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轉角鋼模板,尤其是涉及一種建筑防漏漿轉角鋼模板。
技術介紹
1、現在的建筑物多采用混凝土整體澆筑成型,在澆筑之前首先要支模,鋼模板是常見的支模用組件,使用鋼模板支模澆筑得到的建筑物表面光潔、美觀,主體施工過程中通常是先綁好鋼筋,然后支模板,之后一體澆筑成型。
2、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由于相鄰的模板之間結合不夠緊密,經常出現澆鑄過程中漏漿的問題,混凝土漿料從模板結合處、轉角處漏出,導致出現外立面麻面和孔洞等缺陷,不僅影響澆筑結構的表面質量,嚴重還會影響主體的強度,帶來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建筑防漏漿轉角鋼模板,可有效提高澆筑過程中防漏漿的效果,同時能夠保證澆筑結構的表面質量。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建筑防漏漿轉角鋼模板,包括第一鋼模板,所述第一鋼模板內部設有第一凹型缺口,所述第一凹型缺口的右側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鋼模板的左側卡接有第二鋼模板,所述第一鋼模板的外側連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內側設有第二凹型缺口,所述第二鋼模板的外側設有第三凹型缺口,所述第二凹型缺口與所述第三凹型缺口之間設有固定塊。
3、優選的,所述第一凹型缺口的寬度與所述第二鋼模板的寬度相等,所述固定塊的寬度分別與所述第二凹型缺口、第三凹型缺口的寬度相等。
4、優選的,所述第一通孔上貫穿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通孔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鋼模板上,所述第一鋼模板與所述第二鋼模板之間通過所述第一螺栓固定連接。
5、優選
6、優選的,所述第一鋼模板的外側設有若干個交叉設置的加強筋。
7、優選的,所述固定板上對稱設有第二通孔與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貫穿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三通孔上貫穿有第三螺栓。
8、優選的,所述固定板與所述第一鋼模板之間通過所述第二螺栓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與所述第二鋼模板之間通過所述第三螺栓固定連接。
9、因此,本技術采用上述一種建筑防漏漿轉角鋼模板,通過設置第一凹型缺口,使得第二鋼模板可以穩固的卡接在第一鋼模板內,能夠實現鋼模板內部良好的密封性,可有效提高澆筑過程中防漏漿的效果,同時在鋼模板的外側設置固定板能夠保證澆筑結構的表面質量。
10、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建筑防漏漿轉角鋼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鋼模板,所述第一鋼模板內部設有第一凹型缺口,所述第一凹型缺口的右側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鋼模板的左側卡接有第二鋼模板,所述第一鋼模板的外側連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內側設有第二凹型缺口,所述第二鋼模板的外側設有第三凹型缺口,所述第二凹型缺口與所述第三凹型缺口之間設有固定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防漏漿轉角鋼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型缺口的寬度與所述第二鋼模板的寬度相等,所述固定塊的寬度分別與所述第二凹型缺口、第三凹型缺口的寬度相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防漏漿轉角鋼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上貫穿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通孔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鋼模板上,所述第一鋼模板與所述第二鋼模板之間通過所述第一螺栓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防漏漿轉角鋼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鋼模板與所述第二鋼模板的數量均為兩個,所述固定板的數量為兩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防漏漿轉角鋼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鋼模板的外側設有若干個交叉設置的加強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防漏漿轉角鋼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對稱設有第二通孔與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貫穿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三通孔上貫穿有第三螺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建筑防漏漿轉角鋼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與所述第一鋼模板之間通過所述第二螺栓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與所述第二鋼模板之間通過所述第三螺栓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防漏漿轉角鋼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鋼模板,所述第一鋼模板內部設有第一凹型缺口,所述第一凹型缺口的右側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鋼模板的左側卡接有第二鋼模板,所述第一鋼模板的外側連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內側設有第二凹型缺口,所述第二鋼模板的外側設有第三凹型缺口,所述第二凹型缺口與所述第三凹型缺口之間設有固定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防漏漿轉角鋼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型缺口的寬度與所述第二鋼模板的寬度相等,所述固定塊的寬度分別與所述第二凹型缺口、第三凹型缺口的寬度相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防漏漿轉角鋼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上貫穿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通孔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鋼模板上,所述第一鋼模板與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魏同彬,曹淑亮,何文濤,
申請(專利權)人:保定福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