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午睡枕,包括支撐板以及放置板,還包括鉸接塊,所述支撐板的一側設有第一鉸接件,所述放置板的一側設有第二鉸接件,所述第一鉸接件及第二鉸接件的兩端均與鉸接塊呈活動鉸接,所述放置板上設有支撐塊,所述支撐板可通過鉸接點相對放置板轉動至與支撐塊相抵。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使用舒適、放置穩定且能夠減少午休時頸椎的負擔,降低患頸椎病的風險。
A nap pillow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午睡枕
本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午睡枕。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健康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問題。不管是對于上學的學生,還是上班的人群,他們之中你都會發現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那就是頸椎和睡眠問題。午休時短暫的一段小憩可以讓我們振作精神,得到很好的休息。但長年累月用并不舒適的姿勢午睡,對我們的頸椎造成了極大的負擔。而頸椎出現問題,容易使人出現偏頭痛精力不能集中,使得精力不能集中,感覺腰酸背痛,長年累月就會增加人們罹患頸椎病、腰椎病的概率;同樣,不管是對于上學的學生,還是上班的人群,過大的壓力往往使人難以入眠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上述問題,本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舒適、放置穩定且能夠減少午休時頸椎的負擔,降低了患頸椎病風險的午睡枕。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午睡枕,包括支撐板以及放置板,還包括鉸接塊,所述支撐板的一側設有第一鉸接件,所述放置板的一側設有第二鉸接件,所述第一鉸接件及第二鉸接件的兩端均與鉸接塊呈活動鉸接,所述放置板上設有支撐塊,所述支撐板可通過鉸接點相對放置板轉動至與支撐塊相抵。上述結構中,支撐板上固定有海綿墊。在使用者進行使用時,將支撐板轉動至與支撐塊相抵,并將放置板置于臺面上,將夾角方向朝向人的正面,將面部趴在支撐板上進行休息,從而能夠讓使用者休息時更加舒適,減少了頸椎的負擔,降低了患頸椎病的概率。通過第一鉸接件與第二交接件的兩端與鉸接塊活動鉸接,能夠提高支撐板與放置板之間的抵接面積,且能夠增加放置板與臺面之間的抵接面積,從而提高了本技術放置時的穩定性。<br>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鉸接件與第二鉸接件均開設有安裝孔,所述鉸接塊上開設有與安裝孔相對應的鉸接孔,所述鉸接塊至少設有兩個,且均分于第一鉸接件及第二鉸接件的兩端,所述安裝孔內插設有與鉸接孔相適配的活動桿。上述結構中,活動桿插設于安裝孔內,其兩端與鉸接塊的鉸接孔相適配,實現支撐板與放置板之間的鉸接配合,能夠提高支撐板與放置板之間的連接強度,從而能夠提高支撐板的支撐力,提高了本技術的可靠性,且能夠便于生產廠家進行裝配,提高了本技術的便捷性及生產效率。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放置板上靠近第二鉸接件的一側設有安裝槽,所述支撐塊相對第二鉸接件的一側插設有鉸接桿,所述支撐塊通過鉸接桿活動鉸接于安裝槽內。上述結構中,當使用者使用本技術時,將支撐板翻轉至朝向支撐塊的一側,并將支撐塊相對鉸接桿翻轉出安裝槽至與支撐板相抵。將支撐塊設置于安裝槽內能夠便于本技術的收納,從而能夠減少占用的空間,便于使用者進行攜帶,提高了本技術的便捷性。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撐塊與鉸接桿相對端的兩側設有凸起,所述安裝槽的內壁上設有與凸起相適配的第一卡孔。上述結構中,通過設置凸起與第一卡孔相卡合能夠防止支撐塊受到震動或朝下搬運時而脫出安裝槽,從而提高了支撐塊的穩定性,便于本技術的攜帶以及使用。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撐板上設有與支撐塊外側相適配的支撐槽,所述支撐槽的內壁上設有與凸起相適配的第二卡孔。上述結構中,通過支撐塊與支撐槽相配合,能夠提高支撐塊支撐的穩定性,防止其產生滑動,而導致支撐板下落,從而提高了本技術的穩定性及可靠性。通過設置第二卡孔能夠進一步提高支撐塊與支撐板之間的連接強度,從而提高了本技術的可靠性。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撐板上設有卡扣,所述放置板上設有與卡扣相扣合的卡槽。上述結構中,通過設置卡扣與卡槽相扣合,能夠便于使用者在不使用本技術時進行收納、攜帶,防止支撐板轉動而打開,提高了本技術的可靠性及便捷性。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撐板上位于第一鉸接件的兩端設有卡塊,所述支撐板上位于卡塊的兩側開設有開口槽,所述卡塊在卡扣與卡槽相扣合的狀態下與鉸接塊側壁相抵。上述結構中,通過設置卡塊能夠進一步對支撐板進行限位,防止使用者在不使用本技術時,支撐板受到震動發生轉動或自動彈開而影響使用者攜帶,從而提高了本技術的可靠性。通過設置開口槽能夠提高卡塊的彈性力,從而提高了支撐板與鉸接塊之間的限位強度,提高了本技術的可靠性。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撐板上位于卡塊與第一鉸接件之間的下側設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在支撐板轉動至支撐塊與支撐槽配合相抵的狀態下與鉸接塊相抵。上述結構中,在支撐塊與支撐槽相抵適配的狀態下,限位塊與鉸接塊相抵能夠提高支撐板的支撐強度,且能夠對其進行限位,防止支撐板前后晃動,從而提高了支撐板的穩定性,提高了使用者休息時的舒適性。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鉸接件包括第一鉸接部以及與第一鉸接部相適配的第二鉸接部,所述第一鉸接部與第二鉸接部上開設有配合形成所述安裝孔的第一弧形槽。上述結構中,第一鉸接部與支撐板一體設置,通過設置第二鉸接部與第一鉸接部相扣合或插接配合后通過螺釘緊固連接能夠便于零部件直接從模具上進行脫模生產,從而能夠便于本技術的生產裝配,提高了本技術的生產效率。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二鉸接件包括第三鉸接部以及與第三鉸接部相適配的第四鉸接部,所述第三鉸接部與第四鉸接部上開設有配合形成所述安裝孔的第二弧形槽。上述結構中,第三鉸接部與支撐板一體設置,通過設置第四鉸接部與第三鉸接部相扣合或插接配合后通過螺釘緊固連接能夠進一步便于本技術的生產裝配,從而提高了本技術的生產效率。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撐板包括支撐板主體以及與支撐板主體相扣合且用于套設海綿墊的套接板,所述套接板底部設有與第二鉸接部相適配的開口。采用上述結構,能夠便于海綿墊的拆裝,從而便于使用者對海綿墊進行清洗或更換,減少了使用成本,提高了本技術的便捷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未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未使用時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使用時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使用時第二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中Y處的結構放大圖。圖6為本技術的拆分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中支撐板與鉸接塊配合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中支撐板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圖8中Z處的結構放大圖。圖中標號含義:1-支撐板;2-放置板;3-鉸接塊;11-第一鉸接件;21-第二鉸接件;22-支撐塊;111-安裝孔;31-鉸接孔;4-活動桿;23-安裝槽;221-鉸接桿;222-凸起;231-第一卡孔;12-支撐槽;121-第二卡孔;13-卡扣;24-卡槽;14-卡塊;15-開口槽;16-限位塊;112-第一鉸接部;113-第二鉸接部;114-第一弧形槽;211-第三鉸接部;212-第四鉸接部;213-第二弧形槽;17-支撐板主體;18-套接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技術的范圍。...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午睡枕,包括支撐板以及放置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鉸接塊,所述支撐板的一側設有第一鉸接件,所述放置板的一側設有第二鉸接件,所述第一鉸接件及第二鉸接件的兩端均與鉸接塊呈活動鉸接,所述放置板上設有支撐塊,所述支撐板可通過鉸接點相對放置板轉動至與支撐塊相抵。/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午睡枕,包括支撐板以及放置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鉸接塊,所述支撐板的一側設有第一鉸接件,所述放置板的一側設有第二鉸接件,所述第一鉸接件及第二鉸接件的兩端均與鉸接塊呈活動鉸接,所述放置板上設有支撐塊,所述支撐板可通過鉸接點相對放置板轉動至與支撐塊相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鉸接件與第二鉸接件均開設有安裝孔,所述鉸接塊上開設有與安裝孔相對應的鉸接孔,所述鉸接塊至少設有兩個,且均分于第一鉸接件及第二鉸接件的兩端,所述安裝孔內插設有與鉸接孔相適配的活動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上靠近第二鉸接件的一側設有安裝槽,所述支撐塊相對第二鉸接件的一側插設有鉸接桿,所述支撐塊通過鉸接桿活動鉸接于安裝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塊與鉸接桿相對端的兩側設有凸起,所述安裝槽的內壁上設有與凸起相適配的第一卡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上設有與支撐塊外側相適配的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凡,
申請(專利權)人:陳凡,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