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扣帶切割機構。該機構包括定位組件和切刀組件,所述定位組件用于將扣帶定位和釋放,所述切刀組件用于將扣帶切斷并將上游側的扣帶的端部進行折彎。上述機構通過定位組件可將上游側送來的扣帶進行定位。通過切刀組件可將扣帶切斷,并將上游側的扣帶的端部進行折彎。這樣,在下次切割時,先將折彎部向前送出切割機構,再通過切割機構將扣帶切斷。這樣,帶有折彎部的一段扣帶就與其它上游側的扣帶分離,形成一段具有折彎部的扣帶。上述機構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扣帶切割機構
本技術涉及扣帶生產領域,特別是涉及扣帶切割機構。
技術介紹
傳統的扣帶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先將扣帶變形為V字形,也就是扣帶的截面需要為V字形,然后將扣帶切斷,然后將扣帶插入對應的元件上的插槽內,接著將扣帶的兩端分別通過工具進行折彎并與元件的表面齊平。傳統的切割扣帶的機構只具備將扣帶切斷的功能。不具備將扣帶折彎的功能,這就給后續扣帶的安裝提高了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提供一種扣帶切割機構。該機構可將扣帶切斷并折彎。一種扣帶切割機構,包括定位組件和切刀組件,所述定位組件用于將扣帶定位和釋放,所述切刀組件用于將扣帶切斷并將上游側的扣帶的端部進行折彎。上述機構通過定位組件可將上游側送來的扣帶進行定位。通過切刀組件可將扣帶切斷,并將上游側的扣帶的端部進行折彎。這樣,在下次切割時,先將折彎部向前送出切割機構,再通過切割機構將扣帶切斷。這樣,帶有折彎部的一段扣帶就與其它上游側的扣帶分離,形成一段具有折彎部的扣帶。這段扣帶在使用時,將沒有折彎部的扣帶的端部插入元件上的插槽內,使折彎部與元件的一個端面平齊,再將扣帶的另一端由插槽伸出并折彎,且與元件的另一端面平齊。上述操作中,人工只需將扣帶的一端進行折彎,節省了勞動時間,并降低了勞動強度。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設置有定位塊,所述定位塊的頂部設置有V形定位槽,所述基座上還設置有第二升降組件,所述第二升降組件與施壓件相連,所述第二升降組件用于驅動所述施壓件升降運動,所述施壓件位于所述V形定位槽上方,通過所述施壓件與所述V形定位槽的配合實現對扣帶的壓緊和釋放。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切刀組件包括切刀以及切刀驅動組件,所述切刀與所述切刀驅動組件相連,所述切刀的頂端為V字形,且所述切刀的頂端傾斜設置,所述定位塊的內部以及施壓件的內部共同形成切刀運動腔,所述切刀可在所述切刀運動腔內上下移動,所述切刀運動腔的上游側對應施壓件的內壁形成支撐臂,當所述切刀運行至施壓件的內部后,所述切刀的頂端上較低的一側與所述支撐臂之間留有間隙,所述間隙供扣帶折彎使用。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升降組件為帶有導向件的油缸組件。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施壓件為塊狀體,所述快狀體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V形定位槽適配的凸起。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實施例的扣帶切割機構的示意圖。圖2為圖1的C-C方向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實施例的扣帶切割機構的立體圖。圖4為本技術的實施例的施壓件和定位塊的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的實施例的帶有折彎部的扣帶的示意圖。其中:131、第二升降組件132、基座133、施壓件134、定位塊135、V形定位槽136、切刀137、切刀驅動組件138、切刀運動腔139、引導部200、扣帶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術。但是本技術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技術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技術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技術的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技術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術。如圖1和圖2所示,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扣帶切割機構,該機構包括定位組件和切刀組件,所述定位組件用于將扣帶定位和釋放,所述切刀組件用于將扣帶切斷并將上游側的扣帶的端部進行折彎。上述機構通過定位組件可將上游側送來的扣帶進行定位。通過切刀組件可將扣帶切斷,并將上游側的扣帶的端部進行折彎。這樣,在下次切割時,先通過定位組件將扣帶釋放,并將折彎部向前送出切割機構。此時,在切割機構處的扣帶不具有折彎部。再通過定位組件將扣帶定位。通過切割機構將扣帶切斷,并將上游側的扣帶的端部進行折彎。這樣,上游側的扣帶的端部形成折彎部。而下游側帶有折彎部的一段扣帶與其它上游側的扣帶分離,形成一段具有折彎部的扣帶。上述具有折彎部的一段扣帶在使用時,將沒有折彎部的扣帶的端部插入元件上的插槽內,使折彎部與元件的一個端面平齊,再將扣帶的另一端由插槽伸出并折彎,且與元件的另一端面平齊。上述操作中,人工只需將扣帶的一端進行折彎,節省了勞動時間,并降低了勞動強度。本實施例中,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基座132,所述基座132上設置有定位塊134,所述定位塊134的頂部設置有V形定位槽135,所述基座132上還設置有第二升降組件131,所述第二升降組件131與施壓件133相連,所述第二升降組件131用于驅動所述施壓件133升降運動,所述施壓件133位于所述V形定位槽135上方,通過所述施壓件133與所述V形定位槽135的配合實現對扣帶200的壓緊和釋放。具體的,上述機構在使用時,通過第二升降組件131可將施壓件133下降并將扣帶200壓緊在V形定位槽135內。通過第二升降組件131也可將施壓件133上升,進而將扣帶200釋放。本實施例中,所述切刀組件包括切刀136以及切刀驅動組件137,所述切刀136與所述切刀驅動組件137相連,所述切刀136的頂端為V字形,且所述切刀136的頂端傾斜設置。所述定位塊134的內部以及施壓件133的內部共同形成切刀運動腔138,所述切刀136可在所述切刀運動腔138內上下移動,所述切刀運動腔138的上游側對應施壓件133的內壁形成支撐臂,當所述切刀136運行至施壓件133的內部后,所述切刀136的頂端上較低的一側與所述支撐臂之間留有間隙,所述間隙供扣帶200折彎使用。具體的,上述切刀組件應用時,切刀136初始位置可位于扣帶200下方,扣帶200被定位組件壓緊后,切刀136上升,切刀136較高的一側先接觸扣帶200,并將扣帶200切斷。切刀136繼續上升,位于切刀運動腔138內的一段扣帶200在切刀136的驅動下朝上述支撐臂方向彎折,最終停留在上述間隙內。這樣就使得上游側的扣帶200的端部進行了折彎。接著,切刀136下降。定位組件將扣帶200釋放,下游側的輸送組件將扣帶200輸送,使得折彎部移動至切斷機構130的外側。然后,定位組件將扣帶200再次壓緊定位。切刀136上升,將扣帶200切斷,這樣帶有折彎部的一段扣帶200就與其它扣帶200分離。本實施例中,所述切刀136的兩側還分別設置有引導部139,所述引導部139的上端位于所述施壓件133的內部。所述引導部139可沿切刀運動腔138上下移動。本實施例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扣帶切割機構,其特征在于,/n包括定位組件和切刀組件,所述定位組件用于將扣帶定位和釋放,所述切刀組件用于將扣帶切斷并將上游側的扣帶的端部進行折彎,/n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設置有定位塊,所述定位塊的頂部設置有V形定位槽,所述基座上還設置有第二升降組件,所述第二升降組件與施壓件相連,所述第二升降組件用于驅動所述施壓件升降運動,所述施壓件位于所述V形定位槽上方,通過所述施壓件與所述V形定位槽的配合實現對扣帶的壓緊和釋放,/n所述切刀組件包括切刀以及切刀驅動組件,所述切刀與所述切刀驅動組件相連,所述切刀的頂端為V字形,且所述切刀的頂端傾斜設置,/n所述定位塊的內部以及施壓件的內部共同形成切刀運動腔,所述切刀可在所述切刀運動腔內上下移動,所述切刀運動腔的上游側對應施壓件的內壁形成支撐臂,當所述切刀運行至施壓件的內部后,所述切刀的頂端上較低的一側與所述支撐臂之間留有間隙,所述間隙供扣帶折彎使用。/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扣帶切割機構,其特征在于,
包括定位組件和切刀組件,所述定位組件用于將扣帶定位和釋放,所述切刀組件用于將扣帶切斷并將上游側的扣帶的端部進行折彎,
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設置有定位塊,所述定位塊的頂部設置有V形定位槽,所述基座上還設置有第二升降組件,所述第二升降組件與施壓件相連,所述第二升降組件用于驅動所述施壓件升降運動,所述施壓件位于所述V形定位槽上方,通過所述施壓件與所述V形定位槽的配合實現對扣帶的壓緊和釋放,
所述切刀組件包括切刀以及切刀驅動組件,所述切刀與所述切刀驅動組件相連,所述切刀的頂端為V字...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邵燕青,金春燕,謝子龍,邵燕華,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柔克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