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門窗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PVC被動式門窗結構;包括三玻復合中空玻璃;所述三玻復合中空玻璃兩側對稱設置有塑料扇窗;所述塑料扇窗與三玻復合中空玻璃之間設置有玻璃墊板;所述玻璃墊板兩側覆有聚乙烯泡沫板;所述聚乙烯泡沫板一側與三玻復合中空玻璃面接觸;所述聚乙烯泡沫板另一側與塑料扇窗面接觸;所述塑料扇窗外部設置有塑料窗框。采用三玻復合中空玻璃、塑料扇窗和塑料窗框的組合結構,從而利用被動式門窗PVC塑料部分占主體,其低傳熱系數的材料特性,要滿足保溫性能的要求相對容易,整個新形式形成的結構很好的滿足了低能耗的要求,解決了現有的門窗無法滿足被動式建筑及低能耗建筑的保溫系數要求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PVC被動式門窗結構
本技術涉及門窗
,尤其涉及一種PVC被動式門窗結構。
技術介紹
塑料門窗是以聚氯乙烯(UPVC)樹脂為主要原料,加上一定比例的穩定劑、著色劑、紫外線吸收劑等,經擠出成型,然后通過切割、焊接或螺接的方式制作成的門窗。據有關數據顯示,生產一噸鋁材是生產一噸PVC型材8倍左右,生產環境相對節能;PVC材料傳熱系數K=0.14W/m2.K,約為鋁材(K=160W/m2.K)傳熱系數的1/1143,塑鋼材料在建筑門窗應用領域的節能效果更為優越,在同等節能指標的條件下,加工成門窗后框架材料成本綜合優勢明顯。但是,隨著國家住建部下發《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技術導則》、河北住建廳發布《被動式低能耗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陸續實施,國家對建筑外墻上門、窗的低能耗性(近零能耗)提出了最高的要求,整窗保溫系數K值≤0.8w/㎡·k,滿足被動式建筑及低能耗建筑要求。而由于目前市場上傳統的塑窗、鋁合金窗、鋁包木窗等等結構形式的窗體,無法滿足國家被動房的保溫系數要求。市場需求迫切需要一種即要保證門窗基本的節能指標要求的同時,還要滿足被動房要求的建筑門窗產品或技術,來同時實現。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不足,提供了一種PVC被動式門窗結構,采用三玻復合中空玻璃、塑料扇窗和塑料窗框的組合結構,從而利用被動式門窗PVC塑料部分占主體,因其低傳熱系數的材料特性,要滿足保溫性能的要求相對容易,整個新形式形成的結構很好的滿足了低能耗的要求,解決了現有的門窗無法滿足被動式建筑及低能耗建筑的保溫系數要求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三玻復合中空玻璃;所述三玻復合中空玻璃兩側對稱設置有塑料扇窗;所述塑料扇窗與三玻復合中空玻璃之間設置有玻璃墊板;所述玻璃墊板兩側覆有聚乙烯泡沫板;所述聚乙烯泡沫板一側與三玻復合中空玻璃面接觸;所述聚乙烯泡沫板另一側與塑料扇窗面接觸;所述塑料扇窗外部設置有塑料窗框。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三玻復合中空玻璃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膠條;所述第一膠條一側與三玻復合中空玻璃面接觸;所述第一膠條另一側與塑料扇窗卡接。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塑料扇窗內部設置有U型鋼襯;所述U型鋼襯內部填充有聚氨酯發泡。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塑料窗框內部設置有方型鋼襯;所述方型鋼襯內部填充有聚氨酯發泡。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塑料窗框一端設置有第二膠條;所述第二膠條一側與塑料扇窗卡接;所述第二膠條另一側與塑料窗框面接觸。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塑料窗框另一端設置有第三膠條;所述第三膠條一側與塑料窗框卡接;所述第三膠條另一側與塑料扇窗面接觸。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塑料窗框內部置有第四膠條;所述第四膠條一側與塑料窗框卡接;所述第四膠條另一側與塑料扇窗面接觸。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1、通過采用PVC塑材制作的塑料扇窗和塑料窗框,由于此種PVC塑材具有8腔室的結構,從能能夠令保溫系數k<1.0w/㎡·k;2、通過采用三玻復合中空玻璃,由于三玻復合中空玻璃玻璃是由三層玻璃共同形成的復合玻璃,此復合玻璃的保溫系數k<0.68w/㎡·k;3、通過采用聚氨酯發泡,由于此種聚氨酯材料屬于高保溫材料,對于整窗能耗的減少起到關鍵性作用,在所有的玻璃縫隙內填充聚乙烯泡沫板,此種泡沫板有預膨脹功能,能把玻璃與框體之間的縫隙填滿,阻止空氣的流動,減少能量的損失;4、通過采用第一膠條、第二膠條、第三膠條和第四膠條,從而保證了窗體的密封性能。附圖說明圖1為一種PVC被動式門窗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三玻復合中空玻璃;2、塑料扇窗;3、玻璃墊板;4、聚乙烯泡沫板;5、塑料窗框;101、第一膠條;102、聚氨酯發泡;201、U型鋼襯;301、方型鋼襯;501、第二膠條;502、第三膠條;503、第四膠條。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并參照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術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術的概念。具體實施方式:結合圖1所示,包括三玻復合中空玻璃1;所述三玻復合中空玻璃1兩側對稱設置有塑料扇窗2;所述塑料扇窗2與三玻復合中空玻璃1之間設置有玻璃墊板3;所述玻璃墊板3兩側覆有聚乙烯泡沫板4;所述聚乙烯泡沫板4一側與三玻復合中空玻璃1面接觸;所述聚乙烯泡沫板4另一側與塑料扇窗2面接觸;所述塑料扇窗2外部設置有塑料窗框5;所述三玻復合中空玻璃1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膠條101;所述第一膠條101一側與三玻復合中空玻璃1面接觸;所述第一膠條101另一側與塑料扇窗2卡接;所述塑料扇窗2內部設置有U型鋼襯201;所述U型鋼襯201內部填充有聚氨酯發泡102;所述塑料窗框5內部設置有方型鋼襯301;所述方型鋼襯301內部填充有聚氨酯發泡102;所述塑料窗框5一端設置有第二膠條501;所述第二膠條501一側與塑料扇窗2卡接;所述第二膠條501另一側與塑料窗框5面接觸;所述塑料窗框5另一端設置有第三膠條502;所述第三膠條502一側與塑料窗框5卡接;所述第三膠條502另一側與塑料扇窗2面接觸;所述塑料窗框5內部置有第四膠條503;所述第四膠條503一側與塑料窗框5卡接;所述第四膠條503另一側與塑料扇窗2面接觸。使用時,如圖1所示,使用者在使用本技術所制造的被動式門窗,通過選用三玻復合中空玻璃1,利用其自身的保溫系數較低的特點,并且在三玻復合中空玻璃1進一步配置用PVC塑材制作的塑料扇窗2和塑料窗框5,通過利用此種PVC塑材本身具有八腔室結構,且此種PVC塑材本身保溫系數也較低,在進一步在塑料扇窗2內部設置有U型鋼襯201,塑料窗框5內部設置有方型鋼襯301,從而保證被動式門窗的整體強度,從而提升被動式門窗的氣密性、水密性以及抗風壓性,并且還在U型鋼襯201以及方型鋼襯301內部填充有聚氨酯發泡102,由于此種聚氨酯材料屬于高保溫材料,對于整窗能耗的減少起到關鍵性作用,在所有的玻璃縫隙內填充聚乙烯泡沫板4,此種泡沫板有預膨脹功能,能把玻璃與框體之間的縫隙填滿,阻止空氣的流動,減少能量的損失,并且還設置了第一膠條101、第二膠條501、第三膠條502和第四膠條503的組合密封結構,從而保證被動式門窗的密封性能,通過上述多種材質以及結構的組合,從而能夠令此款被動式門窗的保溫性能K值≤0.8w/㎡·k。應當理解的是,本技術的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僅用于示例性說明或解釋本技術的原理,而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因此,在不偏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此外,本技術所附權利要求旨在涵蓋落入所附權利要求范圍和邊界、或者這種范圍和邊界的等同形式內的全部變化和修改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PVC被動式門窗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玻復合中空玻璃(1);所述三玻復合中空玻璃(1)兩側對稱設置有塑料扇窗(2);所述塑料扇窗(2)與三玻復合中空玻璃(1)之間設置有玻璃墊板(3);所述玻璃墊板(3)兩側覆有聚乙烯泡沫板(4);所述聚乙烯泡沫板(4)一側與三玻復合中空玻璃(1)面接觸;所述聚乙烯泡沫板(4)另一側與塑料扇窗(2)面接觸;所述塑料扇窗(2)外部設置有塑料窗框(5)。/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PVC被動式門窗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玻復合中空玻璃(1);所述三玻復合中空玻璃(1)兩側對稱設置有塑料扇窗(2);所述塑料扇窗(2)與三玻復合中空玻璃(1)之間設置有玻璃墊板(3);所述玻璃墊板(3)兩側覆有聚乙烯泡沫板(4);所述聚乙烯泡沫板(4)一側與三玻復合中空玻璃(1)面接觸;所述聚乙烯泡沫板(4)另一側與塑料扇窗(2)面接觸;所述塑料扇窗(2)外部設置有塑料窗框(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PVC被動式門窗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玻復合中空玻璃(1)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膠條(101);所述第一膠條(101)一側與三玻復合中空玻璃(1)面接觸;所述第一膠條(101)另一側與塑料扇窗(2)卡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PVC被動式門窗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扇窗(2)內部設置有U型鋼襯(201);所述U型鋼襯(201)內部填充有聚氨酯發泡(102)。
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迪,董慶國,錢嬌嬌,張瀾之,
申請(專利權)人:廊坊市創元門窗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