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農用多功能播種機,包括:儲種箱,在所述儲種箱容納腔內設置的播種盤,以及連接所述播種盤的多片防漏盤,所述儲種箱為設置上開口的容納腔體,所述儲種箱至少一側的殼體設置側開口,所述播種盤中心軸連接轉軸的一端,所述轉軸的自由端貫穿連接所述儲種箱的殼體,所述播種盤沿外圈壁間距均等設置若干個播種槽,所述播種槽伸出所述儲種箱的側開口,所述播種盤沿自身中心旋轉切割所述儲種箱的側開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多功能播種機整體結構簡單,解決傳統播種機種子下漏不均勻,容易堵塞下種口的缺點,能夠符合多種型號的種子播種,且能夠滿足單粒或多粒種子的精準播種使用,使用方便快捷,結構簡單。
A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al seeder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農用多功能播種機
本技術涉及農用機械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農用多功能播種機。
技術介紹
農作物的繁殖過程以播種為起始,果實成熟后,收獲后結束整個生長周期,為了加快種子播種速度,專利技術了播種機,種子通過播種機進行快速播種,隨著農業的發展,播種機械也在發展,按播種方式可分為真空種子播種機撒播機、條播機和穴播機,此外還有一種機械式精密排種器,為帶施肥裝置的懸掛式中耕作物播種機,能用于大豆、玉米和高粱等中耕作物的條播和穴播。由于不同的農作物種子大小不一,蔬菜、花卉、中草藥等種子均屬于微粒種子,對于播種精準度要求較高,播種機調試過程繁瑣,種子播種時,有時需要同一個播種坑里面放置多粒種子,目前播種機存在調試繁瑣,播種數量不均勻等不足,無法滿足不同大小的種子播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農用多功能播種機,能夠符合多種型號的種子播種,且能夠滿足單粒或多粒種子的精準播種使用,使用方便快捷,結構簡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農用多功能播種機,包括:儲種箱,在所述儲種箱容納腔內設置的播種盤,以及連接所述播種盤的多片防漏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儲種箱為設置上開口的容納腔體,所述儲種箱至少一側的殼體設置側開口,所述播種盤中心軸連接轉軸的一端,所述轉軸的自由端貫穿連接所述儲種箱的殼體,所述播種盤沿外圈壁間距均等設置若干個播種槽,所述播種槽伸出所述儲種箱的側開口,所述播種盤沿自身中心旋轉切割所述儲種箱的側開口。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播種槽至少包括大槽口、小槽口,大槽口的深度大于小槽口的深度,且大槽口與小槽口均等間隔分布,根據所需播種的種子的大小,以及每一播種坑能所需種子數量,選擇使用大槽口或小槽口。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播種盤兩側面各各緊貼的設有一防漏盤,防止種子在跟隨播種盤旋轉時,由播種槽脫落在外側。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防漏盤的直徑小于所述播種盤的直徑,且所述防漏盤的邊緣位于所述小槽口的開口和凹邊之間。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儲種箱內設置隔板,所述播種盤設置在所述隔板的上方。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隔板與所述儲種箱的箱底呈夾角連接,所述播種盤位于傾斜設置的所述隔板的最低端的上方,傾斜的隔板便于種子由進料口進入儲種箱內時,滑落至播種盤下方。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播種槽能夠塞入填充塞,所述填充物能夠將不需要用的槽口堵住,防止種子進入,進一步的調節播種間距。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儲種箱的上開口處連接載物臺,所述載物臺可以是傾斜臺面,靠近進料口的一側低于遠離進料口的一側。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載物臺設置一進料口,所述進料口連通儲種箱。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載物臺上設置固定鉤或者固定繩,能夠將裝有種子的袋子固定在載物臺上。本技術解決了
技術介紹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術具備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術為多功能播種機,適合不同大小的種子播種,結構簡單,安裝使用便捷,播種精準度高。(2)本技術中利用播種盤旋轉帶動種子,播種盤替換方便快捷,進行精準播種,防止種子下漏過快,滿足不同規格大小的種子播種,以及能夠滿足同一播種坑播種單粒種子或多粒種子,能夠通過填充塞調節播種株距。(3)本技術中在播種盤兩側均設置防漏盤,能夠防止種子在旋轉播種過程中脫落播種槽,保證不漏播,且防漏盤的直徑小于播種盤的直徑,在防止種子脫落過程中,還便于觀察播種槽種子情況。(4)本技術中儲種箱底部傾斜設置的隔板,能夠促進種子滑落到播種盤下方,保證播種盤下方種子的充足,防止間斷播種。(5)本技術中播種盤設置大小不一的槽口,能夠滿足不同類型的種子需要,減少播種盤替換次數,使用方便,實用性強。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圖;圖2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圖;圖3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圖;圖4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圖;圖5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圖;圖6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圖;圖7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圖;圖中:儲種箱1;播種盤2;載物臺3;進料口4;隔板5;防漏盤6;播種槽7;填充塞8。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技術有關的構成。需要說明的是,當部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部件。當一個部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部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部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部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上”、“下”、“內”、“外”、“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如圖1-7所示,一種農用多功能播種機,包括:儲種箱1,在儲種箱1容納腔內設置的播種盤2,以及連接播種盤2的多片防漏盤6,其特征在于,儲種箱1為設置上開口的容納腔體,儲種箱1至少一側的殼體設置側開口,播種盤2中心軸連接轉軸的一端,轉軸的自由端貫穿連接儲種箱1的殼體,播種盤2沿外圈壁間距均等設置若干個播種槽7,播種槽7伸出儲種箱1的側開口,播種盤2沿自身中心旋轉切割儲種箱1的側開口。播種盤2沿周邊設置深度不同的大槽口和小槽口,且大槽口和小槽口均等間隔分布,使用時根據所需播種的種子的大小,以及每一播種坑能所需種子數量,選擇使用大槽口或小槽口,播種槽7能夠塞入填充塞8,填充物能夠將不需要用的槽口堵住,防止種子進入,進一步的調節播種間距。播種盤2兩側面各各緊貼的設有一防漏盤6,防漏盤6的直徑小于播種盤2的直徑,且防漏盤6的邊緣位于小槽口的開口和凹邊之間,防止種子在跟隨播種盤2旋轉時,由播種槽7脫落在外側。儲種箱1內設置隔板5,隔板5與儲種箱1的箱底呈夾角連接,播種盤2位于傾斜設置的隔板5的最低端的上方,傾斜的隔板5便于種子由進料口4進入儲種箱1內時,滑落至播種盤2下方。儲種箱1的上開口處連接臺面為傾斜的載物臺3,靠近進料口4的一側低于遠離進料口4的一側;載物臺3設置一進料口4,進料口4連通儲種箱1,載物臺3上設置固定鉤或者固定繩,能夠將裝有種子的袋子固定在載物臺3上,由于載物臺3具有傾斜角度,種子由包裝袋開口處滑落進入儲種箱1內。根據需要播種的種子的大小,以及同一播種坑內所需要的種子的數量,旋轉適合的播種盤2進行播種,調節播種速度,以及將填充塞8塞入不需要的播種槽7內,進一步精確調整播種株距,播種機整體結構簡單,避免傳統播種機種子下漏不均勻,容易堵塞下種口的不足。以上依據本技術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技術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農用多功能播種機,包括:儲種箱,在所述儲種箱容納腔內設置的播種盤,以及連接所述播種盤的多片防漏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儲種箱為設置上開口的容納腔體,所述儲種箱至少一側的殼體設置側開口,所述播種盤中心軸連接轉軸的一端,所述轉軸的自由端貫穿連接所述儲種箱的殼體,所述播種盤沿外圈壁間距均等設置若干個播種槽,所述播種槽伸出所述儲種箱的側開口,所述播種盤沿自身中心旋轉切割所述儲種箱的側開口。/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農用多功能播種機,包括:儲種箱,在所述儲種箱容納腔內設置的播種盤,以及連接所述播種盤的多片防漏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儲種箱為設置上開口的容納腔體,所述儲種箱至少一側的殼體設置側開口,所述播種盤中心軸連接轉軸的一端,所述轉軸的自由端貫穿連接所述儲種箱的殼體,所述播種盤沿外圈壁間距均等設置若干個播種槽,所述播種槽伸出所述儲種箱的側開口,所述播種盤沿自身中心旋轉切割所述儲種箱的側開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農用多功能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種槽至少包括大槽口、小槽口,大槽口的深度大于小槽口的深度,且大槽口與小槽口均等間隔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農用多功能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種盤兩側面各各緊貼的設有一防漏盤。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農用多功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孟娟,白金芳,
申請(專利權)人:孟娟,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