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冶金行業設備領域,提供了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和置套裝。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包括柜體、底部升降機構、頂升風管、頂部升降機構、移動滑套、頂部風管、翻轉控制機構、翻轉管和送風管;頂升風管設置于柜體的下部,底部升降機構設置于頂升風管的下方,送風管與頂升風管連通;頂部風管設置于柜體的頂部,移動滑套套設于頂部風管的底端,頂部升降機構與移動滑套連接;翻轉管設置于柜體內與翻轉控制機構連接,翻轉控制機構用于控制翻轉管呈現水平或豎直狀態,柜體上還設置有柜門,翻轉管呈水平狀態時其端部所處位置與柜門對應。套裝,包括樣品容器和上述的收發裝置。本申請提供的裝置能實現樣品(例如鋼筋樣品)或物品的氣力輸送。的氣力輸送。的氣力輸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和套裝
[0001]本技術涉及冶金行業設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和套裝。
技術介紹
[0002]在生產線材、鋼筋型材等的鋼廠,在生產一個批次規格的鋼筋時,需要對鋼筋的強度進行拉伸試驗,以檢驗一個批次所生產鋼筋力學性能是否滿足國標要求。以往都是通過人工將500~600mm長的鋼筋試樣送到化驗室進行力學試驗,人工送樣存在送樣效率低、人工作假等情況。
[0003]鑒于此特提出本申請。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種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和套裝,其能夠實現樣品或物品的氣力輸送和接收,同時可解決
技術介紹
提到的至少一種問題。
[0005]本技術的實施例可以這樣實現:
[0006]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包括柜體、底部升降機構、頂升風管、頂部升降機構、移動滑套、頂部風管、翻轉控制機構、翻轉管和送風管;
[0007]頂升風管設置于柜體的下部,底部升降機構設置于頂升風管的下方用于控制頂升風管的升降,送風管與頂升風管連通;
[0008]頂部風管設置于柜體的頂部,移動滑套套設于頂部風管的底端,頂部升降機構與移動滑套連接用于控制移動滑套的升降;
[0009]翻轉管設置于柜體內與翻轉控制機構連接,翻轉控制機構用于控制翻轉管呈現水平或豎直狀態;
[0010]翻轉管呈豎直狀態時所述翻轉管、頂升風管以及頂部風管同軸,且底部升降機構能夠控制頂升風管上升至頂升風管的頂端緊貼翻轉管的一端,頂部升降機構能夠控制移動滑套下降至移動滑套的底端緊貼翻轉管的另一端;
[0011]柜體上還設置有柜門,翻轉管呈水平狀態時其端部所處位置與柜門對應。
[0012]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還包括緩沖件,緩沖件設置于頂升風管的頂部,緩沖件與頂升風管同軸,緩沖件的橫截面呈圓形,直徑小于翻轉管的內徑。
[0013]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底部升降機構包括升降臺,頂升風管設置在升降臺上,頂升風管內中心位置處設置有連接桿,緩沖件與連接桿連接;
[0014]優選地,底部升降機構包括底部氣壓缸,底部氣壓缸的推桿與升降臺連接。
[0015]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翻轉控制機構包括翻轉氣缸、第一翻轉軸、第一翻轉軸承、第二翻轉軸以及第二翻轉軸承;
[0016]第一翻轉軸承和第二翻轉軸承分別設置于柜體的相對兩個側壁;
[0017]第一翻轉軸的一端穿過第一翻轉軸承與翻轉氣缸連接,第一翻轉軸的另一端與翻
轉管的一側連接;
[0018]翻轉管的另一側與第二翻轉軸的一端連接,第二翻轉軸的另一端與第二翻轉軸承連接;
[0019]第一翻轉軸承、第一翻轉軸、第二翻轉軸以及第二翻轉軸承同軸設置。
[0020]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柜門上設置有電磁鎖,電磁鎖與翻轉氣缸通信連接;電磁鎖通過接收到翻轉氣缸發出的翻轉管的狀態信號,控制柜門的開閉;翻轉管處于豎直狀態時柜門關閉,翻轉管處于水平狀態時柜門打開。
[0021]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頂部升降機構包括至少兩個頂部氣壓缸,至少兩個頂部氣壓缸圍繞頂部風管均勻設置,移動滑套的底端具有連接盤,每個頂部氣壓缸的推桿與連接盤的邊緣連接,每個頂部氣壓缸原料推桿的一端固定于柜體的頂部。
[0022]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柜體內設置有豎直限位塊,當翻轉管由水平狀態向豎直狀態翻轉,翻轉至豎直狀態時,翻轉管正好抵接至豎直限位塊上;
[0023]和/或,柜體內設置有水平限位塊,當翻轉管由豎直狀態向水平狀態翻轉,翻轉至水平狀態時,翻轉管正好抵接至水平限位塊上。
[0024]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送風管具有彈簧軟管管段。
[0025]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柜體內還設置有用于檢測翻轉管內是否有樣品的檢測器;
[0026]優選地,檢測器設置于翻轉管的上方,檢測器為對射式檢測光電。
[0027]第二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套裝,包括樣品容器以及如前述實施方式任一項的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
[0028]翻轉管的內徑大于樣品容器的外徑,翻轉管的底端同軸設置有限位環,限位環的內徑小于翻轉管的內徑,翻轉管呈水平狀態時,樣品容器能夠從翻轉管的頂端插入翻轉管內,并被限位環限位以保證不會從翻轉管的底端穿出。
[0029]本技術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0030]將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能實現樣品或物品的氣力輸送和接收。將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應用于鋼筋樣品輸送時,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設置于車間,將輸送風管的一端與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的頂部風管連接,另一端通入至化驗室,向頂升風管送風后,能實現樣品從車間快速便捷地輸送到化驗室中。若化驗室同樣設置有與該輸送風管連接的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時,則化驗室的工作人員可通過該裝置接收鋼筋樣品,或者通過該裝置向車間反向輸送鋼筋樣品或能置于樣品容器內的物品。
[0031]本申請針對長鋼筋樣品尤其適用,例如鋼筋長度達到600mm,容器長度達到660mm,容器加鋼筋樣重量達到9kg,通過本申請提供的裝置,能實現便捷送樣,相對于人工送樣,大大縮短了送樣時間,提高了送樣效率,降低送樣難度,同時避免了人工作假的情況,對于鋼廠自動化的應用、生產效率的提高都有很大的改善。
附圖說明
[003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技術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
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0033]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在第一視角下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在第二視角下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的翻轉管處于水平狀態時的示意圖;
[0036]圖4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的翻轉管處于豎直狀態時的示意圖。
[0037]圖標:100
?
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101
?
輸送風管;102
?
風管法蘭;110
?
柜體;111
?
柜門;112
?
豎直限位塊;113
?
水平限位塊;114
?
對射式檢測光電;120
?
底部升降機構;121
?
升降臺;122
?
連接桿;123
?
底部氣壓缸;130
?
頂升風管;131
?
緩沖件;140
?
頂部升降機構;141
?
頂部氣壓缸;150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體、底部升降機構、頂升風管、頂部升降機構、移動滑套、頂部風管、翻轉控制機構、翻轉管和送風管;所述頂升風管設置于所述柜體的下部,所述底部升降機構設置于所述頂升風管的下方用于控制所述頂升風管的升降,所述送風管與所述頂升風管連通;所述頂部風管設置于所述柜體的頂部,所述移動滑套套設于所述頂部風管的底端,所述頂部升降機構與所述移動滑套連接用于控制所述移動滑套的升降;所述翻轉管設置于所述柜體內與所述翻轉控制機構連接,所述翻轉控制機構用于控制所述翻轉管呈現水平或豎直狀態;所述翻轉管呈豎直狀態時所述翻轉管、所述頂升風管以及所述頂部風管同軸,且所述底部升降機構能夠控制所述頂升風管上升至所述頂升風管的頂端緊貼所述翻轉管的一端,所述頂部升降機構能夠控制所述移動滑套下降至所述移動滑套的底端緊貼所述翻轉管的另一端;所述柜體上還設置有柜門,所述翻轉管呈水平狀態時其端部所處位置與所述柜門對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還包括緩沖件,所述緩沖件設置于所述頂升風管的頂部,所述緩沖件與所述頂升風管同軸,所述緩沖件的橫截面呈圓形,直徑小于所述翻轉管的內徑。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升降機構包括升降臺,所述頂升風管設置在所述升降臺上,所述頂升風管內中心位置處設置有連接桿,所述緩沖件與所述連接桿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樣品氣力輸送收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控制機構包括翻轉氣缸、第一翻轉軸、第一翻轉軸承、第二翻轉軸以及第二翻轉軸承;所述第一翻轉軸承和所述第二翻轉軸承分別設置于所述柜體的相對兩個側壁;所述第一翻轉軸的一端穿過所述第一翻轉軸承與所述翻轉氣缸連接,所述第一翻轉軸的另一端與所述翻轉管的一側連接;所述翻轉管的另一側與所述第二翻轉軸的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光明,李鵬,候興輝,王海娟,鐘威,趙勝,喬佳川,李鵬前,郭宏亮,贠付林,翟瑩瑩,成東,張新,
申請(專利權)人:銀川東方氣力運輸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