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物流的,尤其涉及一種車輛及其貨廂和帶側門的側板總成。
技術介紹
1、物流是指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關信息進行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的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而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經濟全球化逐漸形成,現代物流產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現代物流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服務業。
2、貨箱是現代物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貨箱自身巨大的容載量,能夠一次性裝載多種多樣多件的待運輸物品,提高每次運輸的效率。貨箱通常由頂板、側板、前板和后門等組成,市面上常見的貨箱中,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采用焊接的方式,各部件之間不可拆卸,銷售時只能整箱進行空箱運輸。
3、公開號為cn105800178a的專利申請公開了運輸箱,其側墻板、前墻板等都是采用金屬板材一體沖壓構成的,各部件之間能夠進行分片堆疊運輸,運輸成本降低,運輸效率高且安全。但是,在進行貨箱銷售運輸至海外市場時,拆分后各部件之間的體積過大,由于單片側板、前墻板等體積大、寬度大、重量大,貨箱往往需要依靠吊裝工具等進行拆裝,拆裝不方便,而且裝箱效率較低。
4、公開號為cn106829157a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帶有側門的物流配送箱,通過在墻板總成長度方向的一側邊開設有一豎向長方形形狀的空腔,側門框總成和側門總成的形狀與空腔形狀相對應,側門框總成安裝在空腔的邊緣處并與底盤總成相連接,側門總成活動安裝在側門框總成內。但是,物流配送箱中,帶空腔的墻板總成的體積大、寬度大、重量大,拆裝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輛及其貨廂和帶側門的側板總成,該帶側門的側板總成采用可拆卸的方式拼接形成,拆裝可徒手完成,方便快捷。
2、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3、一種貨廂的帶側門的側板總成,包括側門總成以及分別拼接固定在側門總成的前后兩側的兩個第一瓦楞板,所述側門總成包括側門框以及鉸接在側門框內的側門板,側門框的兩條豎直邊的內側均均設有框型結構,所述第一瓦楞板的前后兩端均向內設有l形翻邊,每個第一瓦楞板上的l形翻邊的兩個側面與對應側的側門框上的框型結構通過緊固件固定從而使第一瓦楞板固定設置在側門框的側邊。通過兩個第一瓦楞板和一個側門總成拼接構成帶側門的側板總成,并通過側門總成上的框型結構與第一瓦楞板上的l形翻邊進行定位配合安裝,從而使拆裝能夠徒手完成,拆裝方便快捷,而且用于連接側門總成和第一瓦楞板的緊固件位于貨箱的內側,整體較為美觀。
4、作為優選,所述第一瓦楞板包括第一板體、第一鈑金件和第二鈑金件,兩個l形翻邊分別設置在第一板體兩端的內側,第一鈑金件固定設置在第一板體的上側,第二鈑金件固定設置在第一板體的下側。第一瓦楞板通過第一鈑金件與貨箱的頂蓋總成固定,第一瓦楞板通過第二鈑金件與貨箱的底板總成固定。
5、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鈑金件上設有一個凹槽,所述第一板體的上端固定設置在第一鈑金件的凹槽內,所述第二鈑金件包括第十三連接面、第十四連接面和第十五連接面,第十三連接面和第十五連接面豎直設置,第十三連接面的下端和第十五連接面的上端之間通過第十四連接面連接,所述第一板體的下端固定設置在第二鈑金件的第十四連接面上,第十三連接面位于第一板體的內側并與第一板體固定連接,第十五連接面位于第一板體的外側。通過第一鈑金件上的凹槽,從而對第一瓦楞板的第一板體上端進行固定,而且,用于固定第一瓦楞板與頂蓋總成的緊固件能夠設置在第一鈑金件上凹槽靠近貨箱內側的一側,避免緊固件外露,整體外形較為美觀。
6、作為優選,所述第一板體的內側固定設有若干個加強件,從而對第一瓦楞板起到加強的作用。
7、作為優選,側門框包括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第三連接件和第四連接件,所述第一連接件和第三連接件豎直設置,第二連接件和第四連接件水平設置,第一連接件的上端和第三連接件的上端之間通過第二連接件固定連接,第一連接件的下端和第三連接件的下端之間通過第四連接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和第三連接件為u型金屬件,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和第三連接件的u型凹槽均朝內設置。通過將側門框的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和第三連接件設置為u型金屬件,從而減輕了側門框的重量。
8、作為優選,所述側門框還包括兩個第一u型柱,兩個第一u型柱分別與第一連接件的內側和第三連接件的內側固定從而在側門框的兩條豎直邊的內側分別形成一個框型結構,第一u型柱的上端凸出于側門框的上端,第一u型柱的下端與側門框的下部之間存在間隙,第一u型柱為u型金屬件,第一u型柱的u型凹槽均朝外設置。通過使第一u型柱的下端與側門框的下部之間存在間隙,從而使第一u型柱能夠插設在底板總成的定位孔內,側門框的下部還能位于底板總成的外側對底板總成進行遮蓋。
9、作為優選,所述第四連接件包括第十九連接面、第二十連接面、第二十一連接面和第二十二連接面,所述第十九連接面和第二十一連接面豎直設置,第十九連接面位于第二十一連接面的外側,第二十連接面和第二十二連接面水平設置,第十九連接面的上端和第二十一連接面的下端之間通過第二十連接面連接,第二十一連接面的上端和第二十二連接面的外側連接。
10、作為優選,側門板為輕質復合板。從而降低側門總成的重量。
11、一種貨廂,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種帶側門的側板總成。
12、一種車輛,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種貨廂。
13、本技術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通過兩個第一瓦楞板和一個側門總成拼接構成帶側門的側板總成,并通過側門總成上的框型結構與第一瓦楞板上的l形翻邊進行定位配合安裝,從而使帶門框的側門總成的拆裝能夠徒手完成,拆裝方便快捷,而且用于連接側門總成和第一瓦楞板的緊固件位于貨箱的內側,整體較為美觀。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貨廂的帶側門的側板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側門總成(41)以及分別拼接固定在側門總成(41)的前后兩側的兩個第一瓦楞板(8),所述側門總成(41)包括側門框(411)以及鉸接在側門框(411)內的側門板(412),側門框(411)的兩條豎直邊的內側均設有框型結構,所述第一瓦楞板(8)的前后兩端均向內設有L形翻邊,每個第一瓦楞板(8)上的L形翻邊的兩個側面與對應側的側門框(411)上的框型結構通過緊固件固定從而使第一瓦楞板(8)固定設置在側門框(411)的側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貨廂的帶側門的側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瓦楞板(8)包括第一板體(81)、第一鈑金件(82)和第二鈑金件(83),兩個L形翻邊分別設置在第一板體(81)兩端的內側,第一鈑金件(82)固定設置在第一板體(81)的上側,第二鈑金件(83)固定設置在第一板體(81)的下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貨廂的帶側門的側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鈑金件(82)上設有一個凹槽,所述第一板體(81)的上端固定設置在第一鈑金件(82)的凹槽內,所述第二鈑金件(83)包括第十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貨廂的帶側門的側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體(81)的內側固定設有若干個加強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貨廂的帶側門的側板總成,其特征在于,側門框(411)包括第一連接件(4111)、第二連接件(4112)、第三連接件(4113)和第四連接件(4114),所述第一連接件(4111)和第三連接件(4113)豎直設置,第二連接件(4112)和第四連接件(4114)水平設置,第一連接件(4111)的上端和第三連接件(4113)的上端之間通過第二連接件(4112)固定連接,第一連接件(4111)的下端和第三連接件(4113)的下端之間通過第四連接件(4114)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件(4111)、第二連接件(4112)和第三連接件(4113)為U型金屬件,第一連接件(4111)、第二連接件(4112)和第三連接件(4113)的U型凹槽均朝內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貨廂的帶側門的側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門框(411)還包括兩個第一U型柱(413),兩個第一U型柱(413)分別與第一連接件(4111)的內側和第三連接件(4113)的內側固定從而在側門框(411)的兩條豎直邊的內側分別形成一個框型結構,第一U型柱(413)的上端凸出于側門框(411)的上端,第一U型柱(413)的下端與側門框(411)的下部之間存在間隙,第一U型柱(413)為U型金屬件,第一U型柱(413)的U型凹槽均朝外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貨廂的帶側門的側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連接件(4114)包括第十九連接面(41141)、第二十連接面(41142)、第二十一連接面(41143)和第二十二連接面(41144),所述第十九連接面(41141)和第二十一連接面(41143)豎直設置,第十九連接面(41141)位于第二十一連接面(41143)的外側,第二十連接面(41142)和第二十二連接面(41144)水平設置,第十九連接面(41141)的上端和第二十一連接面(41143)的下端之間通過第二十連接面(41142)連接,第二十一連接面(41143)的上端和第二十二連接面(41144)的外側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貨廂的帶側門的側板總成,其特征在于,側門板(412)為輕質復合板。
9.一種貨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帶側門的側板總成。
10.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貨廂。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貨廂的帶側門的側板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側門總成(41)以及分別拼接固定在側門總成(41)的前后兩側的兩個第一瓦楞板(8),所述側門總成(41)包括側門框(411)以及鉸接在側門框(411)內的側門板(412),側門框(411)的兩條豎直邊的內側均設有框型結構,所述第一瓦楞板(8)的前后兩端均向內設有l形翻邊,每個第一瓦楞板(8)上的l形翻邊的兩個側面與對應側的側門框(411)上的框型結構通過緊固件固定從而使第一瓦楞板(8)固定設置在側門框(411)的側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貨廂的帶側門的側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瓦楞板(8)包括第一板體(81)、第一鈑金件(82)和第二鈑金件(83),兩個l形翻邊分別設置在第一板體(81)兩端的內側,第一鈑金件(82)固定設置在第一板體(81)的上側,第二鈑金件(83)固定設置在第一板體(81)的下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貨廂的帶側門的側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鈑金件(82)上設有一個凹槽,所述第一板體(81)的上端固定設置在第一鈑金件(82)的凹槽內,所述第二鈑金件(83)包括第十三連接面(831)、第十四連接面(832)和第十五連接面(833),第十三連接面(831)和第十五連接面(833)豎直設置,第十三連接面(831)的下端和第十五連接面(833)的上端之間通過第十四連接面(832)連接,所述第一板體(81)的下端固定設置在第二鈑金件的第十四連接面(832)上,第十三連接面(831)位于第一板體(81)的內側并與第一板體(81)固定連接,第十五連接面(833)位于第一板體(81)的外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貨廂的帶側門的側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體(81)的內側固定設有若干個加強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貨廂的帶側門的側板總成,其特征在于,側門框(411)包括第一連接件(4111)、第二連接件(4112)、第三連接件(4113)和第四連接件(4114),所述第一連接件(4111)和第三連接件(4113)豎直設置,第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段東輝,俞海華,倪媛媛,朱思愛,胡澤乾,方濤,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華聚復合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