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連接薄壁管的管接頭,該管接頭包括主體管件和設置在主體管件端部且與主體管件間隔有一定距離允許薄壁管插入的環形卡箍,該環形卡箍的端部設置有徑向向內延伸的突環。管接頭與薄壁管連接時,只要用環形夾鉗卡壓環形卡箍即可將薄壁管固定在管接頭上,成功地解決了薄壁管的連接問題,且其操作工序相當簡單,適合于施工現場安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連接薄壁管的管接頭。
技術介紹
傳統管接頭通常包括直管式接頭和彎管式接頭,以及三通管式接 頭,這三種結構的管接頭均是由設置在管件開口端部區域的外螺紋或 內螺紋構成,使管接頭與被連接管件之間采用螺紋連接的結構。螺紋 連接的管接頭雖然結構簡單,但,管接頭和被連接管件上的螺紋向內 凹陷的部位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深度才能使兩個管件連接牢固,在一般情況下,對于直徑為13mm至lOOmm的管件而言,凹陷槽的徑向高度 至少要有1. 5mm,而在這個直徑范圍內,通常將壁厚小于2隨的管件 稱之為薄壁管,由此可見,薄壁管如果采用螺紋連接,其上設置的螺 紋徑向深度很難達到設計要求,所以,薄壁管不適合采用螺紋連接。 然而,由于薄壁管具有質量輕、節省原材料、易于安裝和成本低 等優點,所以,在所輸送的流體壓力相對較低的場合,薄壁管還是得 到普遍利用。為此,中國專利201081058Y號公告的名稱為"薄壁金 屬管扣壓活接管件,,給出一種解決方案。該扣壓活接管件包括薄壁管 體、管接頭、成對配合的法蘭盤和密封墊圏,其中,薄壁管體的端部 滾壓有徑向凸臺,管接頭的端口擴大并外翻有平口的外緣。在連接時, 首先在薄壁管體凸臺與管接頭的平口外緣之間安裝密封墊圏,再將成 對配合的法蘭盤將分別套于薄壁管體的凸臺和管接頭的平口外緣的 背后,然后利用螺栓將法蘭盤緊固,使薄壁管體上的凸臺與管接頭上 的平口外緣相向夾緊密封墊圈,以形成密封連接。該種扣壓活接管件 雖然可以解決薄壁管的連接問題,但該活接管件中的管接頭端口設置 的外翻平口外緣和薄壁管體的端部滾壓的徑向凸臺均需要事先預制 成型,不易在施工現場制作,而薄壁管在堆放和運輸過程中極易受到 擠壓或其它物件碰撞而發生變形,特別是"外翻平口外緣"和"凸臺" 等徑向突出部位一旦發生變形,該薄壁管和管接頭就無法使用,進而 造成原材料的浪費;另一個問題是,該種扣壓活接管件所需要的部件 較多,導致其結構復雜、制作成本較高,且給現場施工才喿作也帶來許多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任務是提供一種利用卡接的方式解決薄壁管不易連接 等問題的用于連接薄壁管的管接頭。本專利技術所提出的用于連接薄壁管的管接頭包括主體管件和設置 在主體管件端部且與主體管件間隔有一定距離允許薄壁管插入的環 形卡箍,該環形卡箍的端部設置有徑向向內延伸的突環。環形卡箍和 主體管件可以包容插入的薄壁管端部,當薄壁管端部插入其內后,用 環形夾鉗卡住環形卡箍并施力,突環壓迫薄壁管,并使突環所在部位 的薄壁管管壁向內凹陷,突環與凹陷環部位結合可軸向固定薄壁管。所述主體管件的一端設置有環形卡箍,另一端i殳置有外螺紋或者 內螺紋。所述環形卡箍的內表面和由其所覆蓋的主體管件的外表面設置有塑料復合層。所述環形卡箍的自由邊延伸出主體管件的端面。本專利技術所提出用于連接薄壁管的管接頭釆用環形卡箍的結構,在 與薄壁管連接時,只要用環形夾鉗卡壓環形卡箍即可將薄壁管固定在 管接頭上,成功地解決了薄壁管的連接問題,且其操作工序相當筒單,適合于施工現場安裝;環形卡箍是由固定在主體管件上的類似于L形 板件構成,所以,其制作成本較低,加工非常方便;另外,在環形卡 箍的內表面和用其所包覆的主體管件的外表面設置的塑料復合層可 以起到橡膠密封環的作用,特別是在插接薄壁管后,先加溫將塑料復 合層熔化,待其自然凝固后即可實現密封作用。 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專利技術所出的用于連接薄壁管的管接頭的一個實施例 的外觀部分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圖1,該圖給出本專利技術所出的用于連接薄壁管的管接頭的一 個實施例的外觀整體結構。該管接頭包括主體管件1和環形卡箍2, 其中,主體管件1可由壁較厚的管件構成,在其一端設置的外表面設 置有可與其它連接件連接的外螺紋ll,另一端設置有環形卡箍2。環形卡箍2可由近似于L形的環形件構成,且使L形板件的短邊21固 定在主體管件1的外表面,另一個自由邊22朝向主體管件1的端口 12方向且延伸出端口 12—小段距離,且使自由邊22的內表面與其 所包圍的主體管件1的外表面之間形成可允許薄壁管3插入的軸向槽 23。在自由邊22的端部設置有徑向向內延伸的突環24。在連接薄壁管3時,首先將薄壁管3的一端插入軸向槽23內, 然后用夾鉗卡壓自由邊22使其變徑,當自由邊22上的突環24將其 所對應位置的薄壁管3壓成凹陷槽的形狀時,松開夾鉗,此時突環 24與凹陷槽結合即可阻止薄壁管3沿著主體管件1的軸向移動。為 了防止薄壁管3徑向轉動,可采用內表面為多邊形的夾鉗卡壓自由邊 22,如六邊形或十二邊形夾鉗。多邊形夾鉗能將自由邊22和薄壁管 3變成與其相似的多邊形,從而可防止薄壁管3徑向轉動。為使該管接頭能夠實現密封,可使自由邊22的內表面與其所包 圍的主體管件1的外表面設置有塑料復合層(圖中沒有給出)。在用夾 鉗卡壓自由邊22的同時對管接頭加熱,使塑料復合層熔化后即可插 入軸向槽23內的薄壁管3封閉。權利要求1、用于連接薄壁管的管接頭,其特征在于:該管接頭包括主體管件和設置在主體管件端部且與主體管件間隔有一定距離允許薄壁管插入的環形卡箍,該環形卡箍的端部設置有徑向向內延伸的突環。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管件 的一端設置有環形卡箍,另一端設置有外螺紋或者內螺紋。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卡箍 的內表面和由其所覆蓋的主體管件的外表面設置有塑料復合層。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卡箍 的自由邊延伸出主體管件的端面。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連接薄壁管的管接頭,該管接頭包括主體管件和設置在主體管件端部且與主體管件間隔有一定距離允許薄壁管插入的環形卡箍,該環形卡箍的端部設置有徑向向內延伸的突環。管接頭與薄壁管連接時,只要用環形夾鉗卡壓環形卡箍即可將薄壁管固定在管接頭上,成功地解決了薄壁管的連接問題,且其操作工序相當簡單,適合于施工現場安裝。文檔編號F16L17/00GK101382217SQ200810228168公開日2009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20日專利技術者陣 陳 申請人:陣 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連接薄壁管的管接頭,其特征在于:該管接頭包括主體管件和設置在主體管件端部且與主體管件間隔有一定距離允許薄壁管插入的環形卡箍,該環形卡箍的端部設置有徑向向內延伸的突環。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陣,
申請(專利權)人:陳陣,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21[中國|遼寧]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