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劉建康專利>正文

    用上支承構架制作疊合樓板的施工方法技術

    技術編號:1957145 閱讀: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上支承構架支承鋼筋混凝土薄底板,再在底板上現澆混凝土疊合層,制成疊合樓板的施工方法。它包括預制底板,圈梁模板的制作或安裝支承架,吊裝底板,懸吊上支承構架,配筋連接,現澆混凝土,拆卸上支承構架等步驟。本發明專利技術用上支承構架制作疊合樓板的施工方法,建造的樓板達到設防裂度8級的住宅建筑工程抗震設計規范,使疊合樓板的施工方便可靠,效率高,從而降低工程造價;適應于墻體承重的多層及高層建筑工程,也可用于各種框架結構及剪力墻結構建筑工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疊合樓板的施工方法,具體說是用上支承構架支承鋼筋混凝土薄底板,再在底板上現澆混凝土疊合層,制成疊合樓板的施工方法,屬房屋樓板施工

    技術介紹
    樓板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基本水平構件,一般均采用鋼筋混凝土樓板,其施工方法有預制鋼筋混凝土圓孔板、全現澆鋼筋混凝土板、預制底板加疊合層的疊合樓板等,在鋼結構建筑中還有空腹桁架組合樓板等。由于安全原因,預制鋼筋混凝土圓孔板在一些地區已停止使用,而全部現澆樓板又由于模板工程的工作量很大,完工后拆模板工序費時費力。而預制底板加現澆疊合層的疊合樓板,因底板的剛度小,規格較大時運輸和支撐都比較困難,底板下的滿堂支撐拆卸工作量也很大。上支承構架提供了一種制作預制底板加疊合層的疊合樓板施工時的專用吊裝支承工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采,使疊合樓板的施工方便可靠,效率高,從而降低工程造價。本專利技術,其中包括下列步驟1)預制底板按設計要求預制厚度為50~70mm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薄底板,該底板的縱、橫向寬度應比所覆蓋的開間尺寸均大40~100mm,且鋼筋外露胡子筋長250~350mm;在底板的縱向方向,距邊緣200~250mm處,每隔1.2~1.5米處預埋設有連接座;在底板的橫向方向,距邊緣500~600mm處,每隔1.2~1.5米處預埋設有連接座,且連接座外圓周與底板中鋼筋焊接固定2)圈梁模板的制作在墻體施工到設計高度時,沿墻體兩面或一面四周安裝圈梁模板,且圈梁模板的上端面為底板的支承面,縱向支架兩端與底板的連接處必須置于圈梁模板上;3)吊裝底板連接管上涂刷隔離劑后并加紙套與底板上的連接座連接,其上端和上支承構架連接固定,用吊裝機械將上支承構架吊起,并將底板置于圈梁模板上;4)配筋連接根據設計要求,安放圈梁和疊合層中的鋼筋,并與底板上的配筋連接固定成一整體;5)現澆混凝土同時澆筑圈梁和疊合層中的混凝土;疊合層厚度為60~190mm,完成該層疊合樓板的施工;6)拆卸上支承構架待混凝土固化后,卸掉連接部件,吊走上支承構架,待墻體施工到設計高度時,重復步驟2~步驟5,直至完成多層建筑的全部樓板的施工。本專利技術,其中在步驟2中,底板面積大于30m2時,底板的邊緣支承在圈梁模板上,縱、橫向支架兩端與底板邊緣上的連接處通過墊塊必須同時置于安裝在墻體上的支承架上。本專利技術用上支承構架制作框架結構中的疊合樓板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下列步驟1)預制底板按設計要求預制厚度為50~70mm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薄底板,該底板的縱、橫向寬度應比所覆蓋的開間尺寸均大40~100mm,且鋼筋外露胡子筋長250~350mm;在底板的縱向或橫向方向,距邊緣200~250mm處,每隔1.2~1.5米處預埋設有連接座,;在底板的橫向方向,距邊緣500~600mm處,每隔1.2~1.5米處預埋設有連接座,且連接座外圓周與底板中鋼筋焊接固定2)安裝支承架在鋼筋混凝土梁或鋼梁上用螺栓固定支承架,該支承架的位置與縱、橫向支架兩端相對應;3)吊裝底板連接管上涂刷隔離劑后并加紙套與底板上的連接座連接,其上端和上支承構架連接固定,用吊裝機械將上支承構架吊起,并將底板搭接在鋼筋混凝土梁或鋼梁上表面上;4)懸吊上支承構架用懸吊裝置在縱向或橫向支架上方的兩端,將上支承構架懸吊固定在框架結構的梁或柱上;5)配筋連接根據設計要求,安放底板之間和疊合層中的鋼筋,并與底板上的配筋連接固定成一整體;6)現澆混凝土同時澆筑連接處和疊合層中的混凝土;疊合層厚度為60~190mm,完成該層疊合樓板的施工;7)拆卸上支承構架待混凝土固化后,卸掉懸掛件連接部件,吊走上支承構架,重復步驟2~步驟6,直至完成多層建筑的全部樓板的施工。本專利技術實現施工方法中的懸吊裝置,其中包括固定在上一層框架中的鋼梁或鋼筋混凝土梁上,且與縱、橫向支架相同方向安置的懸吊架,以及兩端通過通用建筑扣件分別與懸吊架和縱、橫向支架固定連接的若干根不同長度的斜拉管。本專利技術實現施工方法中的懸吊裝置,其中斜拉管用鋼絲繩替代。本專利技術實現施工方法中的懸吊裝置,其中包括立桿,立桿的下端與固定在施工層框架中的鋼梁上端面上或預埋在鋼筋混凝土梁上端面上的連接件固定連接;其上端設有吊環,在吊環和縱、橫向支架之間,通過若干根不同長度的斜拉繩連接固定。本專利技術,建造的樓板達到設防裂度8級的住宅建筑工程抗震設計規范,使疊合樓板的施工方便可靠,效率高,從而降低工程造價;適應于墻體承重的多層及高層建筑工程,也可用于各種框架結構及剪力墻結構建筑工程。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施工方法中使用的上支承構架結構和與底板連接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中上支承構架與底板連接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專利技術施工方法第1實施例的安裝連接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施工方法第2實施例的安裝連接結構局部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施工方法第3實施例的安裝連接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施工方法第4實施例的安裝連接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由圖1、2可見,本專利技術的施工方法中使用的上支承構架結構包括三個縱向支架2和二個橫向支架3相互正交連接而成,其中每個縱向支架2由兩個相同結構的桁架用螺栓對稱連接(圖中未視出)固定構成。而每個桁架包括相互平行的上弦梁5和下弦梁6,以及與上、下弦梁之間斜向連接固定的若干根復桿7,且連接處還設有相互連接為一體的節點板8。在下弦梁6的下部安裝若干個連接部件4與底扳1中豎直方向安放的連接座17連接固定。連接件4包括與下弦梁6固定連接的懸掛件18和與懸掛件18連接固定的卡具29,連接管16一端與卡具29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連接座17螺紋連接;懸掛件16為中間設有連接筋的角鋼。二個橫向支架3包括分別與上、下弦梁5、6的上、下部分別通過夾具10固定連接的上、下弦桿11、12,在上、下弦桿11、12之間設有二個與其連為一體的三角形穩定架13;下弦桿12的兩端分別通過通用建筑扣件15和一端設有螺紋的連接管16固定連接,連接管16的螺紋端與預制在底板1中豎直方向安放的連接座17連接;上、下弦桿11、12為圓鋼管,也可為方鋼管。如圖3所示,對于砌塊和混凝土結構的承重墻體,疊合樓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預制底板按設計要求預制厚度為50~70mm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薄底板1,該底板1的縱、橫向寬度應比所覆蓋的開間尺寸均大40~100mm,且鋼筋外露胡子筋19長250~350mm;在底板1的縱向方向,距邊緣200~250mm處,每隔1.2~1.5米處預埋設有連接座17;在底板的橫向方向,距邊緣500~600mm處,每隔1.2~1.5米處預埋設有連接座,且連接座17外圓周與底板1中鋼筋焊接固定當然,一般底板1均事先已經按設計要求制作好了待用;2)圈梁模板的制作在墻體施工到設計高度時,沿墻體兩面或一面四周安裝圈梁模板14,且圈梁模板14的上端面為底板的支承面,縱支架2兩端與底板1的連接處必須置于圈梁模板14上;3)吊裝底板連接管16上涂刷隔離劑后并加紙套9與底板1上的連接座17螺紋連接,其上端和上支承構架連接固定,用吊裝機械將上支承構架吊起,并將底板1置于圈梁模板14上;4)配筋連接根據設計要求,安放圈梁和疊合層中的鋼筋,并與底板1上外露的胡子筋19連接固定成一整體;5)現澆混凝土同時澆筑圈梁和疊合層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上支承構架制作疊合樓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驟:1)預制底板:按設計要求預制厚度為50~70mm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薄底板,該底板的縱、橫向寬度應比所覆蓋的開間尺寸均大40~100mm,且鋼筋外露胡子筋長250~350m m;在底板的縱向方向,距邊緣200~250mm處,每隔1.2~1.5米處預埋設有連接座;在底板的橫向方向,距邊緣500~600mm處,每隔1.2~1.5米處預埋設有連接座,且連接座外圓周與底板中鋼筋焊接固定;2)圈梁模板的制作:在墻 體施工到設計高度時,沿墻體兩面或一面四周安裝圈梁模板,且圈梁模板的上端面為底板的支承面,縱、橫向支架兩端與底板的連接處必須置于圈梁模板上;3)吊裝底板:連接管上涂刷隔離劑后并加紙套與底板上的連接座連接,其上端和上支承構架連接固定,用 吊裝機械將上支承構架吊起,并將底板置于圈梁模板上;4)配筋連接:根據設計要求,安放圈梁和疊合層中的鋼筋,并與底板上的配筋連接固定成一整體;5)現澆混凝土:同時澆筑圈梁和疊合層中的混凝土;疊合層厚度為60~190mm,完成該層 疊合樓板的施工;6)拆卸上支承構架:待混凝土固化后,卸掉連接部件,吊走上支承構架,待墻體施工到設計高度時,重復步驟2~步驟5,直至完成多層建筑的全部樓板的施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建康
    申請(專利權)人:劉建康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11[中國|北京]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相關領域技術
    • 暫無相關專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福利无码一区在线|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免费VA在线观看无码|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92午夜少妇极品福利无码电影|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一夲道dvd高清无码| 无码AV片在线观看免费|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AAA片|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日韩少妇无码喷潮系列一二三|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www牛牛 |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国产精品va无码免费麻豆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