在六點底座上設置六點千斤頂支撐環,在六點千斤頂支撐環上設有6個與六點球面滾子相聯接的六點雙接耳,一個六點球面滾子與相鄰一個六點球面滾子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為60°。本專利技術的四點臺板支座為在四點千斤頂支撐環上設有與四點千斤頂支撐環聯或連為一體的4個與四點球面滾子相聯接的四點雙接耳,外側兩個四點球面滾子的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為180°,外側兩個四點球面滾子的中心線分別與內側兩個四點球面滾子的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為60°,內側兩個四點球面滾子的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為60°。本專利技術的兩點臺板支座為在兩點千斤頂支撐環上設有與兩點千斤頂支撐環聯或連為一體的2個與兩點球面滾子相聯接的兩點雙接耳,兩個兩點球面滾子的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為120°。本專利技術的三點臺板支座為在三點千斤頂支撐環在上設有與三點千斤頂支撐環聯或連為一體的3個與三點球面滾子相聯接的三點雙接耳,一個三點球面滾子與相鄰一個三點球面滾子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為120°。本專利技術的一點臺板支座為在一點底座的下表面設有一點千斤頂支撐環、上表面設有1個與一點球面滾子相聯接的一點雙接耳。本專利技術規模較大,占地面積近900平方米,設計承載重量近3000T,最大沉降值可達30cm,能滿足路橋過渡段路基沉降的要求。將本專利技術通過電纜與計算機和電控系統相連接,可對本專利技術的沉降量、沉降速率以及最終沉降曲線進行實時控制,可對重力式橋臺和肋板式橋臺的臺后填土等各種加固建筑物進行測試。本專利技術具有規模大、可模擬的沉降值大、適用范圍廣等優點,可作為路橋過渡段路基的沉降試驗裝置。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圖1的B-B剖視圖。圖4是圖1的C-C剖視圖。圖5是圖1的D-D剖視圖。圖6是圖1的E-E剖視圖。圖7是圖2中電動手動千斤頂17一個實施例的主視圖。圖8是圖7的F-F剖視圖。圖9是圖7的G-G剖視圖。圖10是圖1中六點臺板支座6的結構示意圖。圖11是圖10的H-H剖視圖。圖12是圖1中兩點臺板支座10的結構示意圖。圖13是圖1中四點臺板支座11的結構示意圖。圖14是圖1中三點臺板支座12的結構示意圖。圖15是圖1中一點臺板支座13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專利技術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實施例1在圖1~6中,本實施例的路橋過渡段路基沉降試驗平臺是由肋板式橋臺1、前擋墻2、活動沉降板3、右水泥混凝土面板4、右側擋墻5、六點臺板支座6、重力式橋臺7、后擋墻8、左水泥混凝土面板9、兩點臺板支座10、四點臺板支座11、三點臺板支座12、一點臺板支座13、左側擋墻14、基礎地層15、立柱16、電動手動千斤頂17構成。在基礎地層15的左側修筑有左側擋墻14、右側修筑有右側擋墻5,在基礎地層15的前側中部修筑有肋板式橋臺1,前側肋板式橋臺1的兩側修筑有前擋墻2,在基礎地層15的后側修筑有重力式橋臺7,后側重力式橋臺7的兩側修筑有后擋墻8,肋板式橋臺1的結構與專利號為03218999.0、專利技術名稱為《肋板式橋臺柔性搭板》專利中肋板式橋臺的結構完全相同,重力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路橋過渡段路基沉降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在基礎地層[15]的左側設置有左側擋墻[14]、右側設置有右側擋墻[5]、前側設置有肋板式橋臺[1]和前擋墻[2]、后側設置有重力式橋臺[7]和后擋墻[8],在基礎地層[15]上至少設置有95根立柱[16],在每根立柱[16]的上端設置有1個千斤頂,在千斤頂的上端設在其上設置有活動沉降板[3]的臺板支座,在左側擋墻[14]與右側擋墻[5]之間上表面左側設置有左水泥混凝土面板[9]、右側設置有右水泥混凝土面板[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永利,張宏光,楊曉華,劉保健,郁錄平,申汝濤,俞永華,
申請(專利權)人:長安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87[中國|西安]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