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伸縮起吊裝置,包含車廂本體和電葫蘆,還包含升降裝置和伸縮臂;所述車廂本體頂部間隔設有兩個軌道,軌道呈C形結構,且軌道長度方向軸線與車廂本體長度方向軸線對應平行;所述升降裝置兩端均間隔設有兩個與相應軌道對應滾動配合的滾輪,且滾輪位于軌道的開口內;升降裝置頂部中心位置轉動連接有轉盤,轉盤頂部設有設有伸縮臂,轉盤對應伸縮臂的一側設有通孔,升降裝置頂部對應轉盤旋轉軸的外側勻布間隔環設有多個銷孔,且銷孔圓心與轉盤旋轉軸軸線之間的距離和通孔與轉盤旋轉軸軸線之間的距離相等,通孔內活動插接有能夠伸入相應銷孔內的插銷;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重量小,使用方便,起吊操作靈活度高。起吊操作靈活度高。起吊操作靈活度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伸縮起吊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起重設備
,尤其是涉及一種伸縮起吊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公知的,現階段在廂式貨車、方艙類車輛上裝卸貨物的主要方式有叉車輔助裝卸和升降尾板裝卸;由于貨物運輸的長途性、廣泛性,無法保證隨時隨地都有叉車進行貨物裝卸保障;在沒有叉車保障的情況下,裝卸體積小質量重的物品時,存在操作困難、裝卸不便等問題;而升降尾板裝卸需要車輛本身安裝升降尾板,目前汽車升降尾板的重量大多在600公斤左右,即使鋁質升降尾板可以將重量減少到一半,但汽車升降尾板裝在車架后端也勢必會增加車體負擔,使車輛自身的載重量減小,油耗增加并且使車輛離去角變小,通過性變差,對于側開門貨車,無法靈活從車廂兩側裝卸重物,使用不便;因此,亟待需要一種重量小,操作靈活的起吊裝置輔助操作人員在車廂內裝卸貨物。
技術實現思路
[0003]為了克服
技術介紹
中的不足,本技術公開了一種伸縮起吊裝置。
[0004]為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伸縮起吊裝置,包含車廂本體和電葫蘆,還包含升降裝置和伸縮臂;所述車廂本體頂部間隔設有兩個軌道,軌道呈C形結構,且軌道長度方向軸線與車廂本體長度方向軸線對應平行;所述升降裝置兩端均間隔設有兩個與相應軌道對應滾動配合的滾輪,且滾輪位于軌道的開口內;升降裝置頂部中心位置轉動連接有轉盤,轉盤頂部設有設有伸縮臂,轉盤對應伸縮臂的一側設有通孔,升降裝置頂部對應轉盤旋轉軸的外側勻布間隔環設有多個銷孔,且銷孔圓心與轉盤旋轉軸軸線之間的距離和通孔與轉盤旋轉軸軸線之間的距離相等,通孔內活動插接有能夠伸入相應銷孔內的插銷;伸縮臂包含外筒,外筒內插接有伸縮桿,伸縮臂的與轉盤對應緊固連接,伸縮臂的伸縮桿的伸出端掛接有用于起吊重物的電葫蘆。
[0006]優選的,所述升降裝置包含底座和升降平臺板,底座上方設有升降平臺板,底座與升降平臺板之間間隔設有兩個手動剪式千斤頂,且兩個手動剪式千斤頂的驅動絲杠通過聯軸器同軸傳動連接。
[0007]優選的,兩個手動剪式千斤頂中遠離電葫蘆的手動剪式千斤頂的絲杠驅動端安裝有手輪。
[0008]優選的,所述伸縮臂外筒對應電葫蘆一端的兩側均鉸接有支腿。
[0009]優選的,所述支腿腿身設有能夠伸出伸縮臂外筒頂部的延長板,延長板背離支腿的一端設有插孔,兩個延長板對應插孔位置插接有銷釘。
[0010]優選的,所述車廂本體頂部對應兩個軌道之間設有與兩個軌道對應平行的限位板,限位板頂部間隔設有多個限位孔,升降裝置一側活動插接有能夠插入相應限位孔內的限位銷。
[0011]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術方案,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術公開的一種伸縮起吊裝置,結構簡單,重量小,使用方便,起吊操作靈活度高;所述車廂本體頂部間隔設有兩個軌道,升降裝置能夠沿軌道移動,便于調節起吊位置;升降裝置頂部中心位置轉動連接有轉盤,轉盤頂部設有設有伸縮臂,能夠通過轉盤調整伸縮臂的方向,并通過在相應銷孔內插入插銷定位伸縮臂的方向,使伸縮臂長度方向軸線與車廂本體長度方向軸線對應垂直或平行,從而能夠起吊車廂本體兩側及尾部的重物,有效擴大了起吊范圍。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升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升降裝置的俯視圖。
[0016]圖中:1、車廂本體;2、電葫蘆;3、升降裝置;3
?
1、底座;3
?
2、升降平臺板;3
?
3、手動剪式千斤頂;3
?
4、聯軸器;3
?
5、手輪;4、伸縮臂;5、軌道;6、滾輪;7、轉盤;8、限位銷;9、銷孔;10、插銷;11、支腿;12、延長板;13、銷釘;14、限位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7]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詳細的解釋本技術,公開本技術的目的旨在保護本技術范圍內的一切技術改進,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術語“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與本申請的附圖對應,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
[0018]結合附圖1~3,一種伸縮起吊裝置,包含車廂本體1和電葫蘆2,還包含升降裝置3和伸縮臂4;所述車廂本體1頂部間隔設有兩個軌道5,軌道5呈C形結構,且軌道5長度方向軸線與車廂本體1長度方向軸線對應平行;所述升降裝置3兩端均間隔設有兩個與相應軌道5對應滾動配合的滾輪6,且滾輪6位于軌道5的開口內,即滾輪6能沿軌道5移動,同時C形結構的軌道5能夠防止滾輪6脫離,避免升降裝置3一端翹起;根據需要,所述升降裝置3包含底座3
?
1和升降平臺板3
?
2,底座3
?
1上方設有升降平臺板3
?
2,底座3
?
1與升降平臺板3
?
2之間間隔設有兩個手動剪式千斤頂3
?
3,且兩個手動剪式千斤頂3
?
3的驅動絲杠通過聯軸器3
?
4同軸傳動連接,即能夠通過旋擰驅動絲杠控制兩個手動剪式千斤頂3
?
3同步升降,從而控制升降平臺板3
?
2的升降,在車輛行駛時使升降平臺板3
?
2降至最低位置,避免影響車輛的通過性,在駐車起吊重物時能夠先使升降平臺板3
?
2升高,從而使伸縮臂4升高,能夠提高起吊高度,同時避免伸縮臂4與車廂本體1頂部干涉影響;兩個手動剪式千斤頂3
?
3中遠離電葫蘆2的手動剪式千斤頂3
?
3的絲杠驅動端安裝有手輪3
?
5,即能夠通過手輪3
?
5帶動手動剪式千斤頂3
?
3的驅動絲杠旋轉,便于控制升降平臺板3
?
2的升降;
[0019]升降裝置3頂部中心位置轉動連接有轉盤7,轉盤7頂部設有設有伸縮臂4,轉盤7對應伸縮臂4的一側設有通孔,升降裝置3頂部對應轉盤7旋轉軸的外側勻布間隔環設有多個銷孔9,且銷孔9圓心與轉盤7旋轉軸軸線之間的距離和通孔與轉盤7旋轉軸軸線之間的距離相等,通孔內活動插接有能夠伸入相應銷孔9內的插銷10,即能夠通過轉盤7調整伸縮臂4的方向,并通過在相應銷孔9內插入插銷10定位伸縮臂4的方向,使伸縮臂4長度方向軸線與車
廂本體1長度方向軸線對應垂直或平行,從而能夠起吊車廂本體1兩側及尾部的重物;
[0020]伸縮臂4包含外筒,外筒內插接有伸縮桿,伸縮臂4的與轉盤7對應緊固連接,伸縮臂4的伸縮桿的伸出端掛接有用于起吊重物的電葫蘆2,即能夠通過電葫蘆2起吊重物,使用時能夠使伸縮臂4的伸縮桿伸長,擴大起吊范圍;
[0021]此外,所述伸縮臂4外筒對應電葫蘆2一端的兩側均鉸接有支腿11,即當伸縮臂4旋轉至與車廂本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伸縮起吊裝置,包含車廂本體(1)和電葫蘆(2),其特征是:還包含升降裝置(3)和伸縮臂(4);所述車廂本體(1)頂部間隔設有兩個軌道(5),軌道(5)呈C形結構,且軌道(5)長度方向軸線與車廂本體(1)長度方向軸線對應平行;所述升降裝置(3)兩端均間隔設有兩個與相應軌道(5)對應滾動配合的滾輪(6),且滾輪(6)位于軌道(5)的開口內;升降裝置(3)頂部中心位置轉動連接有轉盤(7),轉盤(7)頂部設有伸縮臂(4),轉盤(7)對應伸縮臂(4)的一側設有通孔,升降裝置(3)頂部對應轉盤(7)旋轉軸的外側勻布間隔環設有多個銷孔(9),且銷孔(9)圓心與轉盤(7)旋轉軸軸線之間的距離和通孔與轉盤(7)旋轉軸軸線之間的距離相等,通孔內活動插接有能夠伸入相應銷孔(9)內的插銷(10);伸縮臂(4)包含外筒,外筒內插接有伸縮桿,伸縮臂(4)的與轉盤(7)對應緊固連接,伸縮臂(4)的伸縮桿的伸出端掛接有用于起吊重物的電葫蘆(2)。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伸縮起吊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裝置(3)包含底座(3
?
1)和升降平臺板(3
?
2),底座(3
?
1)上方設有升降平臺板(3
?
2),底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付群,張洋,劉鑫,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紅宇專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