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分隔縫結構,該分隔縫結構包括位于下部的聚苯板和上部的彈性瀝青砂,彈性瀝青砂的上部覆蓋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與細石混凝土之間涂敷密封材料;施工時按預先設定分隔縫的位置彈線,用摻3%-5%防水粉的素水泥膠泥鑲貼聚苯板條,用于地面時10mm~20mm寬,用于屋面時40mm寬,板條厚等同細石混凝土厚度,聚苯板條鑲貼24小時后澆筑細石混凝土,細石混凝土經養護7~10天用扁鏟鏟去板縫內上半部分20mm,鑲嵌彈性瀝青砂,然后在瀝青砂上粘貼防水卷材,并在防水卷材與細石混凝土之間涂敷密封材料。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消除細石混凝土熱脹冷縮引起的屋面或地面的裂縫,減少對構件的破壞,達了到分隔縫處不開裂的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分隔縫,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目前建筑工程剛性防水屋面分隔縫是采用預埋木制條板,先設置木條板而后澆混凝土;這種傳統的施工工藝難以保證分隔縫防水的質量,易出現分隔縫處水泥結構層不規則開裂、滲漏的現象;木制條板在混凝土澆注并到達一定強度后若不破壞混凝土棱角很難被清理出來,造成二次維修;國家標準《屋面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200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02)都明確提出細石混凝土防水層分隔縫設置要求及分隔縫嵌填密封材料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分隔縫兩側的混凝土面難以平整和棱角不被破壞以及混凝土熱脹冷縮后出現不規則裂縫問題,同時解決屋面剛性防水分隔縫處易滲漏的難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澆注混凝土分隔縫結構,在建筑工程剛性屋面防水混凝土施工和細石混凝土澆筑地面施工中分隔成塊,以消除細石混凝土熱脹冷縮引起的屋面和地面的裂縫,減少對構件的破壞。本專利技術的解決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澆注混凝土分隔縫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分隔縫結構包括位于下部的聚苯板和上部的彈性瀝青砂,在彈性瀝青砂的上部覆蓋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與細石混凝土之間涂敷密封材料;該分隔縫設置在隔離層和防水層之上; 所述分隔縫的寬度為10mm~20mm或40mm;所述分隔縫的厚度等同于細石混凝土的厚度;所述的密封材料為瀝青;澆注混凝土分隔縫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細石混凝土剛性屋面施工或細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時按預先設定分格縫的位置彈線,用摻3%-5%防水粉的素水泥膠泥鑲貼聚苯板條,用于地面時10mm~20mm寬,用于屋面時40mm寬,板條厚等同剛性層面細石混凝土厚度或地面厚度,聚苯板條鑲貼24小時后澆筑細石混凝土,細石混凝土經養護7~10天用扁鏟鏟去板縫內上半部分20mm,鑲嵌彈性瀝青砂,然后在瀝青砂上粘貼防水卷材,并在防水卷材與細石混凝土之間涂敷密封材料;所述分隔縫的寬度用于細石混凝土地面時為10mm~20mm,用于細石混凝土剛性屋面時為40mm。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聚苯板的彈性變形性能,充分吸收混凝土因溫度和自身收縮引起的變形,能夠消除細石混凝土熱脹冷縮引起的屋面和地面的裂縫,減少對構件的破壞,從而達到剛性屋面和大面積混凝土地面在分格縫處不開裂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為施工完成后分格縫示意圖;圖中,1瀝青砂,2防水卷材,3密封材料,4聚苯板,5隔離層,6防水層。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通過大量的工程實踐證明,用于細石混凝土地面時最佳實施方式為采用寬10mm~20mm,厚度等同地面厚度的一半,一般為30mm,容重不低于18kg/m3的聚苯板4作為分隔縫的下部;在板條上部、兩側澆筑混凝土之間的縫隙間為彈性瀝青砂1,其上覆蓋有防水卷材2,防水卷材2兩側設有密封材料3,密封材料3為常用的瀝青。該分隔縫結構的施工方法為先在細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時按預先設定分格縫的位置彈線,然后用摻3%-5%防水粉的素水泥膠泥鑲貼10mm~20mm寬聚苯板條,板條厚等同地面厚度,聚苯板條鑲貼24小時后澆筑細石混凝土,細石混凝土經養護7~10天用扁鏟鏟去板縫內上半部分20mm,鑲嵌彈性瀝青砂,然后在瀝青砂上粘貼防水卷材,并在防水卷材與細石混凝土之間涂敷密封材料3,通常為瀝青。實施例二通過大量的工程實踐證明,用于剛性屋面時最佳實施方式為先在屋面防水層6之上設置隔離層5,在隔離層5上采用寬40mm,厚度等同剛性層面細石混凝土厚度的一半,一般為30mm,容重不低于18kg/m3的聚苯板4作為分隔縫的下部;在板條上部、兩側澆筑混凝土之間的縫隙間為彈性瀝青砂1,其上覆蓋有防水卷材2,防水卷材2兩側設有密封材料3,密封材料3為常用的瀝青。用于剛性屋面時分隔縫結構的施工方法為先在細石混凝土剛性屋面按預先設定分格縫的位置彈線,然后用摻3%-5%防水粉的素水泥膠泥鑲貼40mm寬聚苯板條,板條厚等同剛性層面細石混凝土厚度,聚苯板條鑲貼24小時后澆筑細石混凝土,細石混凝土經養護7~10天,然后用扁鏟鏟去板縫內上半部分20mm,在鏟去部分鑲嵌彈性瀝青砂,然后在瀝青砂上粘貼防水卷材,并在防水卷材與細石混凝土之間涂敷密封材料,密封材料通常為瀝青。權利要求1.一種澆注混凝土分隔縫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分隔縫結構包括位于下部的聚苯板和上部的彈性瀝青砂,在彈性瀝青砂的上部覆蓋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與細石混凝土之間涂敷密封材料;該分隔縫設置在隔離層和防水層之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澆注混凝土分隔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縫的寬度為10mm~20mm或40mm。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澆注混凝土分隔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縫的厚度等同于細石混凝土的厚度。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澆注混凝土分隔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材料為瀝青。5.一種澆注混凝土分隔縫結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細石混凝土剛性屋面施工或細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時按預先設定分格縫的位置彈線,用摻3%-5%防水粉的素水泥膠泥鑲貼聚苯板條,用于地面時10mm~20mm寬,用于屋面時40mm寬,板條厚等同剛性層面細石混凝土厚度或地面厚度,聚苯板條鑲貼24小時后澆筑細石混凝土,細石混凝土經養護7~10天用扁鏟鏟去板縫內約20mm上半部分,鑲嵌彈性瀝青砂,然后在瀝青砂上粘貼防水卷材,并在防水卷材與細石混凝土之間涂敷密封材料。6.根據權利5所述的澆注混凝土分隔縫結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縫的寬度細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時為10mm~20mm,在細石混凝土剛性屋面施工時為40mm。7.根據權利5所述的澆注混凝土分隔縫結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材料為瀝青。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分隔縫結構,該分隔縫結構包括位于下部的聚苯板和上部的彈性瀝青砂,彈性瀝青砂的上部覆蓋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與細石混凝土之間涂敷密封材料;施工時按預先設定分隔縫的位置彈線,用摻3%-5%防水粉的素水泥膠泥鑲貼聚苯板條,用于地面時10mm~20mm寬,用于屋面時40mm寬,板條厚等同細石混凝土厚度,聚苯板條鑲貼24小時后澆筑細石混凝土,細石混凝土經養護7~10天用扁鏟鏟去板縫內上半部分20mm,鑲嵌彈性瀝青砂,然后在瀝青砂上粘貼防水卷材,并在防水卷材與細石混凝土之間涂敷密封材料。本專利技術能夠消除細石混凝土熱脹冷縮引起的屋面或地面的裂縫,減少對構件的破壞,達了到分隔縫處不開裂的目的。文檔編號E04D11/02GK101078241SQ20071013039公開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19日專利技術者王志義 申請人:河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澆注混凝土分隔縫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分隔縫結構包括位于下部的聚苯板和上部的彈性瀝青砂,在彈性瀝青砂的上部覆蓋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與細石混凝土之間涂敷密封材料;該分隔縫設置在隔離層和防水層之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秋利,王志義,李雙寶,羅衛,
申請(專利權)人:河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13[中國|河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