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屬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技術領域。一種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包括降溫排氣箱,所述降溫排氣箱安裝在站樁內腔的上端位置,所述站樁下端設置有電路箱,所述站樁底部連接底座,且所述站樁頂部安裝有可調整式太陽能裝置,所述站樁前表面中間位置安裝有支付顯示端,所述站樁兩側設置有充電槍。本發明專利技術中通過槍頭自動夾緊裝置中設置電磁感應開關,實現對實現充電槍的全自動鎖定與解鎖,有效增強對充電樁槍頭的保護,另外設置有風機滾筒降溫排氣,且在降雨時防雨裝置會封堵管道槽口,有效起到防水作用,減少充電樁內部受潮可能性,而太陽電池板設計為可旋轉形式,提高可調整式太陽能裝置的光能吸收量。吸收量。吸收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新能源汽車充電
,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技術介紹
[0002]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是指為新能源汽車提供能量補充的充電裝置,其功能類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機,它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墻上,安裝在公共建筑和小區內的停車場或充電站,可以根據不同的電壓等級為各種類型的電動車充電。充電樁的輸入端直接與交流電網相連,輸出端基本上配有充電槍,為電動汽車充電。大多數充電樁都有常規充電和快速充電??梢允褂锰囟ǖ某渲悼ㄔ诔潆姌短峁┑娜藱C交互界面上刷卡,并做好打印相應的充電方式、充電時間和費用數據。充電樁顯示屏可以顯示充電量、費用、充電時間等數據,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充電槍通常是插在充電樁兩側連接口中的,大多數充電樁在設計上并沒有針對充電頭的連接處設計夾緊裝置,充電頭被人隨意拔出,容易引起充電頭的損壞,甚至會遭受惡意破壞,另外在充電樁的降溫冷卻裝置上有些充電樁選擇使用風扇降溫,但是同時會形成充電樁在下雨天從通風口進水的現象,針對此現象需要設計出更安全的降溫冷卻裝置,讓充電樁在下雨天使用時更加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充電槍通常是插在充電樁兩側連接口中的,大多數充電樁在設計上并沒有針對充電頭的連接處設計夾緊裝置,充電頭被人隨意拔出,容易引起充電頭的損壞,甚至會遭受惡意破壞,另外在充電樁的降溫冷卻裝置上有些充電樁選擇使用風扇降溫,但是同時會形成充電樁在下雨天從通風口進水的現象,針對此現象需要設計出更安全的降溫冷卻裝置,讓充電樁在下雨天使用時更加安全。
[0004]一種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包括降溫排氣箱,所述降溫排氣箱安裝在站樁內腔的上端位置,所述站樁下端設置有電路箱,所述站樁底部連接底座,且所述站樁頂部安裝有可調整式太陽能裝置,所述站樁前表面中間位置安裝有支付顯示端,所述站樁兩側設置有充電槍;
[0005]優選地,所述降溫排氣箱底部安裝有防雨裝置,且所述降溫排氣箱內部設置有通氣管,且所述通氣管貫穿降溫排氣箱插入電路箱中;
[0006]優選地,所述站樁內腔的中間位置安裝有槍頭自動夾緊裝置。
[0007]優選地,所述電路箱包括箱門和安裝在箱體內部中間位置的電路盒,所述電路箱箱體內部靠近箱門位置安裝有非儲壓式全氟乙酮降溫滅火裝置,且所述非儲壓式全氟乙酮降溫滅火裝置連接有溫度傳感器。
[0008]優選地,所述降溫排氣箱包括風機滾筒和滾筒電機,所述風機滾筒兩端活動連接在連接座中,所述連接座設置在降溫排氣箱內腔壁兩側,所述風機滾筒夾在兩塊擋板中間,
且上方的一塊所述擋板垂直滾筒電機的板身處開設有通風口,所述滾筒電機貫穿連接有環形齒輪,所述環形齒輪另一端連接風機滾筒,且所述滾筒電機頂端連接在連接座中,所述擋板下端設置有排氣箱底板,所述排氣箱底板靠近擋板處開設有五個管道槽口,所述管道槽口下端連接通氣管,所述排氣箱底板中間開設有滑槽。
[0009]優選地,所述可調整式太陽能裝置包括連接在站樁頂端的頂板,所述頂板兩側設置有控制轉軸,所述控制轉軸連接太陽電池板,且所述控制轉軸側端連接轉輪,所述轉輪上連接調節繩。
[0010]優選地,所述防雨裝置包括安裝在排氣箱底板上的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連接圓盤齒輪,所述圓盤齒輪連接條形齒輪,所述條形齒輪下端穿過滑槽連接有滾軸,所述條形齒輪連接擋雨板,所述擋雨板兩側設置有固定條,且所述排氣箱底板一端設置有過水口,所述過水口位于管道槽口上方。
[0011]優選地,所述槍頭自動夾緊裝置包括安裝在電路箱上方的控制電機和設置在充電槍連接口周向的夾板組,所述控制電機連接有錐形齒輪,所述錐形齒輪連接聯動桿,所述聯動桿兩端通過齒輪連接夾板組,且所述聯動桿通過固定套桿安裝在站樁內腔壁上,所述夾板組由正“L”型移動夾板和倒“L”型移動夾板構成,且所述正“L”型移動夾板和倒“L”型移動夾板分別連接有移動桿,所述移動桿貫穿設置在固定架內,所述夾板組豎直桿上設置有條齒,所述條齒與聯動桿兩端齒輪嚙合,所述夾板組前端連接有導線,且所述導線上連接有繼電器。
[0012]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
[0013]1)、本專利技術中,通過在槍頭自動夾緊裝置中設置電磁感應開關,當車主在支付顯示端利用掃碼或者刷卡支付成功后,控制電機連接的電磁感應開關打開,此時控制電機帶動聯動桿旋轉,而聯動桿旋轉又會使夾板組的正“L”型移動夾板向下移動、倒“L”型沿相反方向移動,使夾板前端半圓凹槽口遠離充電槍的槍頭,便可以輕易從連接口取下充電槍,而當使用完將充電槍放回連接口,由于夾板組的夾板內設置有磁圈,且充電槍管內連接有閉合電路,使充電槍經過夾板組時做切割運動產生電流,電流經繼電器放大,通過導線再次傳導至控制電機,此時控制電機工作帶動夾板組靠近再次夾緊充電槍,完成對充電槍的鎖定保護,有效增強對充電樁槍頭的保護,且過程中實現全自動鎖定與解鎖。
[0014]2)、本專利技術中,針對降溫排氣設備設置有防雨裝置,滾筒電機通過環形齒輪帶動風機滾筒旋轉形成負壓吸收空氣,空氣在進入風機滾筒后隨著風機滾筒的旋轉會在風機滾筒內腔中形成渦流,渦流又會帶動空氣形成貫通流,使空氣加速從兩塊傾斜擋板中間流入管道槽口,并從管道槽口連接的通氣管通向電路箱,對電路盒降溫,當下雨時,打開伺服電機開關,伺服電機工作旋轉使連接條形齒輪的擋雨板靠近插入過水口中,直至將管道槽口封堵住,使雨水不會沿著通氣管流入充電樁內腔中,而雨水便從過水口流向站樁外,有效起到防水作用,減少充電樁內部受潮可能性。
[0015]3)、本專利技術中,通過設置可調整式太陽能裝置,工作人員每隔半小時拉動調節繩使控制轉軸帶動太陽電池板旋轉,改變太陽電池板的朝向,使太陽電池板與當天日照方向盡可能保持垂直,提高可調整式太陽能裝置的光能吸收量,提高了充電樁備用能源的儲備量。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降溫排氣箱內部結構放大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槍頭自動夾緊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可調整式太陽能裝置結構放大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防雨裝置底面結構放大示意圖;
[0021]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電路箱內部結構放大示意圖。
[0022]圖中標號說明:1、底座;2、站樁;3、電路箱;301、箱門;302、電路盒;303、溫度傳感器;304、非儲壓式全氟乙酮降溫滅火裝置;4、支付顯示端;5、充電槍;6、降溫排氣箱;601、風機滾筒;602、擋板;603、滾筒電機;604、環形齒輪;605、連接座;606、排氣箱底板;607、通風口;608、管道槽口;609、滑槽;7、可調整式太陽能裝置;701、頂板;702、控制轉軸;703、太陽電池板;704、轉輪;705、調節繩;8、防雨裝置;801、伺服電機;802、圓盤齒輪;803、條形齒輪;804、擋雨板;80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包括降溫排氣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溫排氣箱(6)安裝在站樁(2)內腔的上端位置,所述站樁(2)下端設置有電路箱(3),所述站樁(2)底部連接底座(1),且所述站樁(2)頂部安裝有可調整式太陽能裝置(7),所述站樁(2)前表面中間位置安裝有支付顯示端(4),所述站樁(2)兩側設置有充電槍(5);所述降溫排氣箱(6)底部安裝有防雨裝置(8),且所述降溫排氣箱(6)內部設置有通氣管(10),且所述通氣管(10)貫穿降溫排氣箱(6)插入電路箱(3)中;所述站樁(2)內腔的中間位置安裝有槍頭自動夾緊裝置(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箱(3)包括箱門(301)和安裝在箱體內部中間位置的電路盒(302),所述電路箱(3)箱體內部靠近箱門(301)位置安裝有非儲壓式全氟乙酮降溫滅火裝置(304),且所述非儲壓式全氟乙酮降溫滅火裝置(304)連接有溫度傳感器(303)。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溫排氣箱(6)包括風機滾筒(601)和滾筒電機(603),所述風機滾筒(601)兩端活動連接在連接座(605)中,所述連接座(605)設置在降溫排氣箱(6)內腔壁兩側,所述風機滾筒(601)夾在兩塊擋板(602)中間,且上方的一塊所述擋板(602)垂直滾筒電機(603)的板身處開設有通風口(607),所述滾筒電機(603)貫穿連接有環形齒輪(604),所述環形齒輪(604)另一端連接風機滾筒(601),且所述滾筒電機(603)頂端連接在連接座(605)中,所述擋板(602)下端設置有排氣箱底板(606),所述排氣箱底板(606)靠近擋板(602)處開設有五個管道槽口(608),所述管道槽口(608)下端連接通氣管(10),所述排氣箱底板(606)中間開設有滑槽(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淑梅,趙翔,倪瑾,吳亞平,馬融,
申請(專利權)人:揚州市職業大學揚州開放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