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千斤頂制造的弧焊機器人,其結構包括支撐座、機械臂、主體,支撐座的頂部連接有機械臂,主體安裝在機械臂的末端,主體包括支撐裝置、連接軸、焊接裝置,焊接裝置包括框體、卡板、傳動框、裝夾裝置、弧焊裝置、傳動塊,裝夾裝置包括支撐塊、螺紋槽、夾緊裝置、螺紋桿,夾緊裝置包括夾緊體、夾緊槽、接觸塊、限位環、空槽,接觸塊包括接觸體、摩擦塊、嵌入塊,本發明專利技術利用傳動框與裝夾裝置螺紋配合,將裝夾裝置往上帶動,使得裝在裝夾裝置中的焊條能夠往外伸長,讓焊條與千斤頂的焊接處保持一定的距離,提高千斤頂弧焊的質量。提高千斤頂弧焊的質量。提高千斤頂弧焊的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千斤頂制造的弧焊機器人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焊接
,具體的是一種用于千斤頂制造的弧焊機器人。
技術介紹
[0002]千斤頂的焊接工藝包括缸底及柱頭的焊接,由于支架缸體焊縫承受壓力較大,必須嚴格跟蹤、控制焊縫質量,根據焊接條件的變化實時檢測出焊縫的偏差,并調整焊接路徑和焊接參數,避免焊逢冷、熱裂紋及氣孔的產生,才能夠生產出質量較好的千斤頂。
[0003]基于上述本專利技術人發現,現有的一種用于千斤頂制造的弧焊機器人主要存在以下幾點不足,比如:現有的弧焊機器人在對千斤頂進行焊接的過程中,由于機器人帶動焊條活動對千斤頂焊接,且焊條隨著焊接的位點變多而變短,此時焊條與千斤頂會存在一定的偏差,導致千斤頂的焊接處出現瑕疵的情況。
技術實現思路
[0004]針對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千斤頂制造的弧焊機器人。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用于千斤頂制造的弧焊機器人,其結構包括支撐座、機械臂、主體,所述支撐座的頂部連接有機械臂,所述主體安裝在機械臂的末端,所述主體包括支撐裝置、連接軸、焊接裝置,所述支撐裝置的底部設置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與機械臂活動配合,所述焊接裝置安裝在支撐裝置的頂部。
[0006]進一步的,所述焊接裝置包括框體、卡板、傳動框、裝夾裝置、弧焊裝置、傳動塊,所述框體連接于連接軸,所述卡板設置在框體的內部側端,所述傳動框卡合于卡板的端面,所述裝夾裝置垂直安裝在框體中,所述弧焊裝置垂直連接于框體的頂部,所述傳動塊與傳動框的底部活動配合,所述傳動框與裝夾裝置活動配合。
[0007]進一步的,所述裝夾裝置包括支撐塊、螺紋槽、夾緊裝置、螺紋桿,所述支撐塊垂直設置在框體的內部正中間,所述螺紋槽設置在支撐塊的頂部正中間,所述夾緊裝置螺紋安裝在螺紋槽中,所述螺紋桿焊接連接于支撐塊的底部,所述螺紋槽的寬度由上端向下端逐漸縮小。
[0008]進一步的,所述夾緊裝置包括夾緊體、夾緊槽、接觸塊、限位環、空槽,所述夾緊體設置在螺紋槽的內部中間,所述夾緊槽位于夾緊體的內部中間位置,所述接觸塊設有五個,且環繞于夾緊槽的內部端面進行排列,所述限位環設有兩個,且嵌固在夾緊體的外端面,所述空槽設有六個,且以三個為一組設置在夾緊體的上下兩端,所述夾緊體為橡膠材質,所述限位環為碳鋼材質,且外端面設有螺紋。
[0009]進一步的,所述接觸塊包括接觸體、摩擦塊、嵌入塊,所述接觸體貼合于夾緊槽的端面,所述摩擦塊設有五個,且排列于接觸體的端面,所述嵌入塊連接于接觸體的端面,所述嵌入塊嵌固在夾緊體的內部。
[0010]進一步的,所述弧焊裝置包括擋板、偵測裝置、弧焊頭,所述擋板垂直安裝在框體的頂部,所述偵測裝置安裝在擋板的內側右端,所述弧焊頭安裝在擋板的內側左端,所述偵
測裝置與弧焊頭的位置相齊平。
[0011]進一步的,所述偵測裝置包括滑動槽、卡合塊、偵測頭,所述滑動槽設置在擋板的內部,所述卡合塊卡合于滑動槽的內部,所述偵測頭設有兩個,且分別連接于卡合塊的側部上下兩端,所述偵測頭之間的距離為焊條與千斤頂焊接處的最佳距離,所述卡合塊與滑動槽滑動配合。
[0012]有益效果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專利技術利用傳動框與裝夾裝置螺紋配合,將裝夾裝置往上帶動,使得裝在裝夾裝置中的焊條能夠往外伸長,讓焊條與千斤頂的焊接處保持一定的距離,提高千斤頂弧焊的質量。
[0015]2.本專利技術利用偵測裝置來監測焊條使用縮短的長度,若是偵測裝置發射的紅外線沒有通過焊條進行反射,則傳動塊啟動帶動裝夾裝置往上延伸,直到偵測裝置發射的紅外線能夠通過焊條進行反射,從而保持焊條與千斤頂焊接處之間的距離,提高千斤頂焊接的質量。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用于千斤頂制造的弧焊機器人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主體正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焊接裝置正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裝夾裝置正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夾緊裝置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1]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接觸塊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2]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弧焊裝置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3]圖8為本專利技術的偵測裝置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4]圖中:支撐座1、機械臂2、主體3、支撐裝置31、連接軸32、焊接裝置33、框體331、卡板332、傳動框333、裝夾裝置334、弧焊裝置335、傳動塊336支撐塊a1、螺紋槽a2、夾緊裝置a3、螺紋桿a4、夾緊體a31、夾緊槽a32、接觸塊a33、限位環a34、空槽a35、接觸體b1、摩擦塊b2、嵌入塊b3、擋板c1、偵測裝置c2、弧焊頭c3、滑動槽c21、卡合塊c22、偵測頭c23。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使本專利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
[0026]實施例一:請參閱圖1
?
圖6,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如下:
[0027]其結構包括支撐座1、機械臂2、主體3,所述支撐座1的頂部連接有機械臂2,所述主體3安裝在機械臂2的末端,所述主體3包括支撐裝置31、連接軸32、焊接裝置33,所述支撐裝置31的底部設置有連接軸32,所述連接軸32與機械臂2活動配合,所述焊接裝置33安裝在支撐裝置31的頂部。
[0028]所述焊接裝置33包括框體331、卡板332、傳動框333、裝夾裝置334、弧焊裝置335、傳動塊336,所述框體331連接于連接軸32,所述卡板332設置在框體331的內部側端,所述傳
動框333卡合于卡板332的端面,所述裝夾裝置334垂直安裝在框體331中,所述弧焊裝置335垂直連接于框體331的頂部,所述傳動塊336與傳動框333的底部活動配合,所述傳動框333與裝夾裝置334活動配合,有利于通過傳動框333與裝夾裝置334螺紋配合,將裝夾裝置334往上帶動。
[0029]所述裝夾裝置334包括支撐塊a1、螺紋槽a2、夾緊裝置a3、螺紋桿a4,所述支撐塊a1垂直設置在框體331的內部正中間,所述螺紋槽a2設置在支撐塊a1的頂部正中間,所述夾緊裝置a3螺紋安裝在螺紋槽a2中,所述螺紋桿a4焊接連接于支撐塊a1的底部,所述螺紋槽a2的寬度由上端向下端逐漸縮小,有利于讓夾緊裝置a3的底部受到擠壓發生形變,對焊條起到夾緊的作用。
[0030]所述夾緊裝置a3包括夾緊體a31、夾緊槽a32、接觸塊a33、限位環a34、空槽a35,所述夾緊體a31設置在螺紋槽a2的內部中間,所述夾緊槽a32位于夾緊體a31的內部中間位置,所述接觸塊a33設有五個,且環繞于夾緊槽a32的內部端面進行排列,所述限位環a34設有兩個,且嵌固在夾緊體a31的外端面,所述空槽a35設有六個,且以三個為一組設置在夾緊體a31的上下兩端,所述夾緊體a3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千斤頂制造的弧焊機器人,其結構包括支撐座(1)、機械臂(2)、主體(3),所述支撐座(1)的頂部連接有機械臂(2),所述主體(3)安裝在機械臂(2)的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3)包括支撐裝置(31)、連接軸(32)、焊接裝置(33),所述支撐裝置(31)的底部設置有連接軸(32),所述連接軸(32)與機械臂(2)活動配合,所述焊接裝置(33)安裝在支撐裝置(31)的頂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千斤頂制造的弧焊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裝置(33)包括框體(331)、卡板(332)、傳動框(333)、裝夾裝置(334)、弧焊裝置(335)、傳動塊(336),所述框體(331)連接于連接軸(32),所述卡板(332)設置在框體(331)的內部側端,所述傳動框(333)卡合于卡板(332)的端面,所述裝夾裝置(334)垂直安裝在框體(331)中,所述弧焊裝置(335)垂直連接于框體(331)的頂部,所述傳動塊(336)與傳動框(333)的底部活動配合。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千斤頂制造的弧焊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裝夾裝置(334)包括支撐塊(a1)、螺紋槽(a2)、夾緊裝置(a3)、螺紋桿(a4),所述支撐塊(a1)垂直設置在框體(331)的內部正中間,所述螺紋槽(a2)設置在支撐塊(a1)的頂部正中間,所述夾緊裝置(a3)螺紋安裝在螺紋槽(a2)中,所述螺紋桿(a4)焊接連接于支撐塊(a1)的底部。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千斤頂制造的弧焊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裝置(a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桂明,
申請(專利權)人:王桂明,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