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混凝土樁模具,包括下模板(1)及位于下模板(1)左右兩側的側模板(2),所述側模板(2)能與下模板(1)一起共同圍成與混凝土樁的外形匹配的型腔(4),側模板(2)由多段拼接組成,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段所述側模板(2)相對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一臺階部(3a)和第二臺階部(3b),第一臺階部(3a)和第二臺階部(3b)相互搭接從而在相鄰兩段所述側模板(2)的拼接處形成相互錯位的內拼接間隙(6a)和外拼接間隙(6b)。外拼接間隙內設置形變能力較小的變形材料,保證模具拼接處的牢靠穩定性,而在內拼接間隙中可以填充其他更易變形的變形材料,熱脹冷縮時,在遇到型腔內的混凝土樁側壁阻力時,也會向內拼接間隙里面變形,不會對尚未完全凝固的混凝土樁側壁造成擠壓。固的混凝土樁側壁造成擠壓。固的混凝土樁側壁造成擠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混凝土樁模具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各類建筑結構體系的樁基基礎工程的
,尤其涉及一種制造混凝土樁的模具。
技術介紹
[0002]現有采用振動成型的混凝土樁模具結構一般包括左右間隔設置的兩塊側模板和下模板,下模板位于兩塊側模板之間的底部;至少一塊側模板由翻轉驅動機構驅動而能翻轉,側模板翻轉至豎向能與下模板一起共同圍成與混凝土樁的外形匹配的型腔。蒸養是混凝土樁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制造實心方樁、H型樁、U型樁通常采用長線生產方法并使用多段拼接而成的較長的模具,且在模具里面直接通入蒸汽進行蒸養,但是在蒸養過程中因為高溫,使得這種長模具產生較為嚴重的熱脹冷縮,從而導致模具變形損壞。為解決這一問題,現有方法是將同側的側模板分成多段,同側的相鄰兩段側模板之間墊設橡膠墊,且相鄰兩段側模板之間通過連接件連接在一起,本方案通過橡膠墊消除熱脹冷縮帶來的影響,但前述方案在模具受熱膨脹后,橡膠墊被相鄰的兩側模板擠壓變形會朝型腔方向凸起,對型腔內的混凝土樁側壁產生擠壓,從而影響、破壞混凝土樁的品質和形狀。
[0003]該類模具通常原地向模具內部通蒸汽以對混凝土樁進行蒸養,而不是將樁體和模具吊運至蒸養池進行蒸養,蒸養時,將側模板內部的空腔作為蒸汽通道,水蒸汽直接通入其中,蒸汽從進汽端沿側模板內部空腔逐漸流向模具的遠端,實現對整個模具的加熱和對混凝土樁的蒸養。但其缺陷在于:受模具自身結構的限制,側模板內部的空腔的橫截面積較大一般在500平方厘米至750平方厘米間,當蒸汽進入空腔內部時,蒸汽壓力急速變小,蒸汽在空腔內的流動速度變慢,蒸汽從進汽口到達模具遠端的時間較長,加熱時間長,整個蒸養完成時間大概需要8小時左右,蒸養和生產效率極低,熱量流失多,能源耗費極大;而且模具近端和遠端受熱不均勻,導致靠近進汽端的混凝土樁受熱過度而出現裂縫,而模具遠端受熱少、蒸養不足,空腔內溫度難以精準控制,從而直接影響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能有效消除因熱脹冷縮而導致模具變形的混凝土樁模具,以確保生產的混凝土樁的高品質。
[0005]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混凝土樁模具,包括下模板及位于下模板左右兩側的側模板,所述側模板能與下模板一起共同圍成與混凝土樁的外形匹配的型腔,所述側模板由多段拼接組成,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段所述側模板相對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一臺階部和第二臺階部,第一臺階部和第二臺階部相互搭接從而在相鄰兩段所述側模板的拼接處形成相互錯位的內拼接間隙和外拼接間隙。多段可以是兩段或兩段以上,譬如三段、四段。內拼接間隙靠近型腔。
[0006]作為優選,上述第一臺階部的側面與第二臺階部的側面部分重疊,所述第一臺階
部的頂面、第二臺階部的底面及第二臺階部的側面一起圍成所述外拼接間隙,第一臺階部的底面、第二臺階部的頂面及第一臺階部的側面一起圍成所述內拼接間隙。第一臺階部和第二臺階部的側面重疊,使得外拼接間隙和內拼接間隙彼此獨立、錯位,可以使得分別容納其內的變形材料彼此不干擾。上述所謂“搭接”是指第一臺階部、第二臺階部的頂面相互交錯、其底面也相互交錯的拼接,當然,最佳的方式是上述第一臺階部的側面與第二臺階部的側面部分是重疊并貼合在一起的。
[0007]作為優選,上述外拼接間隙的長度大于內拼接間隙的長度。外拼接間隙一般其內容納橡膠墊,而且會在外拼接間隙內穿設其它部件,故外拼接間隙的長度需要設計成更長,給其它部件的安裝提供足夠空間。
[0008]相鄰兩段所述側模板之間通過連接件連接在一起;上述連接件包括連接螺栓和連接螺母,所述連接螺栓穿過第一臺階部的頂面、外拼接間隙、第二臺階部的底面后再與所述連接螺母連接。
[0009]相鄰兩段所述側模板之間通過連接件連接在一起;作為連接件的另一種結構,上述連接件包括連接板、連接螺栓和連接螺母,所述連接板同時與相鄰兩段側模板的外壁貼合,連接板通過連接螺栓和連接螺母分別與相鄰兩段側模板固定。
[0010]前述兩種連接方式各有優缺點,可根據需要選擇。
[0011]進一步改進,上述側模板內穿設有沿其長度方向設置的蒸汽管道,蒸汽管道上開有多個蒸汽排放孔。將蒸汽輸送通道由原有的橫截面很大的側模板內部空腔改為管徑相對較小的蒸汽管,確保有足夠的蒸汽壓力到達模具的遠端,能相應快速的將高溫高壓蒸汽輸送到模具的遠端及各部分,可瞬間加熱模具,模具加熱升溫反應快,蒸養效率高,蒸養時間大幅縮短,其蒸養時間是現有通過側模板內部空腔輸送蒸汽蒸養時間的一半,總體耗能也極大降低;本專利技術使得模具的遠端和近端受熱均勻,確保混凝土樁的產品質量;溫度可控,可以做到升溫、補汽恒溫、關汽降溫自動控制。
[0012]進一步改進,上述蒸汽管道采用多段管道拼接形成,在相鄰兩段側模板的拼接處設有穿過外拼接間隙的管接頭,所述蒸汽管道通過管接頭相互插接在一起。因模具長度較長,蒸汽管道太長不易加工,且易折斷,太長的蒸汽管道也不方便安裝到側模板內。上述側模板的底部設有多個冷凝水排放孔。冷凝水排放孔可將蒸汽管道外部的側模板內腔中形成的冷凝水及時排除,避免冷凝水對側模板加熱形成影響。所述側模板上還設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可以自動監控模具溫度,為實現模具溫度的自動化控制提供基礎。
[0013]作為改進,上述型腔的內壁上設有用以將內拼接間隙遮蓋住的隔離膜層。隔離膜層的設置可以避免混凝土經由型腔進入內拼接間隙,也可以避免緩沖物外溢出內拼接間隙而進入型腔。隔離膜層可以是黑膠布或類似物。
[0014]作為改進,上述內拼接間隙及/或外拼接間隙填充有可變形材料。變性材料可以是橡膠墊、泡沫膠等可以產生形變的材料。內拼接間隙中的可變形材料以泡沫膠為佳。如果沒有隔離膜層,若有泡沫膠外溢,要將外溢的泡沫膠刮除。
[0015]為方便在側模板內對相鄰兩側模板進行連接操作,鄰近所述外拼接間隙的側模板的外側壁上開有側模操作窗口。
[0016]作為選擇,至少一側的所述側模板由翻轉驅動機構驅動而能翻轉,側模板翻轉至豎向能與下模板一起共同圍成與混凝土樁的外形匹配的型腔。當然也可以兩側的側模板均
能翻轉,且翻轉驅動機構一般采用油缸驅動,其為常規設計。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相鄰兩段側模板之間通過相互搭接的臺階部以形成相互錯位的、彼此獨立的內拼接間隙和外拼接間隙,內拼接間隙靠近型腔,這樣我們可在外拼接間隙內設置形變能力較小的類似橡膠墊的變形材料,保證模具拼接處的牢靠穩定性,而在內拼接間隙中可以填充其他更易變形的變形材料(填充泡沫膠),熱脹冷縮時,內拼接間隙內的泡沫膠非常容易變形,在遇到型腔內的混凝土樁側壁阻力時,也會向內拼接間隙里面變形,在保證消除熱脹冷縮力的同時,不會對尚未完全凝固的混凝土樁側壁造成擠壓;而外拼接間隙內的橡膠墊的變形又不會延伸影響到相互錯位的、獨立的內拼接間隙,更不會對混凝土樁側壁產生擠壓;另外,因為內拼接間隙和外拼接間隙相互錯位、彼此獨立,可以相應增加外拼接間隙的長度而將內拼接間隙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混凝土樁模具,包括下模板(1)及位于下模板(1)左右兩側的側模板(2),所述側模板(2)能與下模板(1)一起共同圍成與混凝土樁的外形匹配的型腔(4),所述側模板(2)由多段拼接組成,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段所述側模板(2)相對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一臺階部(3a)和第二臺階部(3b),第一臺階部(3a)和第二臺階部(3b)相互搭接從而在相鄰兩段所述側模板(2)的拼接處形成相互錯位的內拼接間隙(6a)和外拼接間隙(6b)。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臺階部(3a)的側面(3a1)與第二臺階部(3b)的側面(3b1)部分重疊,所述第一臺階部(3a)的頂面(3a2)、第二臺階部(3b)的底面(3b3)及第二臺階部(3b)的側面(3b1)一起圍成所述外拼接間隙(6b),所述第一臺階部(3a)的底面(3a3)、第二臺階部(3b)的頂面(3b2)及第一臺階部(3a)的側面(3a1)一起圍成所述內拼接間隙(6a)。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拼接間隙(6b)的長度大于內拼接間隙(6a)的長度。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樁模具,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段所述側模板(2)之間通過連接件(7)連接在一起;所述連接件(7)包括連接螺栓(71)和連接螺母(72),所述連接螺栓(71)穿過第一臺階部(3a)的頂面(3a2)、外拼接間隙(6b)、第二臺階部(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曾凱,俞盈盈,俞曉東,
申請(專利權)人:俞曉東,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