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線加工,具體涉及一種張力可控的對絞機。
技術介紹
1、一根電線由多根或者多對細線以一定的螺旋距離絞合而成,電線在對絞時通常與棉線一起對絞,棉線用來填充電線之間的縫隙,增強電線的抗拉強度和電線的柔韌性。
2、現有技術中,細線和棉線在對絞過程中,由于不清楚棉線的張力大小,且棉線的張力難以控制,容易導致細線和棉線對絞形成的電線質量不穩定,當張力過大時,細線和棉線對絞形成的電線容易由于棉線的收縮而彎曲,當張力過小時,容易導致電線之間的縫隙填充不均勻,導致電線的抗拉能力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張力可控的對絞機,通過設置第一磁粉張力器和第一顯示控制器,方便控制棉線張力且可使棉線張力大小數字化,可有效解決棉線的張力大小模糊不清、棉線的張力難以控制的問題。
2、本技術解決所述技術問題的方案是:
3、一種張力可控的對絞機,包括對絞裝置和棉線張力可控裝置,棉線張力可控裝置包括架體和棉線盤,架體上轉動連接有三個呈三角設置的第一皮帶輪,中間的第一皮帶輪上方設有第一張力輪,第一張力輪固定在第一磁粉張力器的第一輸入軸上,第一磁粉張力器固定在架體上,第一磁粉張力器電性連接有第一顯示控制器,三個第一皮帶輪上張緊有第一皮帶,第一張力輪抵靠在第一皮帶上;
4、棉線盤上纏繞有棉線,棉線穿過第一皮帶和第一張力輪的伸出端與對絞裝置的多根細線匯合成一股電線。
5、先將棉線穿過第一皮帶和第一張力輪的伸出端與對絞裝
6、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架體上固定有可穩定張力的走線裝置(相關的結構技術可以參考公告號為cn105671761b中公開的一種可穩定張力的走線裝置)。
7、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先將棉線穿過可穩定張力的走線裝置上的穿線桿a和穿線桿b,然后拉開穿線桿b,通過平面渦卷彈簧的作用力,驅使穿線桿b?背向穿線桿a轉動,使穿過穿線桿a和穿線桿b上的棉線能夠保持一定的張力,并且還可以根據所穿過的棉線的張力不同,通過平面渦卷彈簧的作用調節穿線桿b的角度,調節走線距離,進而調節并保持棉線的合適張力,再通過第一磁粉張力器對棉線進行二次調整張力,使棉線的張力易于調節,可以更好的調整棉線張力大小。
8、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架體上固定有長臂桿和短臂桿,長臂桿上成型有第一通孔,短臂桿上成型有第二通孔。
9、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先將棉線通過第一通孔限位后再通過可穩定張力的走線裝置和第一磁粉張力器調節張力,然后再通過第二通孔限位后再與細線一起對絞,通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對棉線的限位,使棉線可以更好的通過可穩定張力的走線裝置和第一磁粉張力器進行調節張力,防止可穩定張力的走線裝置和第一磁粉張力器上的棉線脫落。
10、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對絞裝置包括機座,機座上設有紙帶張力可控組件和包紙組件;
11、紙帶張力可控組件包括三個呈三角設置的第二皮帶輪和第二磁粉張力器,三個第二皮帶輪轉動連接在機座上,第二磁粉張力器固定在機座上,第二磁粉張力器電性連接有第二顯示控制器,第二磁粉張力器的第二輸入軸上固定有第二張力輪,三個第二皮帶輪上張緊有第二皮帶,第二張力輪抵靠在第二皮帶上;
12、包紙機構包括紙帶插盤、矩形塊、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紙帶插盤、矩形塊、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固定在機座上,紙帶插盤上插套有紙帶盤,紙帶盤上纏繞有紙帶,矩形塊上成型有長方形通孔上。
13、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先將紙帶穿過第二皮帶和第二張力輪的伸出端通過長方形通孔、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后包繞在電線上,通過設有第二磁粉張力器來調節第二張力輪的阻力大小,通過第二顯示控制器來控制第二磁粉張力器并計算顯示出紙帶張力,使紙帶的張力大小數字化,且紙帶可以根據所需調整張力大小,使紙帶可以緊密的包繞在棉線和細線上。
14、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機座上設有多組放線組件和合線組件;
15、放線組件包括放線桿、第一導向輪、第二導向輪、第三導向輪和第三張力輪,放線桿上插套有細線盤,細線盤上纏繞有細線,放線桿、第一導向輪、第二導向輪和第三導向輪轉動連接在機座上,第三張力輪轉動連接在矩形桿的一端,矩形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在機座上,矩形桿的中部套接有負重塊,負重塊上螺接有螺釘,螺釘的另一端抵靠在矩形桿上;
16、合線組件包括多個的第四導向輪、第五導向輪、分線盤和“l”型塊,多個的第四導向輪和第五導向輪轉動連接在機座上,分線盤和“l”型塊固定在機座上,“l”型塊上成型有錐形孔。
17、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矩形桿上插套有負重塊,使細線可以根據所需調整張力大小,當需要增大張力時,將螺釘與矩形桿脫離,負重塊向靠近第三導向輪的一端移動,增加細線的負重,從而增大張力,然后擰緊螺釘,當需要減小張力時,將螺釘與矩形桿脫離,負重塊向遠離第三導向輪的一端移動,減輕細線的負重,從而減小張力,然后擰緊螺釘;
18、將其中一根細線通過左側的第一導向輪后包繞在左側的第三張力輪上,然后再包繞在左側的第二導向輪上,再將細線的伸出端包繞在左側的第三張力輪上,最后將細線的伸出端通過第三導向輪后包繞在中間的第四導向輪上,將另外多股細線分別通過中部和右側的第一導向輪、第二導向輪和第三張力輪后包繞在中部和右側的第四導向輪上,然后再將多股細線通過左側的第四導向輪、第五導向輪、分線盤和錐形孔,同時將棉線通過第五導向輪、分線盤和錐形孔,最后將棉線和多股細線匯合成一股電線。
19、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機座上設有軟化裝置,軟化裝置包括盒體和中頻線圈,盒體兩端各成型有一個網格狀通孔。
20、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對絞時先將中部和右側的第四導向輪上多股細線穿過其中一個網格狀通孔后,再穿過中頻線圈進行加熱,最后再從另一個網格狀通孔穿出,通過中頻線圈對細線的加熱,使細線軟化易于對絞。
21、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機座上固定有張力檢測器,張力檢測器的檢測端上固定有支撐板,支撐板上轉動連接有第二導向輪,張力檢測器電性連接有第三顯示控制器。
22、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細線通過第二導向輪時,會對第二導向輪施加一個向下的力,通過張力檢測器和第三顯示控制器檢測施加力的大小來檢測細線張力大小,使細線張力大小數值化。
23、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分線盤上成型有若干第四通孔。
24、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對絞時先將棉線和細線穿過第四通孔,使細線和棉線能按要求均勻、規則、有條不紊地穿過網格狀通孔后進行對絞。
25、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矩形桿上成型有刻度,負重塊上固定有支撐桿,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張力可控的對絞機,包括對絞裝置和棉線張力可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棉線張力可控裝置包括架體(1)和棉線盤(2),架體(1)上轉動連接有三個呈三角設置的第一皮帶輪(3),中間的第一皮帶輪(3)上方設有第一張力輪(4),第一張力輪(4)固定在第一磁粉張力器(5)的第一輸入軸(6)上,第一磁粉張力器(5)固定在架體(1)上,第一磁粉張力器(5)電性連接有第一顯示控制器(7),三個第一皮帶輪(3)上張緊有第一皮帶(8),第一張力輪(4)抵靠在第一皮帶(8)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張力可控的對絞機,其特征在于:架體(1)上固定有可穩定張力的走線裝置(1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張力可控的對絞機,其特征在于:架體(1)上固定有長臂桿(11)和短臂桿(12),長臂桿(11)上成型有第一通孔(111),短臂桿(12)上成型有第二通孔(12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張力可控的對絞機,其特征在于:對絞裝置包括機座(13),機座(13)上設有紙帶張力可控組件和包紙組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張力可控的對絞機,其特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張力可控的對絞機,其特征在于:機座(13)上設有軟化裝置,軟化裝置包括盒體(37)和中頻線圈(38),盒體(37)兩端各成型有一個網格狀通孔(371)。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張力可控的對絞機,其特征在于:機座(13)上固定有張力檢測器(39),張力檢測器(39)的檢測端上固定有支撐板(44),支撐板(44)上轉動連接有第二導向輪(27),張力檢測器(39)電性連接有第三顯示控制器(43)。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張力可控的對絞機,其特征在于:分線盤(35)上成型有若干第四通孔(351)。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張力可控的對絞機,其特征在于:矩形桿上成型有刻度(42),負重塊(31)上固定有支撐桿(40),支撐桿(40)上螺接有螺母(41),支撐桿(40)上插套有負重板(4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張力可控的對絞機,包括對絞裝置和棉線張力可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棉線張力可控裝置包括架體(1)和棉線盤(2),架體(1)上轉動連接有三個呈三角設置的第一皮帶輪(3),中間的第一皮帶輪(3)上方設有第一張力輪(4),第一張力輪(4)固定在第一磁粉張力器(5)的第一輸入軸(6)上,第一磁粉張力器(5)固定在架體(1)上,第一磁粉張力器(5)電性連接有第一顯示控制器(7),三個第一皮帶輪(3)上張緊有第一皮帶(8),第一張力輪(4)抵靠在第一皮帶(8)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張力可控的對絞機,其特征在于:架體(1)上固定有可穩定張力的走線裝置(1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張力可控的對絞機,其特征在于:架體(1)上固定有長臂桿(11)和短臂桿(12),長臂桿(11)上成型有第一通孔(111),短臂桿(12)上成型有第二通孔(12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張力可控的對絞機,其特征在于:對絞裝置包括機座(13),機座(13)上設有紙帶張力可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澤杰,林敏敏,
申請(專利權)人:紹興一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