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基于BIM的罐室穹頂施工方法,包括步驟:a.土方施工,按照放線位置挖掘土方;b.進行罐室基礎的施工,同時在罐室基礎中心位置施工塔吊基礎;c.在塔吊基礎上安裝塔吊;d.對罐室混凝土墻壁進行施工;e.利用塔吊將場外鋼罐底板吊裝至罐室基礎上進行鋼罐底板的施工;f.利用塔吊對鋼罐采用倒裝法進行施工;g.對罐室外側進行回填;h.利用鋼罐的頂部作為模架平臺進行胎架平臺的拼裝,并將胎架平臺通過鋼絲繩與塔吊連接;i.將胎架平臺向上提升至設計高度并固定;j.在胎架平臺上進行罐室穹頂的施工;k.罐室穹頂達到強度后,拆除胎架平臺。本發明專利技術縮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基于BIM的罐室穹頂施工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穹頂施工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基于BIM的罐室穹頂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0002]大容量覆土式油罐的罐室規模越來越大,大跨度鋼筋混凝土油罐罐室穹頂結構施工成為施工難題。傳統的鋼筋混凝土罐室施工工藝順序是:罐室基礎施工
??
混凝土罐壁施工
???
搭設滿堂腳手架
??
支設模版
??
綁鋼筋
??
澆筑混凝土
??
養護
???
拆模
???
罐室內部施工油罐。這種施工方式必須按順序逐次施工,施工工序多、混凝土養護時間長造成施工周期長,并且后期鋼結構油罐施工在狹窄空間進出料困難,安全隱患多。現有的施工方法需要搭設滿堂腳手架,腳手架的安裝、拆除工程量較大,施工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基于BIM的罐室穹頂施工方法,以解決現有混凝土罐室施工方法周期長、成本高以及安全隱患多的問題。
[0004]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基于BIM的罐室穹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5]a.土方施工,按照放線位置挖掘土方。
[0006]b.進行罐室基礎的施工,同時在罐室基礎中心位置施工塔吊基礎。
[0007]c.在塔吊基礎上安裝塔吊。
[0008]d.對罐室混凝土墻壁進行施工。
[0009]e.利用塔吊將場外鋼罐底板吊裝至罐室基礎上進行鋼罐底板的施工。
[0010]f.利用塔吊對鋼罐采用倒裝法進行施工。
[0011]g.對罐室外側進行回填。
[0012]h.利用鋼罐的頂部作為模架平臺進行胎架平臺的拼裝,并將胎架平臺通過鋼絲繩與塔吊連接。
[0013]i.將胎架平臺向上提升至設計高度并固定。
[0014]j.在胎架平臺上進行罐室穹頂的施工。
[0015]k.罐室穹頂達到強度后,拆除胎架平臺。
[0016]在對罐室混凝土墻進行施工時,在混凝土墻的頂部設置有用于支撐胎架平臺的牛腿。
[0017]所述胎架平臺包括主梁以及若干環梁,在步驟h中拼接胎架平臺時,先不進行最外圈環梁的拼接,在步驟i中,將胎架平臺向上提升至設計高度后,拼接最外部的環梁,并由牛腿支撐最外部的環梁。
[0018]在步驟j中,胎架平臺驗收合格后,在胎架平臺上鋪設背楞、模板,然后綁扎鋼筋,鋼筋驗收合格后澆筑混凝土并養護。
[0019]在步驟h中,胎架平臺的兩圈環梁通過鋼絲繩與塔吊的標準節連接,在鋼絲繩上設置有手拉葫蘆,在步驟i中,通過加裝標準節以及調整手拉葫蘆將胎架平臺提升至設計高
度。
[0020]罐室穹頂混凝土澆筑采取先下部后上部螺旋上升式的澆筑方法。
[0021]利用BIM技術設計胎架平臺并計算胎架平臺與鋼絲繩的連接點。
[0022]鋼罐頂部高出罐室頂部的部分先不施工,在鋼罐頂部放置方木作為胎架平臺的墊木,在罐室穹頂施工完畢后進行鋼罐頂部剩下部分以及頂部設備的施工。
[0023]本專利技術為一種基于BIM的罐室穹頂施工方法,采用塔吊加胎架平臺的方式改變原有先施工鋼筋混凝土罐室的穹頂后施工鋼罐的施工順序。增加塔吊作為水平運輸和垂直運輸設備,可以減少基坑內工作面,大幅減小土方挖填工程量,進而縮短工期和降低成本。首先進行罐室混凝土墻壁的施工,然后使用塔吊進行鋼罐底板以及鋼罐的施工,鋼罐頂部施工完畢后,利用鋼罐的頂部作為模架平臺進行胎架平臺的制作,將胎架平臺提升至設計高度后在胎架平臺上進行罐室穹頂的施工。由于先進行鋼罐的施工,后進行罐室穹頂的施工,且利用塔吊能夠快速輸送物料,從而大大提高鋼罐的施工效率,從而縮短整體的工期。本專利技術不需要搭設滿堂腳手架,節省了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工程,而鋼架平臺的制作、安裝以及拆除工程量較少,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圖說明
[0024]圖1是本專利技術罐室穹頂施工的示意圖。
[0025]圖2是本專利技術胎架平臺的結構圖。
[0026]圖中:1、罐室基礎;2、罐室混凝土墻壁;3、鋼罐;4、底板;5、塔吊;6、穹頂;7、構造孔;8、胎架平臺;9、鋼絲繩;10、牛腿;8
?
1、主梁;8
?
2、環梁。
具體實施方式
[0027]本專利技術是一種基于BIM的罐室穹頂6施工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0028]a.首先進行土方施工,按照放線位置挖掘土方。
[0029]b.進行罐室基礎1的施工,同時在罐室基礎1中心位置施工塔吊5基礎。
[0030]具體包括罐室基礎1環梁施工、塔吊5基礎施工、基礎內回填砂施工以及瀝青砂施工。
[0031]c.罐室基礎1施工完畢后,在塔吊5基礎上安裝塔吊5。
[0032]塔吊5的高度大于罐室穹頂6一定高度,使其能夠安全運行,且塔吊5可以作為鋼罐3底板4、罐室、胎架平臺8以及穹頂6施工過程中的物料運輸裝置。
[0033]d.對罐室混凝土墻壁2進行施工。
[0034]使用塔吊5對罐室混凝土墻壁2進行施工,塔吊5用于運輸鋼筋、模板等施工所需物料。在施工罐室混凝土墻壁2時,在混凝土墻的頂部內側增加一圈牛腿10,牛腿10用于后期支撐胎架平臺8。
[0035]e.利用塔吊5將場外鋼罐底板4吊裝至罐室基礎1上進行鋼罐底板4的施工。
[0036]塔吊5基礎及周圍的鋼罐底板4暫不施工,在塔吊5拆除后施工。
[0037]f.利用塔吊5對鋼罐3采用倒裝法進行施工。
[0038]其中,鋼罐3頂部高出罐室頂部的部分先不施工,在鋼罐3頂部放置方木作為胎架平臺8的墊木,在罐室穹頂6施工完畢后再進行鋼罐3頂部剩下部分以及頂部設備的施工。
[0039]g.鋼罐3施工完畢后便可對罐室外側進行土方回填。
[0040]h.利用鋼罐3的頂部作為模架平臺進行胎架平臺8的拼裝,并將胎架平臺8通過鋼絲繩9與塔吊5連接。
[0041]其中,胎架平臺8包括主梁8
?
1以及若干環梁8
?
2,多個主梁8
?
1呈輻射狀分布,環梁8
?
2將主梁8
?
1依次連接,形成投影為圓形的胎架平臺8,同時主梁8
?
1為弧形,形成的胎架為穹頂6形結構,在最內圈的環梁8
?
2內部不設有主梁8
?
1,使得塔吊5能夠從內圈的環梁8
?
2中穿過。
[0042]在拼接胎架平臺8時,先不進行最外圈環梁8
?
2的拼接,在后期提升胎架平臺8時,罐室混凝土墻壁2上的牛腿10不會阻礙拼接胎架的移動。胎架平臺8的兩圈環梁8
?
2通過鋼絲繩9與塔吊5的標準節連接,在鋼絲繩9上設置有手拉葫蘆。
[0043]利用BIM技術設計胎架平臺8并計算胎架平臺8與鋼絲繩9的連接點,以保證胎架的受力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BIM的罐室穹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土方施工,按照放線位置挖掘土方;b.進行罐室基礎的施工,同時在罐室基礎中心位置施工塔吊基礎;c.在塔吊基礎上安裝塔吊;d.對罐室混凝土墻壁進行施工;e.利用塔吊將場外鋼罐底板吊裝至罐室基礎上進行鋼罐底板的施工;f.利用塔吊對鋼罐采用倒裝法進行施工;g.對罐室外側進行回填;h.利用鋼罐的頂部作為模架平臺進行胎架平臺的拼裝,并將胎架平臺通過鋼絲繩與塔吊連接;i.將胎架平臺向上提升至設計高度并固定;j.在胎架平臺上進行罐室穹頂的施工;k.罐室穹頂達到強度后,拆除胎架平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罐室穹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對罐室混凝土墻進行施工時,在混凝土墻的頂部設置有用于支撐胎架平臺的牛腿。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罐室穹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胎架平臺包括主梁以及若干環梁,在步驟h中拼接胎架平臺時,先不進行最外圈環梁的拼接,在步驟i中,將胎架平臺向上提升至設計高度后,拼接最外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華新,何青義,馬燕,郭亞光,胡文爽,白曉東,
申請(專利權)人:河北二十冶建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