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屋蓋,尤其是一種大跨度(80m≤L≤150m)大柱距(32m≤a≤60m)擬肋型樓蓋式預應力鋼網格屋蓋。
技術介紹
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鋼筋混凝土肋型樓蓋和預應力混凝土肋型樓蓋是工程中常見的樓蓋結構形式,但是當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和柱距均增加5~8倍,且室內無柱時,若再用鋼筋混凝土肋型樓蓋和預應力混凝土肋型樓蓋是不可靠的。目前,對于這種大跨度(80m≤L≤150m)大柱距(32m≤a≤60m)的屋蓋,一般采用平板型鋼網格結構,且必須作成三層,但其用鋼量較大,達到100kg/m2以上,工程造價較高,不是最佳的屋蓋結構形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既滿足結構的強度、剛度要求又具有用鋼量小、工程造價低的特點的大跨度大柱距擬肋型樓蓋式預應力鋼網格屋蓋,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是這樣構成的它包括四角錐平板型網架,在屋蓋的支撐柱上裝有預應力空間管桁架,四角錐平板型網架連接在預應力空間管桁架上。預應力空間管桁架是體內預應力空間管桁架,它在管桁架的下弦中部上裝有傳力裝置,預應力鋼索位于管桁架內并穿過傳力裝置后兩端固定在管桁架的上弦支座節點上。傳力裝置由鋼箱、裝在鋼箱內的定滑輪和固定在鋼箱底部的拉桿構成。本技術的屋蓋在支撐柱部位采用預應力空間管桁架,在預應力空間管桁架之間采用正放四角錐平板型網架,形成擬肋型樓蓋式預應力鋼網格結構,從而達到在滿足結構強度、剛度和整體性條件下達到節約用鋼量、降低工程造價的目的。其中四角錐平板型網架的力學模型為“擬夾層板”,而預應力空間管桁架的力學模型為“擬夾芯梁”,這種型式的空間網格在相同荷載,相同跨度條件下,與非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克儉,張華剛,鄭濤,盧亞琴,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