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檢測裝置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光電管測試自動化裝置與方法,包括組合臺,所述組合臺外表面的前后兩側對稱設置有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外表面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傳導器,所述組合臺外表面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右側通過連接導線固定連接有控制電源。該裝置能夠流程化地檢測每根加工完畢的待測管體,與人工檢測相比,有效降低了待測管體質量不合格被擊穿時,操作員觸電的可能性,該裝置在通電檢測待測管體的過程中,可以被操作員遠程操作,并且每根待測管體的檢測條件相同,即通電部位,放置位置相同,溫控條件相同,使測試環境更加可靠,避免了人工檢測時通電位置不固定使測試結果出現偏差的問題。電位置不固定使測試結果出現偏差的問題。電位置不固定使測試結果出現偏差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光電管測試自動化裝置與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檢測裝置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光電管測試自動化裝置與方法。
技術介紹
[0002]光電管基于外光電效應的基本光電轉換器件,光電管可使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光電管分為真空光電管和充氣光電管兩種,光電管的典型結構是將球形玻璃殼抽成真空,在內半球面上涂一層光電材料作為陰極,球心放置小球形或小環形金屬作為陽極。
[0003]現有的棒狀光電管在生產完畢后需要進行通電檢測,確保光電管的質量,但是這種操作需要人工進行安裝放置,并且在檢測完畢后還需要人工取件,如果光電管在通電時發生擊穿,光電管有可能爆管傷人,進而使檢測工作出現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0004](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5]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光電管測試自動化裝置與方法,解決了通電檢測棒狀光電管時,棒狀光電管被擊穿,光電管有可能爆管傷人的問題。
[0006](二)技術方案
[0007]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光電管測試裝置,包括組合臺,所述組合臺外表面的前后兩側對稱設置有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外表面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傳導器,所述組合臺外表面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右側通過連接導線固定連接有控制電源,所述組合臺外表面的上部活動連接有輔助夾爪,所述輔助夾爪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控制盤,該裝置能夠流程化地檢測每根加工完畢的待測管體,與人工檢測相比,在檢測的過程中,不需要人工操作對待測管體進行通電測量,進而有效降低了待測管體質量不合格被擊穿時,操作員觸電的可能性。
[0008]優選的,所述組合臺包括支撐臺,所述支撐臺的數量為兩個,所述支撐臺的上表面的兩側對稱開設有滑槽,所述支撐臺的上表面通過滑槽滑動連接有管夾,所述支撐臺外表摸遠離管夾的一側均勻開設有貫穿滑口,所述支撐臺的內壁通過貫穿滑口滑動連接有控制滑桿,所述控制滑桿外表面靠近管夾的一側套接有彈簧套,在進行光電管的檢測工作時,使用者打開輔助夾爪,將待測管體插入輔助夾爪的內部,隨后輔助夾爪閉合,控制盤控制輔助夾爪移動,隨后將輔助夾爪向下放,輔助夾爪打開后,繼續下壓,將待測管體插入組合臺上表面的管夾內壁中,完成待測管體的上料工作,該裝置在通電檢測待測管體的過程中,可以被操作員遠程操作,并且每根待測管體的檢測條件相同,即通電部位,放置位置相同,溫控條件相同,使測試環境更加可靠,避免了人工檢測時通電位置不固定使測試結果出現偏差的問題。
[0009]優選的,所述動力裝置包括控制電機,所述控制電機輸出軸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凸頭推條,所述凸頭推條的外表面活動連接有豎直連桿,所述豎直連桿外表面靠近凸頭推條一側的上部固定連接有三叉集合桿,所述三叉集合桿靠近支撐臺的端頭與控制滑桿遠離
管夾的一端固定連接,啟動控制電源,控制電源通過支撐架以及支撐架內部的導電裝置對待測管體的右端進行通電,若待測管體質量不合格在通電狀態下被擊穿,則待測管體為斷路狀態,此時控制電源直接對傳導器進行通電,經過分叉導管的分流功能后,兩側的連接導線對控制電機進行通電,控制電機的輸出軸控制凸頭推條轉動,當凸頭推條轉動至水平狀態時,將兩側的豎直連桿向遠離組合臺的一側拉動,三叉集合桿通過控制滑桿將兩側的管夾拉開,彈簧套被壓縮,而被管夾內部擠壓固定的待測管體,瞬間失去了管夾的夾緊力,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通過支撐臺的下出口掉落至支撐臺下方的收納室中,等待進一步處理。
[0010]優選的,所述輔助夾爪包括控制管,所述控制管內壁的下部固定連接有半包卡夾,所述半包卡夾的內腔開設有圓柱切口,所述半包卡夾的內壁通過圓柱切口固定連接有緩沖氣墊,所述半包卡夾的內壁通過緩沖氣墊活動連接有待測管體。
[0011]優選的,所述支撐臺上表面遠離動力裝置的一側開設有下出口,所述管夾的下表面滾動連接有滾輪,所述管夾的下表面通過滾輪與支撐臺上表面的滑槽滑動連接,所述控制滑桿的數量為六根,所述彈簧套的一端與管夾外表面靠近控制滑桿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彈簧套的另一端與支撐臺上表面靠近管夾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控制滑桿的一端與管夾的內腔固定連接,所述控制滑桿的另一端與三叉集合桿靠近支撐臺的端頭固定連接,在待測管體掉落的瞬間,控制電源與傳導器的電路被切斷,傳導器無法對動力裝置通電,此時控制電機無法控制凸頭推條轉動,擠壓狀態的彈簧套復位伸長,將兩側分開的管夾夾緊復位,將下出口閉合,待測管體在通電時,被卡接在管夾的內壁,即便待測管體質量不合格在通電過程中發生爆管現象,管夾的側壁也能防止待測管體的碎片飛濺到外部,避免造成傷人事件。
[0012]優選的,所述動力裝置的數量為兩個,所述控制電機的下表面通過電機架與地面固定連接,所述控制電機的外表面的左側通過連接導線與傳導器固定連接。
[0013]優選的,所述三叉集合桿遠離組合臺的一端端頭數量為一根,所述三叉集合桿靠近組合臺的一端端頭數量為三根,若待測管體質量不合格在通電狀態下被擊穿,控制電機通電啟動,打開支撐臺的下出口,并且拉開兩側的管夾,使不合格的待測管體自動進入下方的回收區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短路待測管體通電時間過長發生爆管事故,浪費控制電源電力的事故,具備一定的分類功能與自動回收功能。
[0014]優選的,所述傳導器包括固定臺,所述固定臺的上表面開設有凹面槽,所述固定臺的上表面通過凹面槽固定連接有絕緣套筒,所述絕緣套筒內壁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分叉導管,所述絕緣套筒內壁的右側滑動連接有金屬滑桿,所述金屬滑桿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導電彈簧,在輔助夾爪將待測管體剛放到管夾內壁凹槽處的時候,由于金屬滑桿右端的凸頭位于管夾的右側,隨著輔助夾爪的不斷下壓,金屬滑桿在待測管體左端的壓力作用下不斷向絕緣套筒內壁的左側滑動,隨后導電彈簧的左端與分叉導管上部的右端相接觸,導電彈簧被擠壓,在輔助夾爪首開待測管體后,待測管體的左端與金屬滑桿右端相互擠壓,待測管體的右端與支撐架的左端導電頭相互擠壓,進而將待測管體卡在組合臺的內部,而導電彈簧的左端與分叉導管上部的右端相接觸后,傳導器內部整體接通,進而實現通電。
[0015]優選的,所述金屬滑桿的右端延伸至絕緣套筒的外部,所述金屬滑桿的右端與管夾內壁的左側滑動連接,所述導電彈簧的左端與分叉導管上部的右端活動連接,所述分叉導管下部的右端均固定連接有連接導線,在待測管體掉落后,金屬滑桿右端失去了擠壓效
果,被擠壓的導電彈簧突變伸長,將金屬滑桿向絕緣套筒的右側推動,在金屬滑桿滑動的過程中,金屬滑桿的左端牽引導電彈簧向右運動,導電彈簧的左端與分叉導管脫離接觸,進而切斷了傳導器內部的電路,在檢測完畢待測管體后,裝置的內部殘留有剩余電流,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自然放電工作,而傳導器在管夾內部不放置待測管體的狀態下,內部的電路處于斷路狀態,進而使操作員在整理組合臺的時候,避免出現誤觸傳導器導電接頭,使裝置與人相接通電的,導致操作人員觸電的事故。
[0016]優選的,所述控制管包括外管殼,所述外管殼內壁的中部開設有轉切槽,所述外管殼的內壁對稱設置有空心弧形板,所述空心弧形板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光電管測試裝置,包括組合臺(1),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臺(1)外表面的前后兩側對稱設置有動力裝置(4),所述動力裝置(4)外表面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傳導器(5),所述組合臺(1)外表面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架(2),所述支撐架(2)的右側通過連接導線固定連接有控制電源(3),所述組合臺(1)外表面的上部活動連接有輔助夾爪(7),所述輔助夾爪(7)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控制盤(6);所述組合臺(1)包括支撐臺(11),所述支撐臺(11)的數量為兩個,所述支撐臺(11)的上表面的兩側對稱開設有滑槽,所述支撐臺(11)的上表面通過滑槽滑動連接有管夾(14),所述支撐臺(11)外表摸遠離管夾(14)的一側均勻開設有貫穿滑口,所述支撐臺(11)的內壁通過貫穿滑口滑動連接有控制滑桿(12),所述控制滑桿(12)外表面靠近管夾(14)的一側套接有彈簧套(13);所述動力裝置(4)包括控制電機(41),所述控制電機(41)輸出軸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凸頭推條(42),所述凸頭推條(42)的外表面活動連接有豎直連桿(43),所述豎直連桿(43)外表面靠近凸頭推條(42)一側的上部固定連接有三叉集合桿(44),所述三叉集合桿(44)靠近支撐臺(11)的端頭與控制滑桿(12)遠離管夾(14)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輔助夾爪(7)包括控制管(8),所述控制管(8)內壁的下部固定連接有半包卡夾(71),所述半包卡夾(71)的內腔開設有圓柱切口,所述半包卡夾(71)的內壁通過圓柱切口固定連接有緩沖氣墊,所述半包卡夾(71)的內壁通過緩沖氣墊活動連接有待測管體(7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電管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臺(11)上表面遠離動力裝置(4)的一側開設有下出口,所述管夾(14)的下表面滾動連接有滾輪,所述管夾(14)的下表面通過滾輪與支撐臺(11)上表面的滑槽滑動連接,所述控制滑桿(12)的數量為六根,所述彈簧套(13)的一端與管夾(14)外表面靠近控制滑桿(12)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彈簧套(13)的另一端與支撐臺(11)上表面靠近管夾(14)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控制滑桿(12)的一端與管夾(14)的內腔固定連接,所述控制滑桿(12)的另一端與三叉集合桿(44)靠近支撐臺(11)的端頭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電管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裝置(4)的數量為兩個,所述控制電機(41)的下表面通過電機架與地面固定連接,所述控制電機(41)的外表面的左側通過連接導線與傳導器(5)固定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電管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叉集合桿(44)遠離組合臺(1)的一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傅威,靳賀迎,胡克文,何正洲,
申請(專利權)人:淮安昕銳至新光電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