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提高修枝機的修剪效率,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修枝機刀片連接結構,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第一刀片包括第一刀體和設置在尾部的第一連接部,第一連接部內設置有第一通孔,第二刀片包括第二刀體和設置在尾部的第二連接部,第二連接部設置有第二通孔;還包括轉軸和自下而上依次設置有基礎盤、第一驅動盤、隔板盤、第二驅動盤和驅動輪;還包括刀架蓋板,刀架蓋板與第一刀體和第二刀體連接。本申請通過基礎盤、第一驅動盤、隔板盤、第二驅動盤和驅動輪的相互配合,讓兩個刀片產生相對運動,提高了修剪效率,同時提高了修枝機的使用效率。
A blade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pruning machin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修枝機刀片連接結構
本技術涉及園林工具
,尤其涉及一種修枝機刀片連接結構。
技術介紹
修枝機是利用蓄電池提供動力,通過控制裝置、傳動機構等帶動兩個相對運動的刀片進行修剪或修整灌木等枝葉,常用的刀片結構采用一個刀片固定,另一個刀片連接偏心輪或凸輪機構,驅動刀片前后運動,導致兩個刀片的刀刃構成相對運動,達到剪切的目的;這種結構因為一個刀片固定,導致修剪效率低下,同時兩個刀片的壽命不一致,導致修枝機整體的使用效率不高;隨著人們對植被生態以及城市園林的意識與要求日益增強,對修剪的效率也亟需提升,為提高效率常用的方式即改變刀齒結構,例如中國專利文獻CN205266395U所公開的一種修枝機的刀片結構,其將刀片鈍齒修改為從其根部到外端呈寬度遞減的階梯狀,以及中國專利文獻CN202998898U所公開的修枝機刀片,皆是對鈍齒形狀進行改變,這種改進雖然一定程度提升了修剪效率,但增加了刀片的制造難度。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能夠提高修枝機的修剪效率,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修枝機刀片連接結構,其目的在于提高修枝機修剪效率。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修枝機刀片連接結構,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第一刀片包括第一刀體和設置在尾部的第一連接部,第一連接部內設置有第一通孔,第二刀片包括第二刀體和設置在尾部的第二連接部,第二連接部設置有第二通孔;還包括轉軸和自下而上依次設置有基礎盤、第一驅動盤、隔板盤、第二驅動盤和驅動輪,其中第一驅動盤卡合在第一通孔內,第二驅動盤卡合在第二通孔內;還包括刀架蓋板,刀架蓋板與第一刀體和第二刀體連接。本申請所涉及的修枝機刀片連接結構,其轉動通過外力驅動,外力帶動驅動輪轉動,驅動輪可選擇齒盤結構,齒盤中部設置有第一軸孔,第一軸孔周圍按照90°間隔均勻布置有四個驅動輪連接孔,第二驅動盤卡合在第二通孔內,第二驅動盤上設置有第二軸孔,第二軸孔周圍按照90°間隔布置有三個連接孔,且該三個連接孔與前述三個驅動輪連接孔相對應;隔板盤位于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之間,隔板盤為圓板狀結構,其外圓直徑與齒盤的齒頂圓直徑相匹配,在隔板盤中部也設置有第三軸孔,第三軸孔周圍也設置有四個通孔,四個通孔的位置與四個驅動輪連接孔的位置相對應;第一驅動盤卡合在第一通孔內,第一驅動盤上設置有第四軸孔,第四軸孔周圍按照90°間隔布置有三個連接孔,且該三個連接孔與三個驅動輪連接孔相對應;基礎盤也為圓板狀結構,其外圓直徑與齒盤的齒頂圓直徑相匹配,在基礎盤中部也設置有第五軸孔,第五軸孔周圍也設置有四個通孔,四個通孔的位置與四個驅動輪連接孔的位置相對應;通過螺栓組件穿過基礎盤通孔、第一驅動盤通孔、隔板盤通孔、第二驅動盤通孔和驅動輪通孔,同時第一刀片位于驅動輪和隔板盤之間,第二刀片位于隔板盤和基礎盤之間,如此將上述部件連接;其中轉軸穿過第五軸孔、第四軸孔、第三軸孔、第二軸孔和第一軸孔,將其連接在一起。在具體實施中驅動輪可通過齒條或其它相嚙合的齒輪驅動,繞轉軸旋轉,如此帶動第一驅動盤在第一通孔內轉動,第二驅動盤在第二通孔內轉動,進而導致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前后移動,兩個刀片之間產生相對運動進而達到修剪枝葉的目的,本申請通過基礎盤、第一驅動盤、隔板盤、第二驅動盤和驅動輪的相互配合,讓兩個刀片產生相對運動,相對現有技術中的一個刀片固定,另外一個刀片移動的結構,提高了修剪效率,同時讓兩個刀片配合使用,兩個刀片的壽命可保持一致,進而提高了修枝機的使用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種修枝機刀片連接結構第一視角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另一實施例第一刀片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另一實施例第二刀片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另一實施例刀片連接結構局部示意圖;圖中:1第一刀片、101第一刀體、102第一連接部、103第一通孔、104第一連接孔、2第二刀片、201第二刀體、202第二連接部、203第二通孔、204第二連接孔、3基礎盤、4第一驅動盤、5隔板盤、6第二驅動盤、7驅動輪、8刀架蓋板、801底板、901連接螺栓、902連接套。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申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本技術在具體使用中,如圖1所示,一種修枝機刀片連接結構,包括第一刀片1和第二刀片2,第一刀片1包括第一刀體101和設置在尾部的第一連接部102,第一連接部102內設置有第一通孔103,第二刀片2包括第二刀體201和設置在尾部的第二連接部202,第二連接部202設置有第二通孔203;還包括轉軸和自下而上依次貫穿有基礎盤3、第一驅動盤4、隔板盤5、第二驅動盤6和驅動輪7,其中第一驅動盤4卡合在第一通孔103內,第二驅動盤6卡合在第二通孔203內;還包括刀架蓋板8,刀架蓋板8與第一刀體101和第二刀體201連接。本申請在具體實施中驅動輪7可通過齒條或其它相嚙合的齒輪驅動,繞轉軸旋轉,如此帶動第一驅動盤4在第一通孔103內轉動,第二驅動盤6在第二通孔203內轉動,進而導致第一刀片1和第二刀片2前后移動,兩個刀片之間產生相對運動進而達到修剪枝葉的目的,本申請通過基礎盤3、第一驅動盤4、隔板盤5、第二驅動盤6和驅動輪7的相互配合,讓兩個刀片產生相對運動,相對現有技術中的一個刀片固定,另外一個刀片移動的結構,提高了修剪效率,同時讓兩個刀片配合使用,兩個刀片的壽命可保持一致,進而提高了修枝機的使用效率。進一步地,本申請中刀架蓋板8上還設置有照明裝置,所述照明裝置包括燈帶,例如型號ZM-001的36V雙排LED燈,通過粘接在刀架蓋板8上,并且燈帶與修枝機上的蓄電池和控制裝置連接,由蓄電池對其提供電源,通過在刀架上設置照明裝置,能夠應該與光線不足的環境中進行修剪枝葉,提高了修枝機的應用范圍,并且在本申請中將照明裝置沿刀架蓋板8設置,不僅沒有對現有修枝動作帶來不利影響,同時提高了光照的均勻度,并且將其設置在刀架蓋板8上還能提高修枝機的整體美觀性能。進一步地,本申請中刀架蓋板8上還設置有吹風裝置,所述吹風裝置包括相互連接的微型氣泵和氣管,例如可選擇型號為D15S的微型氣泵及型號亞德客PU氣管,同時在氣管上均勻設置5個或5個以上的孔,微型氣泵與氣管的相互連接方式及兩者與刀架蓋板8的連接方式可采用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手段,例如可選擇粘接或卡扣連接等,其不是本申請的保護重點,故不進行詳細描述,在本申請中微型氣泵與蓄電池和控制裝置電連接,通過蓄電池為微型氣泵提供動力,同時設置吹風裝置,讓修枝的過程中同時可以清掃修剪后灌木上殘留的枝葉,能夠即時判定修剪后的灌木形狀,對修剪過多或者修剪不足的地方可以即時再次修整,提高修剪效率。在本申請的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刀片1、第二刀片2和刀架蓋板通過螺栓機構連接;如圖4所示,其中刀架蓋板包括槽鋼,槽鋼的開口朝下,其開口與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相對應,在槽鋼的開口處還連接有底板801,兩者通過焊接連接;在本申請中第一刀片1的第一刀體101上設置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第一連接孔104,同樣,在第二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修枝機刀片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刀片(1)和第二刀片(2),第一刀片(1)包括第一刀體(101)和設置在尾部的第一連接部(102),第一連接部(102)內設置有第一通孔(103),第二刀片(2)包括第二刀體(201)和設置在尾部的第二連接部(202),第二連接部(202)設置有第二通孔(203);還包括轉軸和自下而上依次貫穿有基礎盤(3)、第一驅動盤(4)、隔板盤(5)、第二驅動盤(6)和驅動輪(7),其中第一驅動盤(4)卡合在第一通孔(103)內,第二驅動盤(6)卡合在第二通孔(203)內;還包括刀架蓋板(8),刀架蓋板(8)與第一刀體(101)和第二刀體(201)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修枝機刀片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刀片(1)和第二刀片(2),第一刀片(1)包括第一刀體(101)和設置在尾部的第一連接部(102),第一連接部(102)內設置有第一通孔(103),第二刀片(2)包括第二刀體(201)和設置在尾部的第二連接部(202),第二連接部(202)設置有第二通孔(203);還包括轉軸和自下而上依次貫穿有基礎盤(3)、第一驅動盤(4)、隔板盤(5)、第二驅動盤(6)和驅動輪(7),其中第一驅動盤(4)卡合在第一通孔(103)內,第二驅動盤(6)卡合在第二通孔(203)內;還包括刀架蓋板(8),刀架蓋板(8)與第一刀體(101)和第二刀體(201)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機刀片連接結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熊曉華,宋軍,樊懷斌,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大江動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50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