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技術監控裝置,包括浮島主體。在浮島主體內的空腔內部設置支撐板,在支撐板上部設置水質檢測儀,在水質檢測儀兩側利用第一導管和第二導管進行循環河內水源,來隨時進行檢測,省去了大量的檢測人員,提升檢測效率,利用固定座連接套管,在套管兩側利用固定桿連接塑料板,在塑料板內部設置太陽能板,在套管內部設置鋰電池和通訊模塊,利用導線將太陽能板、水質檢測儀、電磁泵、警示燈電性相連,在水質檢測后利用導線將檢測的結果傳遞到通訊模塊,通訊模塊以信號的形式傳遞到監控室,可以實現多塊地區水域的實時監測,同時警示燈用于提示河道內的船只和提醒監測人員位置,便于查找維修。便于查找維修。便于查找維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技術監控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水體監控
,具體為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技術監控裝置。
技術介紹
[0002]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生產和生活污水被大量排放至河道,引起河道水體富營養化,形成黑臭水體,嚴重影響群眾生產和生活,《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從水體的顏色和氣味上定義了黑臭水體的識別標準。
[0003]在開展黑臭水體的識別中,依靠人工的水體顏色和氣味判斷,周期長、頻率低,無法實時的監控水體的質量和氣味變化。
[0004]且河道一般范圍都比較大,很難對河道各個區域都進行監控。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技術監控裝置,通過在浮島主體內部設置空腔,在空腔內部設置支撐板,在支撐板上部設置水質檢測儀,在水質檢測儀兩側利用第一導管和第二導管進行循環河內水源,來隨時進行檢測,同時在浮島主體上部利用固定座連接套管,在套管兩側利用固定桿連接塑料板,在塑料板內部設置太陽能板,在套管內部設置鋰電池和通訊模塊,利用導線將太陽能板、水質檢測儀、電磁泵、警示燈電性相連,在水質檢測后利用導線將檢測的結果傳遞到通訊模塊,通訊模塊以信號的形式傳遞到監控室,實現實時監測,同時警示燈用于提示河道內的船只和提醒監測人員,便于查找維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技術監控裝置,包括浮島主體,所述浮島主體內部包括空腔和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表面固定連接有水質檢測儀,所述水質檢測儀一側側壁固定連接有第一導管,所述第一導管靠近水質檢測儀一端上部固定連接有電磁泵,所述水質檢測儀遠離第一導管一側側壁固定連接有第二導管,所述第二導管靠近水質檢測儀一端設置有止回閥,所述浮島主體外部上表面居中位置固定連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表面居中位置固定連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外部側壁通過螺絲固定連接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遠離套管一端固定連接有塑料板,所述塑料板內部空腔設置有太陽能板,所述太陽能板靠近套管一端電性連接有導線,所述導線遠離太陽能板一端電性連接有鋰電池,所述鋰電池上部通過電線電性連接有通訊模塊,所述通訊模塊上表面通過電線電性連接有警示燈。
[0007]優選的,所述浮島主體外部下表面居中位置固定連接有過濾管,所述浮島主體上表面和固定座內部居中位置開設有通孔。
[0008]優選的,所述支撐板固定連接于空腔內部兩側側壁居中位置,所述第一導管和第二導管遠離水質檢測儀一端均依次貫穿支撐板和浮島主體底部設置于過濾管內部。
[0009]優選的,所述水質檢測儀、電磁泵、太陽能板、通訊模塊和警示燈均與鋰電池電性連接,所述警示燈螺紋連接于套管頂端內部居中位置。
[0010]優選的,所述空腔下表面位于支撐板下部固定設置有配重塊,所述第一導管和第二導管均設置于配重塊下部。
[0011]優選的,所述鋰電池和通訊模塊均設置于套管內部,所述塑料板設置為透明塑料中空板,所述塑料板遠離固定桿一端固定連接于套管外壁。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過在浮島主體內部設置空腔,在空腔內部設置支撐板,在支撐板上部設置水質檢測儀,在水質檢測儀兩側利用第一導管和第二導管進行循環河內水源,來隨時進行檢測,省去了大量的檢測人員,提升檢測效率;
[0014]2、在浮島主體上部利用固定座連接套管,在套管兩側利用固定桿連接塑料板,在塑料板內部設置太陽能板,在套管內部設置鋰電池和通訊模塊,利用導線將太陽能板、水質檢測儀、電磁泵、警示燈電性相連,在水質檢測后利用導線將檢測的結果傳遞到通訊模塊,通訊模塊以信號的形式傳遞到監控室,可以實現多塊地區水域的實時監測,同時警示燈用于提示河道內的船只和提醒監測人員位置,便于查找維修。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技術監控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技術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技術監控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技術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技術監控裝置的浮島主體部分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技術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技術監控裝置的A部分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浮島主體;101、空腔;102、支撐板;2、水質檢測儀;201、第一導管;202、電磁泵;203、第二導管;204、止回閥;3、配重塊;4、固定座;401、通孔;5、套管;6、固定桿;7、塑料板;8、太陽能板;801、導線;802、鋰電池;9、通訊模塊;10、警示燈;11、過濾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1]請參閱,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技術監控裝置,包括浮島主體1,浮島主體1外部下表面居中位置固定連接有過濾管11,用于過濾水中雜質,避免第一導管201和第二導管203堵塞,浮島主體1內部包括空腔101和支撐板102,支撐板102固定連接于空腔101內部兩側側壁居中位置,支撐板102上表面固定連接有水質檢測儀2,用于檢測水質,水質檢測儀2一側側壁固定連接有第一導管201,用于抽取水體中的水,第一導管201靠近水質檢測儀2一端上部固定連接有電磁泵202,用于為第一導管201提供吸力,水質檢測儀2遠離第一導管201一側側壁固定連接有第二導管203,用于排出水質檢測儀2內的水,空腔101下表面位于支撐板102下部固定設置有配重塊3,用于穩定浮島主體1,第一導管201和第二導管203均設置于配重塊3下部,第一導管201和第二導管203遠離水質檢測儀2一端均依次貫穿支撐板102和浮島主體1底部設置于過濾管11內部,第二導管203靠近水質檢
測儀2一端設置有止回閥204,防止水導流入水質檢測儀2內。
[0022]浮島主體1外部上表面居中位置固定連接有固定座4,用于固定套管5,浮島主體1上表面和固定座4內部居中位置開設有通孔401,用于電線的貫穿,固定座4上表面居中位置固定連接有套管5,用于固定塑料板7和盛放鋰電池802,套管5外部側壁通過螺絲固定連接有固定桿6,用于固定塑料板7,固定桿6遠離套管5一端固定連接有塑料板7,用于放置太陽能板8,塑料板7內部空腔設置有太陽能板8,用于產生環保電,太陽能板8靠近套管5一端電性連接有導線801,用于連接太陽能板8和鋰電池802,導線801遠離太陽能板8一端電性連接有鋰電池802,用于儲存產生的環保電,鋰電池802上部通過電線電性連接有通訊模塊9,用于將水質檢測儀2檢測的結果發送至監控室,鋰電池802和通訊模塊9均設置于套管5內部,塑料板7設置為透明塑料中空板,塑料板7遠離固定桿6一端固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技術監控裝置,包括浮島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島主體(1)內部包括空腔(101)和支撐板(102),所述支撐板(102)上表面固定連接有水質檢測儀(2),所述水質檢測儀(2)一側側壁固定連接有第一導管(201),所述第一導管(201)靠近水質檢測儀(2)一端上部固定連接有電磁泵(202),所述水質檢測儀(2)遠離第一導管(201)一側側壁固定連接有第二導管(203),所述第二導管(203)靠近水質檢測儀(2)一端設置有止回閥(204),所述浮島主體(1)外部上表面居中位置固定連接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上表面居中位置固定連接有套管(5),所述套管(5)外部側壁通過螺絲固定連接有固定桿(6),所述固定桿(6)遠離套管(5)一端固定連接有塑料板(7),所述塑料板(7)內部空腔設置有太陽能板(8),所述太陽能板(8)靠近套管(5)一端電性連接有導線(801),所述導線(801)遠離太陽能板(8)一端電性連接有鋰電池(802),所述鋰電池(802)上部通過電線電性連接有通訊模塊(9),所述通訊模塊(9)上表面通過電線電性連接有警示燈(1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技術監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島主體(1)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佩霞,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物禹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