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能夠抗電磁干擾的無線通訊模塊,包括防電磁干擾外殼、放置槽、固定板、防干擾蓋板和風扇,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的頂面上開設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內放置有無線通訊模塊,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上安裝有彈簧,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上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固定板連接,所述固定板位于放置槽的槽壁上,所述固定板安裝有兩組,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避免了需要用螺絲固定抗電磁干擾外殼,使得拆卸和安裝抗電磁干擾結構時比較的方便。使得拆卸和安裝抗電磁干擾結構時比較的方便。使得拆卸和安裝抗電磁干擾結構時比較的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能夠抗電磁干擾的無線通訊模塊
[0001]本技術涉及能夠抗電磁干擾的無線通訊模塊
,具體是一種能夠抗電磁干擾的無線通訊模塊。
技術介紹
[0002]無線通信是利用電磁波信號可以在自由空間中傳播的特性進行信息交換的一種通信方式,無線模塊作為現代化物聯網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市場上的可以說是非常受歡迎的。無線模塊的種類也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各種功能的無線模塊在市面上都逐一嶄露頭角。
[0003]經檢索,中國技術專利CN214852569U公開了一種抗電磁干擾的無線通訊模塊,包括無線通訊模塊外層抗干擾外殼,所述無線通訊模塊外層抗干擾外殼的兩側表面靠近后表面位置均分別固定安裝有安裝固定塊,所述無線通訊模塊外層抗干擾外殼的一側表面靠近下表面位置固定安裝有外置散熱電機鼓風倉,所述無線通訊模塊外層抗干擾外殼的上表面位置嵌設安裝有上層出氣金屬網,所述無線通訊模塊外層抗干擾外殼的內部靠近上表面位置位于上層出氣金屬網的下方固定安裝有灰塵過濾棉層。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抗電磁干擾的無線通訊模塊,能夠抵抗電磁波干擾,工作更加穩定,能夠增強散熱,且采用外置散熱模塊,避免電機產生的電磁信號干擾到無線通訊模塊內部芯片的運行。
[0004]現有的裝置在使用的時候會出現以下不足:為了保證無線通訊模塊不受電磁干擾,一般是通過在無線通訊模塊上安裝屏蔽罩外殼來抗電磁干擾,在安裝防電磁干擾外殼時,把無線通訊模塊放置在兩塊防電磁干擾外殼中間然后大多采用螺絲進行固定,這樣在拆卸和安裝抗電磁干擾結構時比較的麻煩。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抗電磁干擾的無線通訊模塊,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能夠抗電磁干擾的無線通訊模塊,包括防電磁干擾外殼、放置槽、固定板、防干擾蓋板和風扇,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的頂面上開設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內放置有無線通訊模塊,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上安裝有彈簧,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上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固定板連接,所述固定板位于放置槽的槽壁上,所述固定板安裝有兩組。
[0007]優選的,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的兩邊外壁上開設有軌道,所述防干擾蓋板的兩邊壁內側安裝有滾輪,所述滾輪與軌道滑動連接。
[0008]優選的,所述防干擾蓋板的底部內側壁上設置有凹槽,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的尾端安裝有凸塊,所述凸塊與凹槽契合。
[0009]優選的,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內安裝有風扇,所述風扇由風扇電機提供轉動力。
[0010]優選的,所述放置槽的底面壁上開設有散熱孔,所述風扇的出風方向朝向散熱孔。
[0011]優選的,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和防干擾蓋板的材質為鋁合金。
[0012]優選的,所述防干擾蓋板的兩邊壁內側與防電磁干擾外殼的兩邊外壁貼合。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把無線通訊模塊放置到防電磁干擾外殼頂面上開設的放置槽內,然后防電磁干擾外殼上安裝的彈簧會把防電磁干擾外殼上安裝的固定板頂出,兩組固定板與無線通訊模塊相抵,從而把無線通訊模塊固定在防電磁干擾外殼上的放置槽內,通過防電磁干擾外殼兩邊外壁上開設的軌道與防干擾蓋板兩邊壁內側安裝的滾輪滑動連接,滑動防干擾蓋板使其罩與放置槽的上方,這時防電磁干擾外殼尾端安裝的凸塊與防干擾蓋板底部內側壁上設置的凹槽契合,然后完成抗電磁干擾結構的安裝,避免了需要用螺絲固定抗電磁干擾外殼,使得拆卸和安裝抗電磁干擾結構時比較的方便。
附圖說明
[0014]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
[0015]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技術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技術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技術的側剖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防電磁干擾外殼;2、放置槽;3、散熱孔;4、固定板;5、彈簧;6、軌道;7、滾輪;8、防干擾蓋板;9、凸塊;10、凹槽;11、風扇。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使本技術實施方式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方式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方式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實施方式。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技術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技術的選定實施方式。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1]請參閱圖1,圖2,圖3,圖4,本技術實施例中,一種能夠抗電磁干擾的無線通訊模塊,包括防電磁干擾外殼1、放置槽2、固定板4、防干擾蓋板8和風扇11,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1的頂面上開設有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內放置有無線通訊模塊,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1上安裝有彈簧5,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1上安裝有固定板4,所述彈簧5的另一端與固定板4連接,所述固定板4位于放置槽2的槽壁上,所述固定板4安裝有兩組,把無線通訊模塊放置到防電磁干擾外殼1頂面上開設的放置槽2內,然后防電磁干擾外殼1上安裝的彈簧5會把防電磁干擾外殼1上安裝的固定板4頂出,兩組固定板4與無線通訊模塊相抵,從而把無線通訊模塊固定在防電磁干擾外殼1上的放置槽2內,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1的兩邊外壁上開設有軌道6,所述防干擾蓋板8的兩邊壁內側安裝有滾輪7,所述滾輪7與軌道6滑動連接,所述防干
擾蓋板8的底部內側壁上設置有凹槽10,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1的尾端安裝有凸塊9,所述凸塊9與凹槽10契合,通過防電磁干擾外殼1兩邊外壁上開設的軌道6與防干擾蓋板8兩邊壁內側安裝的滾輪7滑動連接,滑動防干擾蓋板8使其罩與放置槽2的上方,這時防電磁干擾外殼1尾端安裝的凸塊9與防干擾蓋板8底部內側壁上設置的凹槽10契合,然后完成抗電磁干擾結構的安裝,避免了需要用螺絲固定抗電磁干擾外殼,使得拆卸和安裝抗電磁干擾結構時比較的方便,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1內安裝有風扇11,所述風扇11由風扇電機提供轉動力,所述放置槽2的底面壁上開設有散熱孔3,所述風扇11的出風方向朝向散熱孔3,通過啟動風扇電機,使得風扇11轉動,吹出的風通過散熱孔3對放置在放置槽2內的無線通訊模塊進行吹風散熱,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1和防干擾蓋板8的材質為鋁合金,所述防干擾蓋板8的兩邊壁內側與防電磁干擾外殼1的兩邊外壁貼合。
[0022]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把無線通訊模塊放置到防電磁干擾外殼1頂面上開設的放置槽2內,然后防電磁干擾外殼1上安裝的彈簧5會把防電磁干擾外殼1上安裝的固定板4頂出,兩組固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能夠抗電磁干擾的無線通訊模塊,包括防電磁干擾外殼(1)、放置槽(2)、固定板(4)、防干擾蓋板(8)和風扇(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1)的頂面上開設有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內放置有無線通訊模塊,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1)上安裝有彈簧(5),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1)上安裝有固定板(4),所述彈簧(5)的另一端與固定板(4)連接,所述固定板(4)位于放置槽(2)的槽壁上,所述固定板(4)安裝有兩組。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能夠抗電磁干擾的無線通訊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電磁干擾外殼(1)的兩邊外壁上開設有軌道(6),所述防干擾蓋板(8)的兩邊壁內側安裝有滾輪(7),所述滾輪(7)與軌道(6)滑動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能夠抗電磁干擾的無線通訊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干擾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景華,齊淑玲,
申請(專利權)人:濟南天晟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