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構件的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對拉螺桿孔模芯,包括:主體。凹槽,凹槽位于主體的一端,內側具有第一螺紋結構。絲桿,絲桿表面具有與第一螺紋結構相匹配的第二螺紋結構,且絲桿的長度大于凹槽的深度。絲孔,絲孔開設于安裝板上,內部具有與第二螺紋結構相匹配的第三螺紋結構。使用過程中,絲桿可以通過第二螺紋結構分別與第一螺紋結構和第三螺紋結構之間的螺紋配合實現與安裝板和主體之間的拆卸工作。采用模芯與固定絲桿分體的方式,在工人將組裝好的對拉螺桿孔模芯放置在合適位置,并可進行混凝土澆灌工作,待混凝土凝結成型之后,便可通過旋擰的方式將主體和絲桿從混凝土中取出。通過拆卸的方式重復利用,減少成本。減少成本。減少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對拉螺桿孔模芯
[0001]本技術涉及建筑構件的
,特別是涉及一種對拉螺桿孔模芯。
技術介紹
[0002]現有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利用鋼筋、混凝土來建造建筑框架,基于混凝土在澆灌使為流體狀態,在混凝土水分蒸發之后為固體狀態,所以在建筑的過程中常用對拉螺桿預留孔洞。
[0003]現階段建筑用模板的對拉螺桿孔洞的制作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一體式的對拉螺桿模芯;另一種則是將鐵棒一端套上PVC管,將插有PVC管的一端插入混凝土,待混凝土成型之后只取出鐵棒的形式。
[0004]因此,一般的對拉螺桿在在使用過程中常因對拉螺桿模芯本身的固定螺牙損壞而無法重復使用,造成模具成本費用的增加。
技術實現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可重復使用的對拉螺桿孔模芯。
[0006]一種對拉螺桿孔模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主體;
[0008]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主體的一端,內側具有第一螺紋結構;
[0009]絲桿,所述絲桿表面具有與所述第一螺紋結構相匹配的第二螺紋結構,且所述絲桿的長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0010]絲孔,所述絲孔開設于安裝板上,內部具有與所述第二螺紋結構相匹配的第三螺紋結構。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絲桿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設置為六邊形。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主體設置為圓柱體,所述主體的另一端開設有第二通孔。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的開設方向與所述主體垂直。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設置為圓形或者橢圓形。
[001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內徑大于所述絲桿的外徑,所述絲桿螺紋連接在所述凹槽內部。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絲孔的內徑大于所述絲桿的外徑,所述絲桿螺紋連接在所述絲孔內部。
[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絲桿與主體采用35號或者45號碳素鋼材質。
[0018]上述對拉螺桿孔模芯,使用過程中,絲桿可以通過第二螺紋結構分別與第一螺紋結構和第三螺紋結構之間的螺紋配合實現與安裝板和主體之間的拆卸工作。采用模芯與固定絲桿分體的方式,在工人將組裝好的對拉螺桿孔模芯放置在合適位置,并可進行混凝土澆灌工作,待混凝土凝結成型之后,便可通過旋擰的方式將主體和絲桿從混凝土中取出,省
時省力。可通過拆卸的方式重復利用,減少成本。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一個實施例的對拉螺桿孔模芯正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施例主體與絲桿連接后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實施例絲桿與安裝板連接后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本實施例主體的內外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本實施例絲桿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0024]圖6為本實施例絲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5]圖中:100、主體;110、凹槽;111、第一螺紋結構;120、第二通孔;200、絲桿;210、第二螺紋結構;220、第一通孔;300、安裝板;310、絲孔;311第三螺紋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使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說明,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旧暾堉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0027]需要說明的是,當組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組件。當一個組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組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組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組件。本申請的說明書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0028]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申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29]在本申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觸,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間接地通過中間媒介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0]除非另有定義,本申請的說明書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申請的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在本申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請。本申請的說明書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0031]如圖1至圖6所示,在一個實施例中,一種對拉螺桿孔模芯,包括主體100和絲桿200,主體100的一端開設有凹槽110,凹槽110內部設有第一螺紋結構111,凹槽110的深度小于絲桿200的長度,絲桿200表面設有第二螺紋結構210,第二螺紋結構210與凹槽內部第一螺紋結構111相匹配,便于主體100與絲桿200的連接和拆卸,安裝板300上開設有絲孔310,
絲孔310的深度小于絲桿200的長度,絲孔310內部設有第三螺紋結構311,第三螺紋結構311與絲桿200表面第二螺紋結構210相匹配,便于絲桿200與安裝板300的連接和拆卸,絲桿200內部開設有第一通孔220,第一通孔220為六角形,主體100的另一端開設有第二通孔120,第二通孔210為圓形或者橢圓形。
[0032]在本實施例中,主體100一端凹槽110內部的第一螺紋結構111與絲桿200上第二螺紋結構210相互配合,使得主體100和絲桿200連接在一起,絲桿200上第二螺紋結構210與安裝板300上第三螺紋結構311相互配合,使得絲桿200和安裝板300相連接。
[0033]在本實施例中,對拉螺桿孔模芯具有主體100凹槽110內的第一螺紋結構111,絲桿200外側壁的第二螺紋結構210,以及安裝板300上絲孔310內的第三螺紋結構311,三個螺紋結構兩兩匹配,匹配螺紋通過旋擰方式連接或者拆卸。
[0034]在本實施例中,主體100、絲桿200以及安裝板300均采用的是35號或者45號碳素鋼材質,35號或者45號碳素鋼材質是優質碳素結構鋼,35號碳素鋼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強度,工藝性能較好,廣泛用于制造各種鍛件和熱壓件和各種零件。45號碳素鋼常為中碳調制結構鋼,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對拉螺桿孔模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主體的一端,內側具有第一螺紋結構;絲桿,所述絲桿表面具有與所述第一螺紋結構相匹配的第二螺紋結構,且所述絲桿的長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絲孔,所述絲孔開設于安裝板上,內部具有與所述第二螺紋結構相匹配的第三螺紋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拉螺桿孔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桿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設置為六邊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拉螺桿孔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設置為圓柱體,所述主體的另一端開設有第二通孔。4.根據權利要求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伯穎,劉迪,芮君,曹永,朱駿,楊雪,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住總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