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幾字形卸荷工具
本技術屬于建筑施工鋼結構工程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幾字形卸荷工具。
技術介紹
在鋼結構安裝施工過程中,為保證局部結構的穩定性,常采用臨時支撐輔助安裝,當整體主結構安裝完成后,進行臨時支撐的卸荷。當設計的雙肢格構式鋼柱的柱腳為單肢,并且鋼柱截面為H型鋼的前提下(圖1),在屋架安裝時,為保證安裝的整體穩定性,常常采用將懸空的單肢鋼柱直接焊接型鋼進行臨時加固,待屋架及聯系梁安裝完成后,利用火焰切割輔助的臨時支撐。此方法存在兩點不足之處:一是火焰切割不僅易損傷鋼柱母材,并且切割層次不齊,需打磨補焊,影響構件外觀,耗工耗時;二是采用此方法同時卸荷大量的鋼柱,不宜保證鋼結構主體的穩定性,卸荷的過程不易控制,無法做到均勻同步,若操作不當,會引起上部桁架扭曲,甚至引起主體結構坍塌,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幾字形卸荷工具。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概述如下:一種幾字形卸荷工具,包括上翼緣板1、中翼緣板7、左下翼緣板8和右下翼緣板9,在上翼緣板1的下表面沿上翼緣板1的長的正中部設置有與上翼緣板1等長且垂直的上腹板2;中翼緣板7的長度長于上翼緣板1,中翼緣板7長的中部與上腹板2的下端固定連接;中翼緣板7的兩端的下表面分別與左下腹板10的上端、右下腹板11的上端固定連接,左下翼緣板8的中部與左下腹板10的下端固定連接;右下翼緣板9的中部與右下腹板11的下端固定連接;在上腹板2的前、后兩側分別設置有偶數個左右對稱、與上腹板垂直的上加勁肋3;在左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幾字形卸荷工具,其特征是包括上翼緣板(1)、中翼緣板(7)、左下翼緣板(8)和右下翼緣板(9),在上翼緣板(1)的下表面沿上翼緣板(1)的長的正中部設置有與上翼緣板(1)等長且垂直的上腹板(2);中翼緣板(7)的長度長于上翼緣板(1),中翼緣板(7)長的中部與上腹板(2)的下端固定連接;中翼緣板(7)的兩端的下表面分別與左下腹板(10)的上端、右下腹板(11)的上端固定連接,左下翼緣板(8)的中部與左下腹板(10)的下端固定連接;右下翼緣板(9)的中部與右下腹板(11)的下端固定連接;在上腹板(2)的前、后兩側分別設置有偶數個左右對稱、與上腹板垂直的上加勁肋(3);在左下腹板(10)的前、后兩側設置有與左下腹板垂直的左下加勁肋(12),左下加勁肋(12)的數量與1/2上加勁肋(3)的數量相等或多于1/2上加勁肋(3)的數量;與1/2上加勁肋(3)的數量相等的各個左下加勁肋(12)的設置位置與左部的上加勁肋(3)設置位置對應;在右下腹板(11)的前、后兩側設置有與右下腹板垂直的右下加勁肋(13),右下加勁肋(13)的數量與1/2上加勁肋(3)的數量相等或多于1/2上加勁肋(3)的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幾字形卸荷工具,其特征是包括上翼緣板(1)、中翼緣板(7)、左下翼緣板(8)和右下翼緣板(9),在上翼緣板(1)的下表面沿上翼緣板(1)的長的正中部設置有與上翼緣板(1)等長且垂直的上腹板(2);中翼緣板(7)的長度長于上翼緣板(1),中翼緣板(7)長的中部與上腹板(2)的下端固定連接;中翼緣板(7)的兩端的下表面分別與左下腹板(10)的上端、右下腹板(11)的上端固定連接,左下翼緣板(8)的中部與左下腹板(10)的下端固定連接;右下翼緣板(9)的中部與右下腹板(11)的下端固定連接;在上腹板(2)的前、后兩側分別設置有偶數個左右對稱、與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德波,王江柱,趙虎,張振宇,陳國忠,方凱,劉彤,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建工工程總承包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