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ower margin report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power margin report to network devices. One of the power margin report transmission methods includes: the terminal device obtains the first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which is used to instruct the terminal device to send the first physical upstream shared channel in the first time unit; the terminal device transmits the first power margin report to the network device through the first physical upstream shared channel, and the first time unit satisfies the power margin report conditio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功率余量報告發送方法及設備
本申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種功率余量報告發送方法及設備。
技術介紹
無線系統中的上行功率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通過上行功率控制,可以使得終端設備既保證上行數據的質量,又盡可能地減少對系統和其他用戶的干擾,延長終端設備的電池的使用時間。基站通過上行功率控制可以使得上行傳輸適應不同的無線傳輸環境,包括路損、陰影、快速衰落、小區內及小區間其他終端設備的干擾等。
技術實現思路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功率余量報告發送方法及設備,用于向網絡設備發送功率余量報告,從而進行上行功率控制。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功率余量報告發送方法,該方法可由終端設備執行。該方法包括:終端設備獲取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終端設備在第一時間單元發送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終端設備通過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一功率余量報告,第一時間單元滿足功率余量報告條件。功率余量報告條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種:終端設備的功率余量報告禁止定時器達到或者已經達到第一功率余量報告禁止定時閾值,并且路徑損耗大于或等于第一路徑損耗閾值;終端設備的周期功率余量報告定時器達到第一周期功率余量報告定時閾值;終端設備接收到功率余量報告的配置信息或者重配置信息;終端設備接收到用于激活被配置的輔小區的信令;終端設備接收到用于添加主要輔小區的信令。第二方面,提供一種功率余量報告接收方法,該方法可由網絡設備執行,網絡設備例如為基站。該方法包括:網絡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終端設備在第一時間單元發送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網絡設備通過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功率余量報告發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終端設備獲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在第一時間單元發送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述終端設備通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一功率余量報告,所述第一時間單元滿足功率余量報告條件;所述功率余量報告條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所述終端設備的功率余量報告禁止定時器達到或者已經達到第一功率余量報告禁止定時閾值,并且路徑損耗大于或等于第一路徑損耗閾值;所述終端設備的周期功率余量報告定時器達到第一周期功率余量報告定時閾值;所述終端設備接收到功率余量報告的配置信息或者重配置信息;所述終端設備接收到用于激活被配置的輔小區的信令;所述終端設備接收到用于添加主要輔小區的信令。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功率余量報告發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終端設備獲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在第一時間單元發送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述終端設備通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一功率余量報告,所述第一時間單元滿足功率余量報告條件;所述功率余量報告條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所述終端設備的功率余量報告禁止定時器達到或者已經達到第一功率余量報告禁止定時閾值,并且路徑損耗大于或等于第一路徑損耗閾值;所述終端設備的周期功率余量報告定時器達到第一周期功率余量報告定時閾值;所述終端設備接收到功率余量報告的配置信息或者重配置信息;所述終端設備接收到用于激活被配置的輔小區的信令;所述終端設備接收到用于添加主要輔小區的信令。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時間單元的長度小于或等于一個時隙的長度。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設備獲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在第二時間單元發送第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述終端設備通過所述第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第二功率余量報告;所述第一時間單元屬于第二時間單元,所述第二時間單元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時間單元的長度。4.如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時間單元屬于第二時間單元,所述第一時間單元是第一類型時間單元,所述第二時間單元是第二類型時間單元,所述第一類型時間單元的長度為第一長度,所述第二類型時間單元的長度為第二長度,所述第二長度大于所述第一長度;所述第一類型時間單元和所述第二類型時間單元均用于調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類型時間單元為傳輸時間間隔TTI,所述第一類型時間單元為短傳輸時間間隔sTTI;或所述第二類型時間單元為時隙slot,所述第一類型時間單元為迷你時隙Mini-slot。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余量報告禁止定時閾值的單位是所述第二長度;和/或所述第一周期功率余量報告定時閾值的單位是所述第二長度。7.如權利要求4-6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時間單元是所述終端設備在所述第二時間單元內發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第一個第一類型時間單元。8.如權利要求4-7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設備獲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二時間單元發送第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述終端設備通過所述第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第二功率余量報告;其中,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時間和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時間不同。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余量報告對應于所述終端設備在所述第一時間單元發送的第一上行信道集合,所述第二功率余量報告對應于所述終端設備在所述第二時間單元發送的第二上行信道集合,所述第二上行信道集合是所述第一上行信道集合的子集。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余量報告包括第三上行信道集合對應的真實功率余量值,所述第二功率余量報告包括所述第三上行信道集合對應的虛擬功率余量值。11.如權利要求4-10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功率余量報告禁止定時閾值、所述第一路徑損耗閾值、以及所述第一周期功率余量報告定時閾值;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確定所述第一類型時間單元和所述第二類型時間單元是否滿足功率余量報告條件。12.如權利要求4-10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功率余量報告禁止定時閾值、所述第一路徑損耗閾值、以及所述第一周期功率余量報告定時閾值,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功率余量報告禁止定時閾值、第二路徑損耗閾值、以及第二周期功率余量報告定時閾值;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確定所述第二類型時間單元是否滿足功率余量報告條件,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確定所述第一類型時間單元是否滿足功率余量報告條件。13.如權利要求1-12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終端設備通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一功率余量報告之后,還包括:所述終端設備重置所述功率余量報告禁止定時器和所述周期功率余量報告定時器。14.一種功率余量報告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網絡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在第一時間單元發送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述網絡設備通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功率余量報告,所述第一時間單元滿足功率余量報告條件;所述功率余量報告條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所述終端設備的功率余量報告禁止定時器達到或者已經達到第一功率余量報告禁止定時閾值,并且第一路徑損耗超過路徑損耗閾值;所述終端設備的周期功率余量報告定時器達到第一周期功率余量報告定時閾值;所述終端設備接收到功率余量報告的配置信息或者重配置信息;所述終端設備接收到用于激活被配置的輔小區的信令;所述終端設備接收到用于添加主要輔小區的信令。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時間單元的長度小于或等于一個時隙的長度。16.如權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網絡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在第二時間單元發送第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述網絡設備通過所述第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二功率余量報告,所述第二時間單元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時間單元的長度。17.如權利要求14-16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時間單元屬于第二時間單元,所述第一時間單元是第一類型時間單元,所述第二時間單元是第二類型時間單元,所述第一類型時間單元的長度為第一長度,所述第二類型時間單元的長度為第二長度,所述第二長度大于所述第一長度;所述第一類型時間單元和所述第二類型時間單元均用于調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類型時間單元為傳輸時間間隔TTI,所述第一類型時間單元為短傳輸時間間隔sTTI;或所述第二類型時間單元為時隙slot,所述第一類型時間單元為迷你時隙Mini-slot。19.如權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余量報告禁止定時閾值的單位是所述第二類型時間單元;和或所述第一周期功率余量報告定時閾值的單位是所述第二類型時間單元。20.如權利要求17-19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時間單元是所述網絡設備在所述第二時間單元內接收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第一個第一類型時間單元。21.如權利要求17-20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網絡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二時間單元發送第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述網絡設備通過所述第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二功率余量報告;其中,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時間和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時間不同。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余量報告對應于所述網絡設備在所述第一時間單元接收的第一上行信道集合,所述第二功率余量報告對應于所述網絡設備在所述第二時間單元接收的第二上行信道集合,所述第二上行信道集合是所述第一上行信道集合的子集。2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余量報告包括第三上行信道集合對應的真實功率余量值,所述第二功率余量報告包括所述第三上行信道集合對應的虛擬功率余量值。24.如權利要求17-23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網絡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功率余量報告禁止定時閾值、所述第一路徑損耗閾值、以及所述第一周期功率余量報告定時閾值;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確定所述第一類型時間單元和所述第二類型時間單元是否滿足功率余量報告條件。25.如權利要求17-23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網絡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功率余量報告禁止定時閾值、所述第一路徑損耗閾值、以及所述第一周期功率余量報告定時閾值,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功率余量報告禁止定時閾值、第二路徑損耗閾值、以及第二周期功率余量報告定時閾值;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確定所述第二類型時間單元是否滿足功率余量報告條件,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確定所述第一類型時間單元是否滿足功率余量報告條件。26.一種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處理器,用于獲取第一指示信...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