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水透氣服裝,具體涉及服裝設計技術領域,包括服裝本體,所述服裝本體包括前衣片,所述前衣片一側設置有后衣片,所述前衣片與后衣片兩側均設置有袖子,所述前衣片與后衣片頂部的連接處設置有領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有第一防水層、第一透氣層、第二防水層、第二透氣層,雙層的防水層和透氣層,可以使得服裝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透氣性,且將兩個防水層和透氣層相互交叉設置,可以避免兩個防水層或兩個透氣層相互疊加,從而使得服裝的防水性過強,從而降低了透氣性,或者是服裝的透氣性過強,從而降低了服裝的防水性,且第一防水層和第二防水層使不同的防水材料制成的,從而進一步提高服裝本體的防水性能。從而進一步提高服裝本體的防水性能。從而進一步提高服裝本體的防水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防水透氣服裝
[0001]本技術涉及服裝設計
,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涉及一種防水透氣服裝。
技術介紹
[0002]服裝,是衣服鞋包及裝飾品等的總稱,多指衣服。在國家標準中對服裝的定義為:縫制,穿于人體起保護和裝飾作用的產品,又稱衣服。
[0003]服裝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就已出現,當時古人將一些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穿在身上。人類最初的衣服多用獸皮,而裹身的最早“織物”是用麻和草等纖維制成。對現在社會來說,服裝已經是遮體、裝飾的生活必需品,不僅僅為穿,還是一個身份、一種生活態度、一個展示個人魅力的表現。
[0004]現有的服裝由于結構原因,防水性能和透氣性能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0005]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一種防水透氣服裝,通過設置有第一防水層、第一透氣層、第二防水層、第二透氣層,雙層的防水層和透氣層,可以使得服裝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透氣性,且將兩個防水層和透氣層相互交叉設置,可以避免兩個防水層或兩個透氣層相互疊加,從而使得服裝的防水性過強,從而降低了透氣性,或者是服裝的透氣性過強,從而降低了服裝的防水性,且第一防水層和第二防水層使不同的防水材料制成的,從而進一步提高服裝本體的防水性能,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防水透氣服裝,包括服裝本體,所述服裝本體包括前衣片,所述前衣片一側設置有后衣片,所述前衣片與后衣片兩側均設置有袖子,所述前衣片與后衣片頂部的連接處設置有領口;
[0007]所述服裝本體由外向內依次設置有第一防水層、第一透氣層、第二防水層、第二透氣層和里層內襯;
[0008]所述第一防水層由防水涂料制成,所述第二防水層包括聚氯乙烯層、三元乙丙橡膠層和聚異丁烯層,所述三元乙丙橡膠層設置在聚氯乙烯層和聚異丁烯層之間,所述聚氯乙烯層與第一透氣層相貼近,所述第一透氣層和第二透氣層均由蠶絲材料制成。
[0009]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前衣片與后衣片底部均設置有下擺,所述前衣片左側設置有口袋。
[0010]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前衣片一側均勻設置有若干紐扣,所述前衣片另一側均勻設置有若干扣眼,所述紐扣與扣眼相配合。
[0011]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水層、第一透氣層、第二防水層和第二透氣層的厚度均為0.5-0.8cm。
[0012]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前衣片與后衣片頂部設置有熒光層。
[0013]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袖子底部設置有袖口。
[0014]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前衣片與后衣片兩側連接處設置有成型條,所述
成型條由纖維材料制成。
[0015]本技術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0016]1、本技術通過設置有第一防水層、第一透氣層、第二防水層、第二透氣層,雙層的防水層和透氣層,可以使得服裝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透氣性,且將兩個防水層和透氣層相互交叉設置,可以避免兩個防水層或兩個透氣層相互疊加,從而使得服裝的防水性過強,從而降低了透氣性,或者是服裝的透氣性過強,從而降低了服裝的防水性,且第一防水層和第二防水層使不同的防水材料制成的,從而進一步提高服裝本體的防水性能,而兩個透氣層都是由蠶絲材料制成的,蠶絲不僅具有良好透氣的效果,穿著的舒適性也很好;
[0017]2、本技術通過設置有熒光層,可以使得在夜晚時,使用者更容易被遠處的人發現,從而降低夜晚行走時的危害,且熒光層設置在服裝上的肩膀處,肩膀處本身就是服裝在雨天容易受潮的地方,而熒光層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服裝的防護性能。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正視圖。
[0019]圖2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背面示意圖。
[0020]圖3為本技術的服裝本體結構剖視圖。
[0021]圖4為本技術的第二防水層結構剖視圖。
[0022]附圖標記為:1服裝本體、101第一防水層、102第一透氣層、103第二防水層、1031聚氯乙烯層、1032三元乙丙橡膠層、1033聚異丁烯層、104第二透氣層、105里層內襯、2前衣片、3后衣片、4袖子、5領口、6下擺、7口袋、8紐扣、9扣眼、10熒光層、11袖口、12成型條。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4]如圖1-4所示的一種防水透氣服裝,包括服裝本體1,所述服裝本體1包括前衣片2,所述前衣片2一側設置有后衣片3,所述前衣片2與后衣片3兩側均設置有袖子4,所述前衣片2與后衣片3頂部的連接處設置有領口5;
[0025]所述服裝本體1由外向內依次設置有第一防水層101、第一透氣層102、第二防水層103、第二透氣層104和里層內襯105;
[0026]所述第一防水層101由防水涂料制成,所述第二防水層103包括聚氯乙烯層1031、三元乙丙橡膠層1032和聚異丁烯層1033,所述三元乙丙橡膠層1032設置在聚氯乙烯層1031和聚異丁烯層1033之間,所述聚氯乙烯層1031與第一透氣層102相貼近,所述第一透氣層102和第二透氣層104均由蠶絲材料制成;
[0027]所述第一防水層101、第一透氣層102、第二防水層103和第二透氣層104的厚度均為0.5-0.8cm。
[0028]實施方式具體為:本技術在使用時,由于服裝本體1是由第一防水層101、第一
透氣層102、第二防水層103、第二透氣層104和里層內襯105組成的,雙層的防水層和透氣層,可以使得服裝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透氣性,且將兩個防水層和透氣層相互交叉設置,可以避免兩個防水層或兩個透氣層相互疊加,從而使得服裝的防水性過強,從而降低了透氣性,或者是服裝的透氣性過強,從而降低了服裝的防水性,且第一防水層101和第二防水層103使不同的防水材料制成的,從而進一步提高服裝本體1的防水性能,而兩個透氣層都是由蠶絲材料制成的,蠶絲不僅具有良好透氣的效果,穿著的舒適性也很好,從而可以有效提高使用者穿戴時的舒適性,該實施方式具體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服裝透氣性能和防水性能不好的問題。
[0029]如圖1-2所示的一種防水透氣服裝,所述前衣片2與后衣片3底部均設置有下擺6,所述前衣片2左側設置有口袋7;
[0030]所述前衣片2一側均勻設置有若干紐扣8,所述前衣片2另一側均勻設置有若干扣眼9,所述紐扣8與扣眼9相配合;
[0031]所述前衣片2與后衣片3頂部設置有熒光層10;
[0032]所述袖子4底部設置有袖口11;
[0033]所述前衣片2與后衣片3兩側連接處設置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水透氣服裝,包括服裝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裝本體(1)包括前衣片(2),所述前衣片(2)一側設置有后衣片(3),所述前衣片(2)與后衣片(3)兩側均設置有袖子(4),所述前衣片(2)與后衣片(3)頂部的連接處設置有領口(5);所述服裝本體(1)由外向內依次設置有第一防水層(101)、第一透氣層(102)、第二防水層(103)、第二透氣層(104)和里層內襯(105);所述第一防水層(101)由防水涂料制成,所述第二防水層(103)包括聚氯乙烯層(1031)、三元乙丙橡膠層(1032)和聚異丁烯層(1033),所述三元乙丙橡膠層(1032)設置在聚氯乙烯層(1031)和聚異丁烯層(1033)之間,所述聚氯乙烯層(1031)與第一透氣層(102)相貼近,所述第一透氣層(102)和第二透氣層(104)均由蠶絲材料制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水透氣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衣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文靜,
申請(專利權)人:楊文靜,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