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該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包括裝配連接的中模板和邊模板,中模板有一側設置有凸條,且另外三側形成凹槽,凸條的側端貼設有密封條;邊模板的周側有一側或者任意相鄰的兩側設置有斜條,且其余側向開設插槽,凸條卡接于插槽內,密封條位于凸條和插槽之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通過在中模板的周側設置凸條和凹槽,多個中模板任意組裝,凸條與凹槽、凸條與插槽的卡接以及斜條的相互貼合,防止了模板之間連接處、以及陰陽角處的泄漏現象,提高了清水混凝土澆筑成型的品質。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
本技術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種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
技術介紹
目前,我國清水混凝土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大量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應運而生,清水混凝土建筑采用模板澆筑成型,在施工過程中要求不做裝飾工作,因此對一次澆筑效果的要求較高。相關技術中,普通木模板、鋁模、鋼模等各種模板的實際澆筑質量均難以避免澆筑的質量通病,尤其是模板接縫處、陰陽角處的漏漿問題,嚴重影響清水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實施例期望提供一種可解決清水混凝土澆筑時接縫處及陰陽角處的漏漿問題的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包括裝配連接的中模板和邊模板,所述中模板的周側中有一側設置有向外凸伸的凸條,且另外三側向內形成相互連通的凹槽,所述凸條的側端貼設有密封條,所述密封條的寬度大于所述凸條的厚度;所述邊模板的周側有一側或者任意相鄰的兩側設置有斜條,且其余側向分別開設插槽,所述凸條卡接于所述插槽內,卡接時,所述密封條位于所述凸條和所述插槽之間。優選的,所述凸條和所述凹槽沿所述中模板的厚度的方向設于其中間位置。優選的,所述凸條和所述凹槽的厚度為所述中模板的厚度的三分之一。優選的,所述凸條的伸出的長度分別等于所述凹槽和所述插槽的開設深度。優選的,所述斜條的傾斜角度為45°。優選的,所述斜條自所述邊模板的周側向外延伸而成。優選的,所述中模板和所述邊模板的厚度相同且均為16-20mm。優選的,所述密封條為海綿密封條。優選的,所述邊模板和所述中模板的上下表層附設有一層防腐膜。優選的,所述防腐膜為防腐漆。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通過在中模板的周側設置凸條和凹槽,可以多個所述中模板任意組裝,所述凸條與邊模板的插槽卡接、凸條與凹槽的卡接以及斜條之間的相互組合,組裝結構靈活,有效的防止了模板之間連接處、以及陰陽角處的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泄漏現象,有效的提高了清水混凝土的澆筑成型的品質,也提高了外觀美觀度。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提供的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的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的外模板與外模板的裝配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為本技術提供的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的結構示意圖。該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100包括裝配連接的中模板1和邊模板3,多個所述中模板1裝配連接于一起,平鋪形成需要的面積,同時所述邊模板3平鋪組裝于所述中模板1的外緣,周邊固定所述邊模板,可以形成由所述中模板1和所述邊模板3組成的立體形狀,清水混凝土澆筑在立體形狀內形成需要的清水混凝土結構形狀。所述中模板1的周側中有一側設置有向外凸伸的凸條5,且另外三側向內形成相互連通的凹槽7,多個所述中模板1組裝于一起時,一個所述中模板1的凸條5組裝于另一個所述中模板1的所述凹槽7內,所述凸條5和所述凹槽7的卡接,有效的防止了混凝土的泄漏,同時,多個所述中模板1任意組裝,可以靈活的擴大和縮小需要的組裝面積。所述凸條5的側端貼設有密封條8,所述密封條8的寬度大于所述凸條5的厚度,即所述密封條8的上下邊界分別伸出于所述凸條5的上下表面,具體的,所述密封條8伸出的部分的高度等于所述凸條5往外延伸的距離長度。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密封條8為海綿密封條。具體的,所述凸條5的伸出的長度等于所述凹槽7的開設深度,這樣使得所述凸條5可以很好的卡接在所述凹槽7內。具體的,所述凸條5和所述凹槽7沿所述中模板1的厚度的方向設于其中間位置。具體的,所述凸條5和所述凹槽7的厚度為所述中模板1的總體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邊模板3的周側有一側或者任意相鄰的兩側設置有斜條9,且其余側向開設插槽10,所述凸條5卡接所述插槽10內,即所述中模板1與中模板1連接時,凸條5與凹槽7卡接,所述中模板1和所述邊模板3連接時,所述凸條5與所述插槽10卡接。請參閱圖2,為圖1所示的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的外模板與外模板的裝配示意圖,需要說明的是,外模板3與外模板3組裝連接時,垂直設置,形成立體結構,這樣,木模板的邊界之間形成陰陽角,兩個所述斜條貼合可以有效的防止陰陽角處混凝土的泄漏,有效的提高了澆筑品質和外觀上的美感。所述凸條5的伸出長度等于所述插槽10的開設深度。卡接時,所述密封條8位于所述凸條5和所述插槽10之間形成過盈配合,以提高所述中模板1和所述邊模板3之間的連接密封效果,進一步防止混凝土漏漿的問題。所述斜條9是自所述邊模板3的周側向外延伸而成的倒角。所述斜條9的傾斜角度為45°,所述斜條9的形成可以在澆筑的過程中起導向的作用,使混凝土更好的流向所述中模板1和所述邊模板3形成的立體空間內。所述中模板1和所述邊模板3的厚度相同,且均為16-20mm,即所述中模板1和所述邊模板3的厚度可以為16mm、17mm、18mm、19mm或者20mm,優選的,所述中模板1和所述邊模板3的厚度為18mm。所述邊模板3和所述中模板1的上下表層附設有一層防腐膜,所述防腐膜為一層由防腐漆形成的膜層,防腐漆可以有效的提高所述邊模板3和所述中模板1的使用壽命。本技術提供的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通過在中模板的周側設置凸條和凹槽,可以多個所述中模板任意組裝,所述凸條與邊模板的插槽卡接、凸條與凹槽的卡接以及斜條之間的相互組合,組裝結構靈活,有效的防止了模板之間連接處、以及陰陽角處的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泄漏現象,有效的提高了清水混凝土的澆筑成型的品質,也提高了外觀美觀度。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裝配連接的中模板和邊模板,所述中模板的周側中有一側設置有向外凸伸的凸條,且另外三側向內形成相互連通的凹槽,所述凸條的側端貼設有密封條,所述密封條的寬度大于所述凸條的厚度;所述邊模板的周側有一側或者任意相鄰的兩側設置有斜條,且其余側向分別開設插槽,所述凸條卡接于所述插槽內,卡接時,所述密封條位于所述凸條和所述插槽之間。/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裝配連接的中模板和邊模板,所述中模板的周側中有一側設置有向外凸伸的凸條,且另外三側向內形成相互連通的凹槽,所述凸條的側端貼設有密封條,所述密封條的寬度大于所述凸條的厚度;所述邊模板的周側有一側或者任意相鄰的兩側設置有斜條,且其余側向分別開設插槽,所述凸條卡接于所述插槽內,卡接時,所述密封條位于所述凸條和所述插槽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條和所述凹槽沿所述中模板的厚度方向設于其中間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條和所述凹槽的厚度分別為所述中模板的厚度的三分之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水混凝土墻、梁、柱用的接榫式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條的伸出的長度分別等于所述凹槽和所述插...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冬熠,崔加文,李桐,崔琛,
申請(專利權)人:中建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