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瀝青攪拌站瀝青煙氣處理系統,包括殼體以及在殼體內依次密閉連通設置的冷凝器組件、第一級活性炭吸附組件、UV光解組件、第二級活性炭吸附組件,還包括煙氣收集管道和風機,所述煙氣收集管道的出氣端連通所述冷凝器組件的進氣端,所述風機的進風端連接所述第二級活性炭吸附組件的出氣端;所述冷凝器組件的底部設置有接油盤,所述接油盤上設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貫穿所述冷凝器組件的底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瀝青油,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在較低溫度下處理掉瀝青煙氣中的絕大多數有害成分,使排放的氣體符合環保的排放標準,同時避免了煙氣燃燒產生過高的溫度減短設備的使用壽命。的使用壽命。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瀝青攪拌站瀝青煙氣處理系統
[0001]本技術涉及廢氣處理
,具體涉及一種瀝青攪拌站瀝青煙氣處理系統。
技術介紹
[0002]隨著交通道路的日益發展,對瀝青混合料路面鋪設需求不斷增加:瀝青攪拌站是生產瀝青混合料的成套設備,瀝青罐在儲存加熱與主樓攪拌放料時,不斷有瀝青煙氣產生;瀝青煙中含有多種有機物,如苯并芘、苯并蔥、咔唑等多種多環芳烴類物質,且大多是致癌或強致癌物質,對人傷害較大:隨著國家對環境標準要求不斷的提高,并出臺了更加嚴苛的驗收標準,因此采取必要的技術手段降低或減少瀝青混合料生產過程中的瀝青煙和粉塵,并使其達到大氣標準和健康需求是當前瀝青攪拌設備首要面對的課題。傳統的瀝青煙氣處理設備通過對瀝青煙氣進行燃燒、過濾再排放,排出的廢氣溫度高,長期高溫對后續的過濾設備使用壽命造成影響,并且瀝青煙氣不可再利用,造成資源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瀝青攪拌站瀝青煙氣處理系統,其能循環回收瀝青油,節約了資源;在較低溫度下對瀝青煙氣進行分解與吸附,有效處理掉瀝青煙氣中的絕大多數有害成分,使排放的氣體符合環保的排放標準,同時避免了煙氣燃燒產生過高的溫度減短設備的使用壽命。
[0004]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瀝青攪拌站瀝青煙氣處理系統,包括殼體以及在殼體內依次密閉連通設置的冷凝器組件、第一級活性炭吸附組件、UV光解組件、第二級活性炭吸附組件,還包括煙氣收集管道和風機,所述煙氣收集管道的出氣端連通所述冷凝器組件的進氣端,所述風機的進風端連接所述第二級活性炭吸附組件的出氣端;所述冷凝器組件的底部設置有接油盤,所述接油盤上設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貫穿所述冷凝器組件的底部。
[0006]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技術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07]進一步,所述風機的出風端設有煙囪,所述煙囪豎向設置,所述煙囪的一端與所述風機的出風端密閉連接,所述煙囪的另一端開口。
[0008]進一步,所述煙氣收集管道至少為兩條,一條所述煙氣收集管道連通瀝青攪拌站主樓接料通道的煙氣,另一條所述煙氣收集管道連接瀝青攪拌站瀝青罐透氣口,且連接所述瀝青攪拌站瀝青罐透氣口的所述煙氣收集管道上設有氣閥。
[0009]進一步,所述煙氣收集管道與所述冷凝器組件之間還設有煙氣沉淀箱,所述煙氣沉淀箱的底部高于所述接油盤的頂部,且所述煙氣沉淀箱的底部向所述接油盤的頂部傾斜。
[0010]進一步,所述冷凝器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殼體內部的水冷冷凝器,所述水冷冷凝器包括連接管以及多個并排設置的冷凝水管,所述冷凝水管垂直煙氣流向設置,相鄰的所
述冷凝水管通過所述連接管進行密閉連接形成水路;所述水冷冷凝器上設有入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以及所述出水口貫穿所述殼體。
[0011]進一步,所述冷凝水管為翅片管。
[0012]進一步,所述水冷冷凝器至少為兩組,兩組所述水冷冷凝器沿煙氣流向依次排布。
[0013]進一步,所述第一級活性炭吸附組件以及所述第二級活性炭吸附組件分別包括橫向平行安裝在所述殼體內的多層活性炭濾網,相鄰所述活性炭濾網之間通過連接板密閉連接;所述第一級活性炭吸附組件以及所述第二級活性炭吸附組件的進氣端與出氣端分別與所述活性炭濾網的兩面連通。
[0014]進一步,所述UV光解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的多個UV燈管,多個所述UV燈管均勻排布。
[0015]進一步,所述處理系統還包括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用于分別控制所述冷凝器組件的水路循環、所述UV光解組件的通斷、所述風機運轉。
[0016]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的瀝青煙氣處理系統,其能通過冷凝回收瀝青煙氣中的部分瀝青油,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在較低溫度下通過紫外線對煙氣進行分解,以及在紫外線分解的前后工序進行兩重活性炭吸附,能處理掉瀝青煙氣中的絕大多數有害成分,使排放的氣體符合環保的排放標準,同時避免了煙氣燃燒產生過高的溫度減短設備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系統結構圖;
[0018]圖2為本技術冷凝器組件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的活性炭吸附組件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殼體,2、煙氣收集管道,201、氣閥,3、煙氣沉淀箱,4、冷凝器組件,401、接油盤,402、排油管,403、入水口,404、出水口,405、排油閥,406、冷凝水管,407、連接管,5、第一級活性炭吸附組件,501、活性炭濾網,502、連接板,6、UV光解組件,7、第二級活性炭吸附組件,8、風機,9、煙囪,10、引風罩,11、機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技術,并非用于限定本技術的范圍。
[0023]如圖1所示的一種瀝青攪拌站瀝青煙氣處理系統,包括殼體1以及在殼體1內依次密閉連通設置的冷凝器組件4、第一級活性炭吸附組件5、UV光解組件6、第二級活性炭吸附組件7,還包括煙氣收集管道2和風機8,所述煙氣收集管道2的出氣端連通所述冷凝器組件4的進氣端,所述風機8的進風端連接所述第二級活性炭吸附組件7的出氣端;由于第二級活性炭吸附組件7的出氣端與風機8的進風端的尺寸差異較大,在第二級活性炭吸附組件7的出氣端與風機8的進風端之間設置一個密閉的引風罩10進行過渡。所述冷凝器組件4的底部設置有接油盤401,所述接油盤401上設有排油管402,所述排油管402貫穿所述冷凝器組件4的底部。該設置用于將瀝青煙氣中冷凝后滴落的瀝青油進行收集,并通過排油管402排出設
備外進行回收利用,節約了資源。排油管402上還設有排油閥405,用于控制排油管402向處理系統外排出瀝青油。
[0024]風機8為煙氣收集管道2收集的瀝青煙氣提供吸力,以引導瀝青煙氣的流向;通過冷凝器組件4,將瀝青煙氣進行冷卻,氣體中的部分油性成分在溫度降低后冷凝滴落到底部的接油盤401內,通過排油管402排出進行回收再利用;冷卻后的瀝青煙氣經過第一級活性炭吸附組件5,可吸附大部分有害氣體,余下的不能被吸附的氣體再經過UV光解組件6,UV光解組件6利用紫外線分解原理,采用紫外線來激發氣體的氧化以及光輻射結合處理煙氣,具體的,高能紫外線光束照射有機廢氣,快速裂解廢氣的分子鍵,瞬間打開和改變其分子結構,產生一系列光解裂變反應,使有機廢氣降解轉變為低分子化學物,如二氧化碳和水分子等物質。經過UV光解組件6光解后的氣體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碳和水,可能還夾雜很少一部分有機廢氣。UV光解后的氣體再經過第二級活性炭吸附組件7進行再次吸附,基本上能將氣體中混雜的有機廢氣濾除掉,再次過濾的氣體能達到環保的排放標準,通過風機8的吸力排出處理系統,即完成瀝青煙氣的處理流程。
[0025]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技術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2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瀝青攪拌站瀝青煙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以及在殼體(1)內依次密閉連通設置的冷凝器組件(4)、第一級活性炭吸附組件(5)、UV光解組件(6)、第二級活性炭吸附組件(7),還包括煙氣收集管道(2)和風機(8),所述煙氣收集管道(2)的出氣端連通冷凝器組件(4)的進氣端,所述風機(8)的進風端連接所述第二級活性炭吸附組件(7)的出氣端;所述冷凝器組件(4)的底部設置有接油盤(401),所述接油盤(401)上設有排油管(402),所述排油管(402)貫穿所述冷凝器組件(4)的底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瀝青攪拌站瀝青煙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機(8)的出風端設有煙囪(9),所述煙囪(9)豎向設置,所述煙囪(9)的一端與所述風機(8)的出風端密閉連接,所述煙囪(9)的另一端開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瀝青攪拌站瀝青煙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煙氣收集管道(2)至少為兩條,一條所述煙氣收集管道(2)連通瀝青攪拌站主樓接料通道,另一條所述煙氣收集管道(2)連接瀝青攪拌站瀝青罐透氣口,且連接所述瀝青攪拌站瀝青罐透氣口的所述煙氣收集管道(2)上設有氣閥(20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瀝青攪拌站瀝青煙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煙氣收集管道(2)與所述冷凝器組件(4)之間還設有煙氣沉淀箱(3),所述煙氣沉淀箱(3)的底部高于所述接油盤(401)的頂部,且所述煙氣沉淀箱(3)的底部向所述接油盤(401)的頂部傾斜。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瀝青攪拌站瀝青煙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高華,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垚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