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復合結構傳感器精度調節器,包括圍框,圍框內側設置線路板,圍框下端設置下蓋板,圍框內側的上邊沿四周平行設置臺階一和臺階二,臺階二上設置上蓋板,上蓋板上表面設置貼紙,貼紙設置在臺階一上實現貼紙的上表面與圍框的上沿平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復合結構傳感器精度調節器
[0001]本技術涉及一二次深度融合戶外高壓交流斷路器
,尤其是一種復合結構傳感器精度調節器
。
技術介紹
[0002]一二次深度融合斷路器主要靠電壓和電流的傳感技術實現強電信號的弱電感知,從傳感器來的弱電信號需要進行二次調節方可滿足輸出精度的要求,因此深度融合產品都需設置一個調接盒在開關殼體內部,電流及電壓傳感器引來的二次線首先引入調接盒經過調整后接上航空插座,經航空插座再引入控制器
。
由于深度融合技術處于發展的前期,調節器的結構目前主要有三種方式,一種是在線路板上直接設計安裝孔,將線路板直接固定在殼體內,無防護結構;第二種是鑄鋁材質的殼子,線路板除引線外灌封在殼內,外觀漂亮,防護嚴密;第三種是金屬薄板(鋼板或鋁板)折彎成型,線路板安裝在內部
。
隨著深度融合市場規模的擴大,競爭逐漸的加劇,成本的控制日益顯得重要,在保證性能的同時把成本降低且安裝方便,會推動產品的發展
。
[0003]針對現有的調接盒的型式,第一種雖然最簡單,成本也更低,但無防護的結構容易在斷路器安裝調試過程中損壞,且不利于保持穩定的性能,并不被業內認可,第二種方案雖然完美但會使成本提高,對于安裝在殼體內部的零件漂亮的外觀毫無意義,第三種方案雖然成本低于第二種,但鋼板多重折邊的工藝要保證端子及安裝孔位準確的話必須采用精密數控機床
。
技術實現思路
[0004]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復合結構傳感器精度調節器,其采用復合材質結構,中間采用不飽和聚酯模塑料壓制成型,上下采用薄板沖剪成型,具有結構簡單
、
成本低的特點
。
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復合結構傳感器精度調節器,其中:包括圍框,所述圍框內側設置線路板,所述圍框下端設置下蓋板,所述圍框內側的上邊沿四周平行設置臺階一和臺階二,所述臺階二上設置上蓋板所述上蓋板上表面設置貼紙,所述貼紙設置在臺階一上實現貼紙的上表面與圍框的上沿平齊
。
[0006]優選的是,所述的復合結構傳感器精度調節器,其中:所述圍框內側下端的四個角設置角型臺階,所述線路板設置在角型臺階上,所述角型臺階上設置螺紋孔一
。
[0007]優選的是,所述的復合結構傳感器精度調節器,其中:所述上蓋板
、
線路板和下蓋板上均設置和螺紋孔一相對應的螺紋孔二
。
[0008]優選的是,所述的復合結構傳感器精度調節器,其中:所述圍框外側兩端均設置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設置固定孔
。
[0009]優選的是,所述的復合結構傳感器精度調節器,其中:所述固定孔為
U
型孔
。
[0010]優選的是,所述的復合結構傳感器精度調節器,其中:所述臺階一的高度和貼紙的
厚度相同,所述臺階二的高度和上蓋板的厚度相同
。
[0011]本技術的優點:
[0012](1)本技術的復合結構傳感器精度調節器,采用復合材料的結構可以使成本更低,采用
BMC
模塑料壓制成型的圍框和臺階一
、
臺階二的封板結構,固定孔采用半個
U
型孔的型式,使安裝更簡單
。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圖
。
[0014]圖2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
[0015]圖3為本技術的圍框示意圖
。
[0016]圖
4 為圖3的局部示意圖
。
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
[0018]如圖1?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復合結構傳感器精度調節器,其中:包括圍框4,所述圍框4內側設置線路板3,所述圍框4下端設置下蓋板5,所述圍框4內側的上邊沿四周平行設置臺階一
403
和臺階二
404
,所述臺階二
404
上設置上蓋板2,所述上蓋板2上表面設置貼紙1,所述貼紙1設置在臺階一
403
上實現貼紙1的上表面與圍框4的上沿平齊
。
[0019]其中:所述圍框4內側下端的四個角設置角型臺階
402
,所述線路板3設置在角型臺階
402
上,所述角型臺階
402
上設置螺紋孔一
405。
[0020]其中:所述上蓋板
2、
線路板3和下蓋板5上均設置和螺紋孔一
405
相對應的螺紋孔二
406。
[0021]其中:所述圍框4外側兩端均設置固定部6,所述固定部6上設置固定孔
401。
[0022]其中:所述固定孔
401
為
U
型孔
。
[0023]其中:所述臺階一
403
的高度和貼紙1的厚度相同,所述臺階二
404
的高度和上蓋板2的厚度相同
。
[0024]其中,角型臺階
402、
圍框
4、
臺階一
403
和臺階二
404
一體成型
。
[0025]其中,線路板3上設置4個接線端子和1個變壓器 ,上蓋板2和貼紙1上設置與接線端子
、
變壓器相配合的形狀
。
[0026]如圖3所示,固定部6上的固定孔
401
為整個調節器的固定孔,其設計為
u
型孔,將固定螺母或螺釘預旋進一定距離后,可將調節器一端插入,然后將調節器另一端固定好后,再將這一端的固定螺母或螺釘緊固,即完成了這個調節器的固定;同樣的,拆卸調節器時,先將這端固定螺母或螺釘松開,再退掉另一端的固定螺母或螺釘即可直接取出調節器
。
[0027]如圖3所示,
402
為一中置角型臺階,其位置及厚度可根據線路板3的原件安裝狀況進行調整,角型臺階
402
內設置螺紋孔一
405
,下蓋板
5、
線路板3和上蓋板2上設置和螺紋孔一
405
相對應的螺紋孔二
406
,通過螺紋孔一
405
和螺紋孔二
406
將下蓋板
5、
線路板3和上蓋板2固定在角型臺階
402
上
。
[0028]如圖4所示,臺階一
403
和臺階二
404
為沿圍框4上邊沿四周平行設置的臺階,其高度分別與貼紙1和上蓋板2的厚度一致,保證封好上蓋板2后貼上貼紙1時貼紙1的上面與圍
框上沿平齊
。
[0029]調節器裝配的順序是:先將下蓋板1固定在圍框4的底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
一種復合結構傳感器精度調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圍框(4),所述圍框(4)內側設置線路板(3),所述圍框(4)下端設置下蓋板(5),所述圍框(4)內側的上邊沿四周平行設置臺階一(
403
)和臺階二(
404
),所述臺階二(
404
)上設置上蓋板(2),所述上蓋板(2)上表面設置貼紙(1),所述貼紙(1)設置在臺階一(
403
)上實現貼紙(1)的上表面與圍框(4)的上沿平齊;所述圍框(4)內側下端的四個角設置角型臺階(
402
),所述線路板(3)設置在角型臺階(
402
)上,所述角型臺階(
402
)上設置螺紋孔一(
405
);所述上蓋板(2)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白振宇,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市錫山湖光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