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電力器材注塑模具結構及溫控設施,它通過模具結構、溫控技術方面的創新,使大型塑料制品能直接擁有,如垂直側面、大平面底部、深孔、長槽等特殊結構,在省略抽芯等等機構簡化模具結構的同時,還能消除塑料制品因抽芯等等機構造成的痕跡。它的特征是:模具的流道系統附近設流道保溫系統,凸模型腔的垂直側面附近設凸模壁脹縮式系統,凸模型腔的底面附近設凸模底脹縮式系統,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側面附近設凸模溫控系統,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深孔內設凸模深孔溫控系統,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淺孔內設凸模淺孔溫控系統;凹模型芯的垂直型側面附近設凹模壁脹縮式系統,凹模型腔的底面附近設凹模底脹縮式系統,凹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側面附近設凹模溫控系統,凹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深孔附近設凹模深孔溫控系統,凹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淺孔附近設凹模淺孔溫控系統。控系統。控系統。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力器材注塑模具結構及溫控設施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大型注塑模具結構及溫度控制設施。
技術介紹
[0002]現代塑料已經具有質輕、比強度高、耐化學腐蝕性好、優異的電絕緣性能、優良的消聲和隔熱作用、優良的耐磨性能和良好的自潤滑性能、一些特殊性能,如一些塑料的透明性等特效。
[0003]注塑模具是一種生產塑料制品的工具,也是賦予塑料制品完整結構和精確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產某些形狀復雜部件時用到的一種加工方法,它能將受熱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機高壓射入模腔,經冷卻固化后,直接得到成品。
[0004]利用現代塑料性能以及現代注塑成型技術取得的成品,其整體的力學性能已不亞于金屬加工的成品,再加現代塑料的獨特性能,它們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也逐步進入電力器材之中,但大型電力器材(如大型變壓器、大型電力設施冷卻器等),它們的部分零件也可用現代塑料制品替代,使它們的生產成本、室外耐腐蝕性、絕緣性能、消聲性能等,能夠進一步提高。
[0005]大型注塑模具產生的塑料制品,它的技術難度本來就比較大,再加入大型電力器材中如殼體、箱體等零件的特殊結構,注塑加工難度會更大,因此需要在模具結構、溫控技術等方面的創新,才能取得合格的成品零件。
技術實現思路
[0006]針對上述情況,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電力器材注塑模具結構及溫控設施,它通過模具結構、溫控技術方面的創新,使大型塑料制品能直接擁有,如垂直側面、大平面底部、深孔、長槽等特殊結構,在省略抽芯等等機構簡化模具結構的同時,還能消除塑料制品因抽芯等等機構造成的痕跡。
[0007]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電力器材注塑模具結構及溫控設施的特征是:模具的流道系統附近設流道保溫系統,凸模型腔的垂直側面附近設凸模壁脹縮式系統,凸模型腔的底面附近設凸模底脹縮式系統,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側面附近設凸模溫控系統,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深孔內設凸模深孔溫控系統,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淺孔內設凸模淺孔溫控系統;凹模型芯的垂直型側面附近設凹模壁脹縮式系統,凹模型腔的底面附近設凹模底脹縮式系統,凹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側面附近設凹模溫控系統,凹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深孔附近設凹模深孔溫控系統,凹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淺孔附近設凹模淺孔溫控系統;同時,流道保溫系統、凸模壁脹縮式系統、凸模底脹縮式系統、凸模溫控系統、凸模深孔溫控系統、凸模淺孔溫控系統各自的流通系統的進口經管線分別與對應控制閥的上出口或下出口連接,它們各自的流通系統的出口經管線分別與對應收集箱連接;其次,凹模壁脹縮式系統、凹模底脹縮式系統、凹模溫控系統、凹模深孔溫控系統、凹模淺孔溫控系統各自的流通系統的進口也經管線分別與對應控制閥的上出口或下出口連接,它們各自的流通系統的出口經管線
分別與對應收集箱連接;所述的凸模壁脹縮式系統、凹模壁脹縮式系統,它們的槽形通道間隔分布在凸模、凹模型腔的垂直側面旁,相鄰槽形通道之間接通,形成一個既能使液體快速流通、調控模具區域溫度,又能使垂直側面的型腔壁快速脹縮的結構,幫助塑料制品的脫模;所述的凸模底脹縮式系統、凹模底脹縮式系統,它們的槽形通道間隔分布在凸模、凹模型腔的底面旁,相鄰槽形通道之間接通,形成一個既能使液體快速流通、調控模具區域溫度,又能使底面的型腔底快速脹縮的結構,幫助塑料制品的脫模;所述的流道保溫系統、凸模溫控系統、凸模深孔溫控系統、凸模淺孔溫控系統、凹模溫控系統、凹模深孔溫控系統、凹模淺孔溫控系統,它們的通道間隔分布在凸模、凹模型腔的對應區域內,相鄰通道之間接通,形成一個能使液體流通的通道,調控模具的各個區域溫度;所述的控制閥,它的閥體中設上出口、下出口、上入口群、下入口群,上出口、上入口群之間設上閥芯,由上電機控制,下出口、下入口群之間設下閥芯,由下電機控制,上入口群、下入口群的各個入口與各種溫度的液體源連接。
[0008]控制閥由控制系統操控,控制系統設監視模具動態狀況的裝置。
[0009]上閥芯或與上出口常通,下閥芯或與下出口常通。
[0010]本專利技術的作用是:
⑴
.為了大型塑料制品能夠直接擁有垂直側面,在模具中設置了壁脹縮式系統,通過該系統中的間隔分布、互通的槽形通道,再經過控制閥的循環流動的各種溫度液體調控模具區域溫度,利用熱脹冷縮原理使槽形通道之間的薄壁能夠快速脹縮,也使模具垂直側面的型腔隨之快速脹縮,幫助塑料制品脫模的同時,還能促使塑料制品在模具內冷卻,加快它在脫模前的收縮、定型,兩者結合來共同幫助塑料制品的脫模。
[0011]⑵
.為了大型塑料制品能夠直接擁有平整的底面,在模具中設置了底脹縮式系統,通過該系統中的間隔分布、互通的槽形通道,再經過控制閥的循環流動的各種溫度液體調控模具區域溫度,利用熱脹冷縮原理使槽形通道之間的薄壁能夠快速脹縮,也使模具底面的型腔隨之快速脹縮,幫助模具與塑料制品脫離的同時,還能促使塑料制品在模具內冷卻,加快它在脫模前的收縮、定型,兩者結合來共同幫助塑料制品的底面平整。
[0012]⑶
.模具中的深(淺)孔溫控系統,通過間隔的通道,再經過控制閥的循環流動的各種溫度液體調控模具區域溫度,促使塑料制品孔位在模具內冷卻,加快它在脫模前的收縮、定型,幫助它順利脫模。
[0013]⑷
.模具中的有拔模斜度側面溫控系統,通過間隔的通道,再經過控制閥的循環流動的各種溫度液體調控模具區域溫度,促使塑料制品有拔模斜度側面在模具內冷卻,加快它在脫模前的收縮、定型,幫助其順利脫模。
[0014]⑸
.模具流道系統中的流道保溫系統,能夠分別調控模具主流道、分流道的溫度,促使塑料熔體的流動,結合已經加溫了模具,提高充模速度。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
[0016]圖1是本專利技術電力器材注塑模具結構及溫控設施的剖視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專利技術電力器材注塑模具結構及溫控設施中的控制閥正視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專利技術電力器材注塑模具結構及溫控設施中的控制閥俯視示意圖。
[0019]圖4是本專利技術電力器材注塑模具結構及溫控設施中的控制閥剖視示意圖。
[0020]圖中:1.流道保溫系統, 2.凹模壁脹縮式系統, 3.凸模壁脹縮式系統, 4.凸模底脹縮式系統, 5.凸模溫控系統, 6.凹模底脹縮式系統, 7.凹模深孔溫控系統, 8.凸模深孔溫控系統, 9.凹模淺孔溫控系統, 10.凸模淺孔溫控系統, 11.凹模溫控系統, 12.上出口, 13.上電機, 14.上閥芯, 15.上入口群, 16.下出口, 17.下電機, 18.下閥芯, 19.閥體, 20.下入口群。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如圖所示,模具的流道系統附近設流道保溫系統1,凸模型腔的垂直側面附近設凸模壁脹縮式系統3,凸模型腔的底面附近設凸模底脹縮式系統4,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側面附近設凸模溫控系統5,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深孔內設凸模深孔溫控系統8,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淺孔內設凸模淺孔溫控系統10;凹模型芯的垂直型側面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力器材注塑模具結構及溫控設施,其特征是:模具的流道系統附近設流道保溫系統(1),凸模型腔的垂直側面附近設凸模壁脹縮式系統(3),凸模型腔的底面附近設凸模底脹縮式系統(4),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側面附近設凸模溫控系統(5),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深孔內設凸模深孔溫控系統(8),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淺孔內設凸模淺孔溫控系統(10);凹模型芯的垂直型側面附近設凹模壁脹縮式系統(2),凹模型腔的底面附近設凹模底脹縮式系統(6),凹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側面附近設凹模溫控系統(11),凹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深孔附近設凹模深孔溫控系統(7),凹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淺孔附近設凹模淺孔溫控系統(9);同時,流道保溫系統(1)、凸模壁脹縮式系統(3)、凸模底脹縮式系統(4)、凸模溫控系統(5)、凸模深孔溫控系統(8)、凸模淺孔溫控系統(10)各自的流通系統的進口經管線分別與對應控制閥的上出口(12)或下出口(16)連接,它們各自的流通系統的出口經管線分別與對應收集箱連接;其次,凹模壁脹縮式系統(2)、凹模底脹縮式系統(6)、凹模溫控系統(11)、凹模深孔溫控系統(7)、凹模淺孔溫控系統(9)各自的流通系統的進口也經管線分別與對應控制閥的上出口(12)或下出口(16)連接,它們各自的流通系統的出口經管線分別與對應收集箱連接;所述的凸模壁脹縮式系統(3)、凹模壁脹縮式系統(2),它們的槽形通道間隔分布在凸模、凹模型腔的垂直側面旁,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若瑋,
申請(專利權)人:張若瑋,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