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燃料電池汽車供氫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氫燃料電池汽車氫氣消納系統,包括儲氫支路和氫氣質量檢測支路,儲氫支路和氫氣質量檢測支路均與氫氣加注口連通,儲氫支路和氫氣質量檢測支路的末端與動力電池電堆連通。當加氫站所在的氫氣不參與氫氣抽樣檢測時,通過儲氫支路完成常規的儲氫加注即可;當加氫站所在的氫氣需要抽樣檢測時,通過氫氣質量檢測支路完成氫氣顆粒物稱量和氣態雜質的檢測,而無論是儲氫支路所收集的氫氣,還是經氫氣質量檢測支路檢測合格后的氫氣均可用于氫燃料電池汽車供電動力系統動力電池電堆提供動力,有效解決了氫氣收集后直接燃燒處理造成的安全問題,而且可將收集的氫氣作為氫燃料電池汽車電堆能源供應。電池汽車電堆能源供應。電池汽車電堆能源供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燃料電池汽車氫氣消納系統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燃料電池汽車供氫
,尤其是涉及一種氫燃料電池汽車氫氣消納系統。
技術介紹
[0002]燃料電池汽車是一種氫氣為燃料的新型發動機汽車,而氫氣品質的保障是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健康發展與規模化應用的基本條件。
[0003]氫氣中雜質的種類及其濃度含量由氫氣制備原料、工藝方法、提純技術、運輸方式、加注設備和工藝、操作規范性多方面因素共同決定。同時,基于氫氣制備、儲存、運輸和加注流程長,雜質來源復雜以及存在大規模工業氫氣不能滿足燃料電池車用氫氣品質要求問題,氫氣中微量、痕量雜質的分析檢測面臨巨大的挑戰。。
[0004]現有技術中,為確保氫氣質量有效快速溯源,移動式氫氣質量檢測裝備的研發有序展開。基于實現氫氣移動檢測的車載部分,同時考慮到低碳消耗的問題,通常選擇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車載裝置。移動檢測端進行顆粒物稱量時,存在氫氣尾氣排放;而氫氣氣態雜質進入氣態雜質檢測系統時,從分流支路排出的氫氣也會作為尾氣排放。然而,由于氫氣為危險化學品,禁止隨意外排,一般直接采用尾氣收集后集中燃燒處理的方法。但是,無論是氫氣排空,還是集中燃燒處理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并且造成了氫能源的浪費。
[0005]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氫燃料電池汽車氫氣消納系統。
技術實現思路
[0006]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氫燃料電池汽車氫氣消納系統,該系統不僅有效解決了氫氣收集后直接燃燒處理造成的安全問題,而且可將收集的氫氣作為氫燃料電池汽車電堆能源供應,以將氫氣消納。
[0007]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氫燃料電池汽車氫氣消納系統,包括儲氫支路和氫氣質量檢測支路,
[0008]其中,所述儲氫支路和所述氫氣質量檢測支路通過三通閥與氫氣加注口連通,所述儲氫支路和所述氫氣質量檢測支路的末端與動力電池電堆連通。
[0009]作為本技術方案優選地,所述氫氣質量檢測支路包括顆粒物稱量支路和氣態雜質檢測支路,其中,所述顆粒物稱量支路和所述氣態雜質檢測支路并聯設置,所述顆粒物稱量支路的末端設置有氫氣緩沖罐,所述氫氣緩沖罐與所述動力電池電堆連通;所述氣體雜質檢測支路的末端設置有混合尾氣處理裝置。
[0010]作為本技術方案優選地,所述氣態雜質檢測支路包括檢測支路和分流支路,其中,所述檢測支路和所述分流支路并聯設置,所述分流支路的末端與所述氫氣緩沖罐連通,所述檢測支路的末端與所述混合尾氣處理裝置連通。
[0011]作為本技術方案優選地,所述儲氫支路上設置儲氫瓶,所述儲氫瓶和所述三通閥之間設置有第一單向閥,所述儲氫瓶和所述動力電池電堆之間設置有第一控制閥。
[0012]作為本技術方案優選地,所述顆粒物稱量支路上設置有顆粒物稱量裝置,所述顆粒物稱量裝置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二單向閥和第三單向閥;所述顆粒物稱量支路靠近所述顆粒物稱量裝置進氣口的一端還設置有第一壓力表。
[0013]作為本技術方案優選地,所述檢測支路上設置有氣態雜質檢測裝置,所述氣態雜質檢測裝置的末端與所述混合尾氣處理裝置連通。
[0014]作為本技術方案優選地,所述檢測支路靠近所述氣態雜質檢測裝置進氣口的一端設置有第二壓力表,所述檢測支路和所述分流支路靠近所述三通閥的一端分別設置有第二控制閥和第三控制閥。
[0015]作為本技術方案優選地,所述氫氣緩沖罐與所述顆粒物稱量支路、所述分流支路連通的一端設置有第四單向閥,所述氫氣緩沖罐與所述動力電池電堆之間設置有第四控制閥。
[0016]作為本技術方案優選地,還包括純化裝置,所述純化裝置設置在所述第四控制閥和所述動力電池電堆之間。
[0017]作為本技術方案優選地,還包括人機交互模塊,所述人機交互模塊用于控制三通閥、第一單向閥、第二單向閥、第三單向閥、第四單向閥、第一控制閥、第二控制閥、第三控制閥和第四控制閥的開閉。
[0018]本專利技術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氫氣消納系統,至少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0019]本專利技術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氫氣消納系統包括儲氫支路和氫氣質量檢測支路,并且儲氫支路和氫氣質量檢測支路的前端均與氫氣加注口連通,儲氫支路和氫氣質量檢測支路的末端均與動力電池電堆連通。當加氫站所在的氫氣不參與氫氣抽樣檢測時,通過儲氫支路完成常規的儲氫加注即可;當加氫站所在的氫氣樣品需要抽樣檢測時,通過氫氣質量檢測支路完成氫氣顆粒物稱量和氣態雜質的檢測,而無論是儲氫支路所收集的氫氣,還是經氫氣質量檢測支路檢測合格后的氫氣均可用于氫燃料電池汽車供電動力系統動力電池電堆提供動力,不僅有效解決了氫氣收集后直接燃燒處理造成的安全問題,而且可將收集的氫氣作為氫燃料電池汽車電堆能源供應,以將氫氣消納,因質量檢測而產生的氫氣尾氣得到了資源化回收利用。
附圖說明
[002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1]圖1為本專利技術氫燃料電池汽車氫氣消納系統的示意圖。
[0022]附圖標記說明:
[0023]1:儲氫支路;2:三通閥;3:氫氣加注口;4:動力電池電堆;5:顆粒物稱量支路;6:氫氣緩沖罐;7:混合尾氣處理裝置;8:檢測支路;9:分流支路;10:儲氫瓶;11:第一單向閥;12:第一控制閥;13:顆粒物稱量裝置;14:第二單向閥;15:第三單向閥;16:第一壓力表;17:氣態雜質檢測裝置;18:第二壓力表;19:第二控制閥;20:第三控制閥;21:第四單向閥;22:第四控制閥;23:純化裝置;24:人機交互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5]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堅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
[0026]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所述特征。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此外,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氫燃料電池汽車氫氣消納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儲氫支路(1)和氫氣質量檢測支路,其中,所述儲氫支路(1)和所述氫氣質量檢測支路通過三通閥(2)與氫氣加注口(3)連通,所述儲氫支路(1)和所述氫氣質量檢測支路的末端與動力電池電堆(4)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氫氣消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氣質量檢測支路包括顆粒物稱量支路(5)和氣態雜質檢測支路,其中,所述顆粒物稱量支路(5)和所述氣態雜質檢測支路并聯設置,所述顆粒物稱量支路(5)的末端設置有氫氣緩沖罐(6),所述氫氣緩沖罐(6)與所述動力電池電堆(4)連通;所述氣體雜質檢測支路的末端設置有混合尾氣處理裝置(7)。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氫氣消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態雜質檢測支路包括檢測支路(8)和分流支路(9),其中,所述檢測支路(8)和所述分流支路(9)并聯設置,所述分流支路(9)的末端與所述氫氣緩沖罐(6)連通,所述檢測支路(8)的末端與所述混合尾氣處理裝置(7)連通。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氫氣消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氫支路(1)上設置儲氫瓶(10),所述儲氫瓶(10)和所述三通閥(2)之間設置有第一單向閥(11),所述儲氫瓶(10)和所述動力電池電堆(4)之間設置有第一控制閥(12)。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氫氣消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顆粒物稱量支路(5)上設置有顆粒物稱量裝置(13),所述顆粒物稱量裝置(13)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二單向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萬燕鳴,劉瑋,朱瑋郁,陳洪艷,劉聰敏,杜玉琦,劉安東,
申請(專利權)人:氫跡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