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修邊裝置,涉及自動修邊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安裝頂板,安裝頂板的下方固定安裝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側固定安裝有環形活動軌道,環形活動軌道的外側設置有軌道凹槽,軌道凹槽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一齒塊,環形活動軌道的內側設置有環形滑軌,第一齒塊的一側設置有多個第一齒輪。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打磨滾軸上下邊緣夾角的設置,實現了對修邊原料邊緣鋒利處進行磨平,從而防止打磨后修邊原料邊緣過于鋒利,割傷工作人員手部,以及對修邊后存在的粗糙邊緣進行自動化快速便捷拋光,從而防止材料修邊后產生的毛邊刮傷工人的手,使得工人操作更加方便。使得工人操作更加方便。使得工人操作更加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自動修邊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自動修邊
,具體為一種自動修邊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在板材加工成型后,通常要對板材進行修邊,削去邊緣廢料同時保證邊緣的齊整度,通常都是在板材制造完成并下線后使用專業修邊機對其修邊,從而使得板材符合使用標準。
[0003]現有的自動修邊機在修邊后,板材邊緣出會產生細小毛刺,使用人員在使用時以及搬運的情況下會劃傷手部,板材在拼接時過多的毛刺使得板材連接不緊密,同時板材上下邊緣處不容易被打磨,容易劃傷工作人員。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修邊裝置,具備了對修邊后存在的粗糙邊緣進行自動化快速便捷拋光,防止材料修邊后產生的毛邊刮傷工人的手,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一種自動修邊裝置,包括安裝頂板,所述安裝頂板的下方固定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側固定安裝有環形活動軌道,所述環形活動軌道的外側設置有軌道凹槽,所述軌道凹槽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一齒塊,所述環形活動軌道的內側設置有環形滑軌,所述第一齒塊的一側設置有多個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的頂部均固定安裝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外側固定安裝有安裝外殼,所述安裝外殼的一側活動安裝有多個滾輪,所述安裝外殼的底部固定安裝有聯動連接塊,所述聯動連接塊的一側固定安裝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的一側活動連接有第二齒塊,所述第二齒塊的一側固定安裝有調節桿,所述調節桿的上下兩側均固定安裝有限位塊,所述調節桿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三電機,所述第三電機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打磨滾軸。
[0006]可選的,所述第一齒塊與第一齒輪為嚙合連接,所述第一齒輪與安裝外殼通過轉動連接。
[0007]可選的,所述環形滑軌與滾輪通過滾動連接,所述第二齒輪與第二齒塊通過嚙合連接。
[0008]可選的,所述聯動連接塊的內部設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與限位塊通過滑動連接,所述聯動連接塊與調節桿通過滑動連接,所述調節桿的一端設置有擋板。
[0009]可選的,所述打磨滾軸分為前后兩個,且前側打磨滾軸拋光度為Ra.微米,且后側打磨滾軸拋光度為Ra.微米,所述打磨滾軸的上下邊緣均設置有夾角。
[0010]可選的,所述打磨滾軸的內側設置有修邊原料,所述修邊原料的底部固定安裝有修邊固定臺。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一、本技術通過第一電機帶動第一齒輪運作以及第三電機帶動打磨滾軸進行轉動,實現了對修邊后存在的粗糙邊緣進行自動化快速便捷拋光,從而防止材料修邊后產生的毛邊刮傷工人的手,使得工人操作更加方便。
[0013]二、本技術通過打磨滾軸上下邊緣夾角的設置,實現了對修邊原料邊緣鋒利處進行磨平,從而防止打磨后修邊原料邊緣過于鋒利,割傷工作人員手部。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技術結構的整體示意圖;
[0015]圖2為本技術結構的環形活動軌道示意圖;
[0016]圖3為本技術結構的安裝外殼內部剖視圖;
[0017]圖4為本技術結構的聯動連接塊內部拆分圖。
[0018]圖中:1
?
安裝頂板、2
?
固定板、3
?
環形活動軌道、4
?
第一齒塊、5
?
第一齒輪、6
?
第一電機、7
?
安裝外殼、8
?
滾輪、9
?
聯動連接塊、10
?
第二電機、11
?
第二齒輪、12
?
第二齒塊、13
?
調節桿、14
?
限位塊、15
?
第三電機、16
?
打磨滾軸、17
?
修邊原料、18
?
修邊固定臺、19
?
環形滑軌。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0]實施例一:
[0021]請參閱圖1至圖4,本技術提供一種自動修邊裝置,包括安裝頂板1,安裝頂板1的下方固定安裝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一側固定安裝有環形活動軌道3,環形活動軌道3的外側設置有軌道凹槽,軌道凹槽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一齒塊4,環形活動軌道3的內側設置有環形滑軌19,第一齒塊4的一側設置有多個第一齒輪5,第一齒塊4與第一齒輪5為嚙合連接,第一齒輪5的頂部均固定安裝有第一電機6,第一電機6的外側固定安裝有安裝外殼7,第一齒輪5與安裝外殼7通過轉動連接。
[0022]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例中安裝外殼7的一側活動安裝有多個滾輪8,安裝外殼7在移動時能夠帶動滾輪8在環形滑軌19內部滾動,滾輪8的設置能夠幫助安裝外殼7移動更加順暢。
[0023]安裝外殼7的底部固定安裝有聯動連接塊9,聯動連接塊9的一側固定安裝有第二電機10,第二電機10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第二齒輪11,第二齒輪11的一側活動連接有第二齒塊12,第二齒輪11與第二齒塊12通過嚙合連接,第二齒塊12的一側固定安裝有調節桿13,調節桿13的上下兩側均固定安裝有限位塊14,聯動連接塊9的內部設置有限位槽,限位槽與限位塊14通過滑動連接,聯動連接塊9與調節桿13通過滑動連接。
[0024]調節桿13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三電機15,第三電機15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打磨滾軸16。
[0025]更為具體的來說,本實施例中的裝置與外部電源進行電性連接,當對修邊原料17進行形狀修邊切割后,第二電機10開始運作,第二電機10運作時帶動第二齒輪11進行轉動,
第二齒輪11轉動時與第二齒塊12進行嚙合,通過與第二齒塊12嚙合帶動調節桿13向前移動,調節桿13帶動打磨滾軸16移動到修邊原料17的邊緣處,與修邊原料17進行緊貼,打磨滾軸16的上下邊緣夾角與修邊原料17上下邊緣進行緊貼,第三電機15開始運作,第三電機15運作時帶動打磨滾軸16進行轉動,打磨滾軸16對修邊原料17邊緣進行拋光打磨,通過第二電機10運作帶動打磨滾軸16進行前進后退移動,方便對打磨滾軸16進行收納,從而不會妨礙到修邊機對修邊原料17進行切割修邊。
[0026]同時第一電機6開始轉動,第一電機6轉動時帶動第一齒輪5進行轉動,第一齒輪5轉動時與第一齒塊4進行嚙合,通過與第一齒塊4進行嚙合帶動安裝外殼7在環形活動軌道3外側進行軌道移動,移動到固定板2一側停止,同時安裝外殼7在移動時能夠帶動滾輪8在環形滑軌19內部滾動,滾輪8的設置能夠幫助安裝外殼7移動更加順暢。
[002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修邊裝置,包括安裝頂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頂板(1)的下方固定安裝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一側固定安裝有環形活動軌道(3),所述環形活動軌道(3)的外側設置有軌道凹槽,所述軌道凹槽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一齒塊(4),所述環形活動軌道(3)的內側設置有環形滑軌(19),所述第一齒塊(4)的一側設置有多個第一齒輪(5),所述第一齒輪(5)的頂部均固定安裝有第一電機(6),所述第一電機(6)的外側固定安裝有安裝外殼(7),所述安裝外殼(7)的一側活動安裝有多個滾輪(8),所述安裝外殼(7)的底部固定安裝有聯動連接塊(9);所述聯動連接塊(9)的一側固定安裝有第二電機(10),所述第二電機(10)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第二齒輪(11),所述第二齒輪(11)的一側活動連接有第二齒塊(12),所述第二齒塊(12)的一側固定安裝有調節桿(13),所述調節桿(13)的上下兩側均固定安裝有限位塊(14),所述調節桿(13)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三電機(15),所述第三電機(15)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打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樂,周進松,劉偉東,
申請(專利權)人:逸辰精密機械杭州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