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電力抗風防傾覆直型電桿基礎,它設在地面之下,用來支撐電桿,使電桿具有更好的抗風、抗傾覆、抗拔等能力;在日后更換電桿或遷移線路時,此基礎還能重復利用,不浪費投資。電力抗風防傾覆直型電桿基礎的特征是:此基礎的外部設螺紋,此基礎的內部下面設喇叭口與圓柱孔銜接的出泥孔,此底座的內部上面設倒喇叭狀沉孔,倒喇叭狀沉孔上面的周圍設調位螺栓;此基礎放在地面上,然后旋轉此底座使其自動埋入地下,從該出泥孔中劑出的泥土會自動壓縮成型;電力電桿插在倒喇叭狀沉孔之中,其下端卡在倒喇叭狀沉孔的底部,上面由調位螺栓調整電力電桿的垂直程度,然后在倒喇叭狀沉孔內塞入契塊將電力電桿進一步固定住,最后在圓孔內用泥土填實。
Foundation of electric power anti wind and anti overturning straight pol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力抗風防傾覆直型電桿基礎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力電桿基礎。
技術介紹
桿塔是電桿和鐵塔的總稱,它作為架空線路的支撐器材而豎排于地面之上,桿塔的用途是支持導線和避雷線,使導線之間、導線與避雷線、導線與地面及交叉跨越物之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桿塔的地下裝置統稱為基礎,基礎用于穩定桿塔,使桿塔不致因承受垂直荷載、水平荷載、事故斷線張力和外力作用而上拔、下沉或傾倒。傳統的電網電桿基礎開挖一般的情況下兩個人一組,用“鍬鏟與挖勺”開挖深度約2米的基坑需要4個小時方可完成,效率低且消耗工人的體力過大,在基坑積水的情況下,使用挖勺時舀出的水和泥,加大工作難度。傳統的電網電桿基礎一般采用底盤、卡盤、拉線盤,即"三盤"。"三盤"通常用鋼筋混凝土預制而成,也可采用天然石料制作。底盤用于減少桿根底部地基承受的下壓力,防止電桿下沉。卡盤用于增加桿塔的抗傾覆力,防止電桿傾斜。拉線盤用于增加拉線的抗拔力,防止拉線上拔。傳統的電網電桿基礎不滿足防風要求時,所采用的防風加固措施存在不同程度優缺點,如安裝防風拉線措施對電桿整體的加固效果較好,但需要占用地面較大范圍的面積,征地難,部分現場條件局限造成實施難度大且影響美觀;如增加電桿套筒基礎,基礎抗傾覆力較好,但需要抽出電桿后埋下套筒基礎再重新吊裝電桿,需要停電施工,而且套筒基礎缺乏調整機構,難以糾正電桿;如增加電桿現澆混泥土基礎,施工后基礎與電桿連成一體,在往后更換電桿或遷移線路時,其基礎不能重復利用,浪費投資。此外,在配電網中電桿因基礎不滿足防風要求的類型較多,而且征地問題往往成為制約電桿進行防風加固的難題,因此始終面臨著臺風來后損壞嚴重的風險。因此需要研制出一種更合適的配電網電桿基礎,保證電力設施的完好。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電力抗風防傾覆直型電桿基礎,它設在地面之下,用來支撐電桿,使電桿具有更好的抗風、抗傾覆、抗拔等能力;在日后更換電桿或遷移線路時,此基礎還能重復利用,不浪費投資。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電力抗風防傾覆直型電桿基礎的特征是:此基礎的外部設螺紋,此基礎的內部下面設喇叭口與圓柱孔銜接的出泥孔,此底座的內部上面設倒喇叭狀沉孔,倒喇叭狀沉孔上面的周圍設調位螺栓;此基礎放在地面上,然后旋轉此底座使其自動埋入地下,從該出泥孔中劑出的泥土會自動壓縮成型;電力電桿插在倒喇叭狀沉孔之中,其下端卡在倒喇叭狀沉孔的底部,上面由調位螺栓調整電力電桿的垂直程度,然后在倒喇叭狀沉孔內塞入契塊將電力電桿進一步固定住,最后在圓孔內用泥土填實。此基礎經過多重防腐處理。此基礎的外部或是大螺距的寬螺紋。本專利技術的作用是:1.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基礎完全埋于地下,不占據周圍土地資源,也不會影響美觀,既避免了征地問題,又更注重于電桿基礎的加固。2.此基礎是放在地面上,糾直后可以將其直接旋轉進入地下的,從而省略了電網電桿基礎基坑開挖,不但效率高且還減輕了電力工人的體力消耗。3.該基礎深埋于地下,必要時深度可以達到幾米,使它的抗沉降、抗傾斜等能力比現有技術大幅度提高,能有效支撐通常電力電桿。4.該基礎能分段設置,在現場作業過程中相互連接起來,以消除運輸和作業的難度。5.該基礎上面還設電桿調直裝置,能簡便調整電桿的垂直程度,便于日后的維護。6.該基礎的內部下設喇叭口與圓柱孔銜接的出泥孔,能使劑出的泥土自動壓縮成型,便于泥土棒狀的取出。7.此基礎的外面設螺紋,能防止轉動,從而增強它的抗拔力度。8.在日后更換電桿或遷移線路時,此基礎還能重復利用,不浪費投資。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電力抗風防傾覆直型電桿基礎的示意圖。圖中:1.地面,2.電力抗風防傾覆直型電桿基礎,3.調位螺栓,4.電力電桿,5.出泥孔,6.倒喇叭狀沉孔,7.圓孔。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此基礎2的外部設螺紋,或是大螺距的寬螺紋,便于此基礎2放在地面1上,糾直后順利將其直接旋轉進入地下。此基礎2的內部下面設喇叭口與圓柱孔銜接的出泥孔5,該結構的出泥孔5具有擠壓功效,能使劑出的泥土自動壓縮成型,便于泥土棒狀的取出。此底座2的內部上面設倒喇叭狀沉孔6,倒喇叭狀沉孔6上面的周圍設調位螺栓3;電力電桿4插在倒喇叭狀沉孔6之中,其下端卡在倒喇叭狀沉孔6的底部,上面由調位螺栓3調整電力電桿4的垂直程度,然后在倒喇叭狀沉孔6內塞入契塊將電力電桿4進一步固定住。此基礎2經過多重防腐處理,最后在圓孔7內用泥土填實。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并不限于實施例所述形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專利技術做出的進一步拓展均落入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專利技術電力抗風防傾覆直型電桿基礎十分適宜支撐通常電力電桿,靈活性好且性能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電力抗風防傾覆直型電桿基礎,其特征是:此基礎(2)的外部設螺紋,此基礎(2)的內部下面設喇叭口與圓柱孔銜接的出泥孔(5),此底座(2)的內部上面設倒喇叭狀沉孔(6),倒喇叭狀沉孔(6)上面的周圍設調位螺栓(3);此基礎(2)放在地面(1)上,然后旋轉此底座(2)使其自動埋入地下,從該出泥孔(5)中劑出的泥土會自動壓縮成型;電力電桿(4)插在倒喇叭狀沉孔(6)之中,其下端卡在倒喇叭狀沉孔(6)的底部 ,上面由調位螺栓(3)調整電力電桿(4)的垂直程度,然后在倒喇叭狀沉孔(6)內塞入契塊將電力電桿(4)進一步固定住,最后在圓孔(7)內用泥土填實。/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力抗風防傾覆直型電桿基礎,其特征是:此基礎(2)的外部設螺紋,此基礎(2)的內部下面設喇叭口與圓柱孔銜接的出泥孔(5),此底座(2)的內部上面設倒喇叭狀沉孔(6),倒喇叭狀沉孔(6)上面的周圍設調位螺栓(3);此基礎(2)放在地面(1)上,然后旋轉此底座(2)使其自動埋入地下,從該出泥孔(5)中劑出的泥土會自動壓縮成型;電力電桿(4)插在倒喇叭狀沉孔(6)之中,其下端卡在倒喇叭狀沉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若瑋,
申請(專利權)人:張若瑋,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