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剝皮打端機的微觸發裝置,包括絕緣座,絕緣座一端可拆裝連接有導電座,導電座中心延伸有與其電連接的導電柱,導電柱靠近導電座的一端套設有絕緣墊圈,絕緣墊圈遠離導電座的一端的邊緣設置有用于與剝皮打端機電連接的第一接線端,第一接線端遠離絕緣墊圈的一端電連接有不與導電柱接觸的導電彈簧,導電彈簧遠離第一接線端的一端電連接有位于導電柱端面前方的導電盤,導電盤與導電柱活動導通連接;導電座遠離絕緣座的一端邊緣可拆裝連接有固定膠座,固定膠座上開設有與第一接線端相匹配的開口,導電座邊緣電連接有第二接線端,固定膠座上還設置有用于容納導電柱、絕緣墊圈、導電彈簧、導電盤的容納通孔。導電盤的容納通孔。導電盤的容納通孔。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剝皮打端機的微觸發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剝皮打端機,尤其是一種剝皮打端機的微觸發裝置。
技術介紹
[0002]電線是電子設備中常用的零部件,常用于進行電信號以及電流的傳輸,電線的兩端通常需要安裝接線端子以便于與相應的電器部件進行連接,剝皮打端機就是用于將電線的絕緣外皮剝開并壓接上接線端子的設備,目前在線束加工行業內,市面上的剝皮打端機全靠腳踏開關啟動機器,一旦操作員線頭未放到頂線塊位置而誤踩腳踏開關啟動設備,會導致電線剝皮長度不足進而造成鉚端淺打不良,造成裝配不緊密、不到位,嚴重影響產品性能,尤其小規格線徑更甚。基于此,現在需設計出一個微觸發裝置,32AWG(含)以上均可使用,線頭不放到位機器不會啟動,杜絕鉚端淺打不良的情況發生。
技術實現思路
[0003]針對現有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剝皮打端機的微觸發裝置。
[0004]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剝皮打端機的微觸發裝置,包括絕緣座,所述絕緣座一端可拆裝連接有導電座,所述導電座遠離絕緣座的一端中心向遠離絕緣座的方向延伸有與其電連接的導電柱,所述導電柱靠近導電座的一端套設有絕緣墊圈,所述絕緣墊圈遠離導電座的一端的邊緣設置有用于與剝皮打端機電連接的第一接線端,所述第一接線端遠離絕緣墊圈的一端電連接有不與導電柱接觸的導電彈簧,所述導電彈簧遠離第一接線端的一端電連接有位于導電柱端面前方的導電盤,所述導電盤與導電柱活動導通連接,所述導電盤遠離導電彈簧的一端中心固定連接有絕緣膠墊;所述導電座遠離絕緣座的一端邊緣可拆裝連接有固定膠座,所述固定膠座上開設有與第一接線端相匹配的開口,所述導電座邊緣電連接有穿出固定膠座或設置在固定膠座外的用于與剝皮打端機電連接的第二接線端,所述固定膠座上還設置有用于容納導電柱、絕緣墊圈、導電彈簧、導電盤的容納通孔。
[0005]作為優選,所述第一接線端是O形接線端子,所述O形接線端子包括用于與剝皮打端機電連接的外接線端、與外接線端電連接的O形端,所述O形端與導電彈簧電連接。
[0006]作為優選,所述O形端、導電彈簧均與導電柱是同一軸心線設置。
[0007]作為優選,所述開口形狀相匹配于外接線端形狀設置。
[0008]作為優選,所述容納通孔包括依次排列的直徑依次減小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所述絕緣墊圈與O形端相抵接匹配卡合在第一通孔內,所述導電彈簧、導電盤相抵接設置在第二通孔內且導電彈簧將導電盤頂緊在第二通孔靠近第三通孔的一側。
[0009]作為優選,所述導電彈簧周向形狀與第二通孔內壁相適配。
[0010]作為優選,所述導電盤向第三通孔延伸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形狀與第三通孔形狀相適配,所述延伸部遠離導電盤的一端中心開設有與絕緣膠墊相匹配的第一凹槽。
[0011]作為優選,所述絕緣膠墊遠離導電盤的一端中心開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
內設置有與其相匹配的頂線片。
[0012]作為優選,所述導電彈簧是線徑0.2mm*4圈、外圓直徑6.5mm、自由長度5mm的導電彈簧,所述導電盤與導電柱之間有0.2mm間隙。
[0013]作為優選,所述絕緣座另一端邊緣延伸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可拆裝連接有用于固定在剝皮打端機上的定位塊。
[0014]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設計該微觸發裝置,只有當電線端頭到位了才會被剝皮,避免了由于人為誤操作,提前腳踏啟動機器而造成的電線端頭淺打不良的問題,降低了鉚端不良率。另外通過將該微觸發裝置啟動取代原腳踏開關啟動,可以減少人工疲勞,提升了工作效率,小線徑規格32AWG也能觸發此裝置,適用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零部件名稱及序號:1
?
絕緣座11
?
連接塊12
?
定位塊2
?
導電座21
?
第二接線端22
?
導電柱23
?
絕緣墊圈24
?
第一接線端241
?
外接線端242
?
O形端25
?
導電彈簧26
?
導電盤261
?
絕緣膠墊2611
?
第二凹槽262
?
延伸部2621
?
第一凹槽27
?
頂線片3
?
固定膠座31
?
開口32
?
容納通孔321
?
第一通孔322
?
第二通孔323
?
第三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的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技術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技術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技術的選定實施例。
[0018]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前”、“后”、“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本技術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19]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還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
[0020]在本文中提及“實施例”意味著,結合實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術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說明書中的各個位置出現該短語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實施例,也不是與其它實施例互斥的獨立的或備選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顯式地和隱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可以與其它實施例相結合。
[0021]本技術實施例如圖1中所示,一種剝皮打端機的微觸發裝置,包括絕緣座1,絕緣座1一端可拆裝連接有導電座2,導電座2遠離絕緣座1的一端中心向遠離絕緣座1的方向延伸有與其電連接的導電柱22,導電柱22靠近導電座2的一端套設有絕緣墊圈23,絕緣墊圈23遠離導電座2的一端的邊緣設置有用于與剝皮打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剝皮打端機的微觸發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絕緣座,所述絕緣座一端可拆裝連接有導電座,所述導電座遠離絕緣座的一端中心向遠離絕緣座的方向延伸有與其電連接的導電柱,所述導電柱靠近導電座的一端套設有絕緣墊圈,所述絕緣墊圈遠離導電座的一端的邊緣設置有用于與剝皮打端機電連接的第一接線端,所述第一接線端遠離絕緣墊圈的一端電連接有不與導電柱接觸的導電彈簧,所述導電彈簧遠離第一接線端的一端電連接有位于導電柱端面前方的導電盤,所述導電盤與導電柱活動導通連接,所述導電盤遠離導電彈簧的一端中心固定連接有絕緣膠墊;所述導電座遠離絕緣座的一端邊緣可拆裝連接有固定膠座,所述固定膠座上開設有與第一接線端相匹配的開口,所述導電座邊緣電連接有穿出固定膠座或設置在固定膠座外的用于與剝皮打端機電連接的第二接線端,所述固定膠座上還設置有用于容納導電柱、絕緣墊圈、導電彈簧、導電盤的容納通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剝皮打端機的微觸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線端是O形接線端子,所述O形接線端子包括用于與剝皮打端機電連接的外接線端、與外接線端電連接的O形端,所述O形端與導電彈簧電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剝皮打端機的微觸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形端、導電彈簧均與導電柱是同一軸心線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剝皮打端機的微觸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姜濤,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杰鑫機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