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閥門連接裝置,涉及到閥門連接技術領域,包括第一連接有管,第一連接管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柱,支撐柱的內部設有旋轉柱,旋轉柱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固定頭,固定頭的外側套接有固定把,固定頭的表面螺紋連接有螺母,第一連接管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在控流球的內部開設有大過流孔和小過流孔,能夠準確的控制過流的大小,避免了因為過流過大造成的水源浪費和因過流過大造成的水管爆裂或過流過小供應不足的問題,通過第二連接管、第三連接管、內螺紋和密封圈之間的配合設置,可以讓連接管伸縮,避免了在使用時因為連接管不足造成的連接不上影響供水的問題。
A new valve connecting devic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新型閥門連接裝置
本技術涉及閥門連接
,特別涉及一種新型閥門連接裝置。
技術介紹
閥門是在流體系統中,用來控制流體的方向、壓力、流量的裝置,是使配管和設備內的介質(液體、氣體、粉末)流動或停止并能控制其流量的裝置,閥門是管路流體輸送系統中控制部件,用來改變通路斷面和介質流動方向,具有導流、截止、節流、止回、分流或溢流卸壓等功能,為了方便閥門連接設計出了閥門連接裝置。目前,市面上現有的閥門連接裝置連接裝置,連接管不能伸縮,在連接時會因為連接管長度不夠無法連接,現有的閥門連接裝置不能準確的改變過流的大小,可能因為過流過大造成水管爆裂。因此,專利技術一種新型閥門連接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閥門連接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現有的閥門連接裝置連接管不能伸縮和不能準確的控制過流的大小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閥門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管,所述第一連接管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內部設有旋轉柱,所述旋轉柱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固定頭,所述固定頭的外側套接有固定把,所述固定頭的表面螺紋連接有螺母,所述第一連接管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管,所述第二連接管的內部活動連接有第三連接管,所述支撐柱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刻度板,所述刻度板的邊緣處開設有卡槽;所述支撐柱的內部開設有旋轉槽,所述第一連接管的背部開設有活動槽,所述活動槽的內部活動連接有控流球,所述控流球的中部開設有大過流孔和小過流孔,所述活動槽的內壁兩側均開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呈對稱排列,所述控流球的上端固定連接有連接柱,所述連接柱的頂端與旋轉柱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把的中部通過銷軸固定連接有活動把,所述活動把的一側中部開設有第一彈簧槽,所述固定把的一側開設有第二彈簧槽,所述第二彈簧槽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與第一彈簧槽固定連接,所述活動把的另一側中部固定連接有卡扣,所述卡扣與卡槽活動連接。可選的,所述固定頭呈矩形,所述固定頭與固定把相適配,所述固定頭與螺母相適配。可選的,所述刻度板呈扇形,所述卡槽有三個,三個所述卡槽呈等間距排列。可選的,所述所述大過流孔和小過流孔呈十字型相交,所述大過流孔和小過流孔的直徑均小于連接孔的直徑。可選的,所述連接柱呈錐型,所述旋轉柱通過旋轉槽與支撐柱活動連接。可選的,所述第三連接管的另一端底部固定連接有密封圈,所述第三連接管與第二連接管相適配。可選的,所述第三連接管的一端內部固定連接有內螺紋,所述第三連接管的另一端外側固定連接有限位柱。本技術的技術效果和優點:1、本技術通過在控流球的內部開設有大過流孔和小過流孔,能夠準確的控制過流的大小,避免了因為過流過大造成的水源浪費和因過流過大造成的水管爆裂或過流過小供應不足的問題。2、本技術通過第二連接管、第三連接管、內螺紋和密封圈之間的配合設置,可以讓連接管伸縮,避免了在使用時因為連接管不足造成的連接不上影響供水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的主視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結構的側視剖面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結構的俯視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圖2中A處結構的放大示意圖。圖中:1、第一連接管;2、支撐柱;3、旋轉柱;4、固定把;5、螺母;6、固定頭;7、第二連接管;8、第三連接管;9、活動槽;10、卡槽;11、連接柱;12、卡扣;13、旋轉槽;14、連接孔;15、密封圈;16、內螺紋;17、刻度板;18、活動把;19、大過流孔;20、小過流孔;21、控流球;22、第一彈簧槽;23、第二彈簧槽;24、彈簧。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技術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本技術提供了如圖1-4所示的一種新型閥門連接裝置,由圖1和3所示,包括第一連接管1,第一連接管1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柱2,支撐柱2的內部設有旋轉柱3,旋轉柱3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固定頭6,固定頭6呈矩形,固定頭6與固定把4相適配,固定頭6與螺母5相適配,固定頭6的外側套接有固定把4,固定頭6的表面螺紋連接有螺母5,第一連接管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管7,第二連接管7的內部活動連接有第三連接管8,第三連接管8的另一端底部固定連接有密封圈15,第三連接管8與第二連接管7相適配,第三連接管8的一端內部固定連接有內螺紋16,第三連接管8的另一端外側固定連接有限位柱,通過第二連接管7、第三連接管8、內螺紋16和密封圈15之間的配合設置,可以讓連接管伸縮,避免了在使用時因為連接管不足造成的連接不上影響供水的問題,支撐柱2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刻度板17,刻度板17呈扇形,刻度板17的邊緣處開設有卡槽10,卡槽10有三個,三個卡槽10呈等間距排列;由圖2和4所示,支撐柱2的內部開設有旋轉槽13,第一連接管1的背部開設有活動槽9,活動槽9的內部活動連接有控流球21,控流球21的中部開設有大過流孔19和小過流孔20,大過流孔19和小過流孔20呈十字型相交,大過流孔19和小過流孔20的直徑均小于連接孔14的直徑,活動槽9的內壁兩側均開設有連接孔14,連接孔14呈對稱排列,控流球21的上端固定連接有連接柱11,連接柱11呈錐型,旋轉柱3通過旋轉槽13與支撐柱2活動連接,連接柱11的頂端與旋轉柱3固定連接,固定把4的中部通過銷軸固定連接有活動把18,活動把18的一側中部開設有第一彈簧槽22,固定把4的一側開設有第二彈簧槽23,第二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新型閥門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管(1)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柱(2),所述支撐柱(2)的內部設有旋轉柱(3),所述旋轉柱(3)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固定頭(6),所述固定頭(6)的外側套接有固定把(4),所述固定頭(6)的表面螺紋連接有螺母(5),所述第一連接管(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管(7),所述第二連接管(7)的內部活動連接有第三連接管(8),所述支撐柱(2)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刻度板(17),所述刻度板(17)的邊緣處開設有卡槽(10);/n所述支撐柱(2)的內部開設有旋轉槽(13),所述第一連接管(1)的背部開設有活動槽(9),所述活動槽(9)的內部活動連接有控流球(21),所述控流球(21)的中部開設有大過流孔(19)和小過流孔(20),所述活動槽(9)的內壁兩側均開設有連接孔(14),所述連接孔(14)呈對稱排列,所述控流球(21)的上端固定連接有連接柱(11),所述連接柱(11)的頂端與旋轉柱(3)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把(4)的中部通過銷軸固定連接有活動把(18),所述活動把(18)的一側中部開設有第一彈簧槽(22),所述固定把(4)的一側開設有第二彈簧槽(23),所述第二彈簧槽(23)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彈簧(24),所述彈簧(24)的一端與第一彈簧槽(22)固定連接,所述活動把(18)的另一側中部固定連接有卡扣(12),所述卡扣(12)與卡槽(10)活動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閥門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管(1)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柱(2),所述支撐柱(2)的內部設有旋轉柱(3),所述旋轉柱(3)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固定頭(6),所述固定頭(6)的外側套接有固定把(4),所述固定頭(6)的表面螺紋連接有螺母(5),所述第一連接管(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管(7),所述第二連接管(7)的內部活動連接有第三連接管(8),所述支撐柱(2)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刻度板(17),所述刻度板(17)的邊緣處開設有卡槽(10);
所述支撐柱(2)的內部開設有旋轉槽(13),所述第一連接管(1)的背部開設有活動槽(9),所述活動槽(9)的內部活動連接有控流球(21),所述控流球(21)的中部開設有大過流孔(19)和小過流孔(20),所述活動槽(9)的內壁兩側均開設有連接孔(14),所述連接孔(14)呈對稱排列,所述控流球(21)的上端固定連接有連接柱(11),所述連接柱(11)的頂端與旋轉柱(3)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把(4)的中部通過銷軸固定連接有活動把(18),所述活動把(18)的一側中部開設有第一彈簧槽(22),所述固定把(4)的一側開設有第二彈簧槽(23),所述第二彈簧槽(23)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彈簧(24),所述彈簧(24)的一端與第一彈簧槽(22)固定連接,所述活動把(18)的另一側中部固定連接有卡扣(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麗麗,
申請(專利權)人:大連國源熱能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