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微量液體樣品前處理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微量液體樣品前處理的濾嘴、適配器及微體積超濾瓶。
技術介紹
1、在分析檢測領域,樣品采集過程中有時候會采集微量液體樣本,例如:血清、血漿、尿液、唾液、腦脊液、眼淚、消化液等進行檢驗。由于微量液體體積小、樣品濃度低,收集和檢測難度高。
2、現有的流體樣品前處理裝置通常難以實現有效的混合樣品,進行反應之后需要通過離心等方式來分離和轉移樣品。一般是將樣本加入到固液分離器中通過施加外壓或者依靠液體自身的重力作用動態的實現固液分離;或者是通過使用離心機對樣本進行離心從而實現固液分離,但是離心機占用體積較大,一些自動化分析設備內可放置儀器的空間有限,不能安裝在自動化分析設備的內部,必須先在設備外部進行離心分離之后再進樣分析。
3、現有樣本前處理可能造成很大的損失,對于難以收集的微量液體來說,可能造成其樣本體積不足、代謝物保真率下降、樣品間均質性下降從而導致分析結果偏差較大。
4、申請人在樣品前處理的固液分離領域重點研究了多年,第一代產品是兩根固液分離裝置,其一為公開號cn216484220u的一種夾膜式固液分離組件以及裝置,其二為公開號cn216484219u的一種夾膜式固液分離裝置,可實現固液分離同時可連接至自動化分析設備中使用。申請人的第二代產品,如專利申請號202322212192x一種自然滲透固液分離裝置以及2023222121648?一種固液分離濾筒以及套筒式固液分離裝置(暫未網上公開),采用從外到內的自然滲透過濾方式:改變原有固液分離器(過
5、現在申請人擬進一步開發第四代產品實現微量液體樣品的過濾或提取。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擬在之前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提供一種用于微量液體樣品前處理的濾嘴、適配器及微體積超濾瓶,實現微量液體樣品的過濾或提取。本技術的濾嘴、適配器和微體積超濾瓶可實現微量液體樣品的過濾或提取,且操作簡單、實用可直接吸取微量液體樣品進行分析。
2、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之一:
3、一種濾嘴,包括上下貫穿的管狀結構,所述管狀結構的內側壁從上之下向中心線逐漸聚攏形成倒錐形內腔結構,倒錐形內腔結構底部為錐孔,所述管狀結構下端設有濾片連接處,所述錐孔與濾片連接處之間設有底部導流槽或者底部導流區。
4、優選的,所述管狀結構的外壁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密封筋。用于濾嘴與外部適配器之間的緊密連接。
5、優選的,所述濾片連接處兩端設有向上延續的凹槽,凹槽向上延伸的深度根據待過濾的樣品體積來設計,可以長可短,可以寬一點或者窄一點。凹槽向上延伸的體積決定了可以測量樣品的體積,樣品體積很微量則不需要向上延續的凹槽。
6、優選的,所述倒錐形內腔結構的外側壁上設有多個側壁導流槽,用于導流。
7、優選的,所述錐孔的橫截面寬度<底部導流區的橫截面寬度<濾片連接處的橫截面寬度,利于導流。
8、優選的,所述濾片連接處內設有濾片,用于固液分離和過濾。
9、優選的,所述濾片連接處和向上延續的凹槽內設有濾片或濾筒,且濾片或濾筒與倒錐形內腔結構的外側壁連接,外側壁與濾片或濾筒之間設有側壁導流槽,側壁導流槽與底部導流槽或者底部導流區連通。待測樣品先通過濾片或濾筒進入側壁導流槽,再進入底部導流槽,再通過錐孔進去濾嘴內部。
10、所述適配器的材質為abs、pp、pe、lcp、pa、pc、pps、pfa、pep、peek或玻璃;所述濾片或者濾筒的材質為pe、pp或樹脂纖維,壁厚為0.2mm-5mm;所述濾筒的直徑為2mm-50mm,所述濾筒的孔徑為0.2μm-50μm。
11、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之二:
12、一種適配器,包括內部中空的管狀體,所述管狀體下端內側壁連接有上述濾嘴。
13、優選的,所述外壁適配器外壁從上之下依次設有環形槽、第一連接段、過盈液體承接槽、第二連接段、第三連接段。
14、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段、第二連接段和/或第三連接段的外側壁上設有至少一根第一密封筋。用于適配器與外部瓶體的密封。
15、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之三:
16、一種微體積超濾瓶,包括瓶體,還包括設置在樣品瓶瓶口并向下延伸至瓶體內的適配器,適配器底部連接有濾嘴,所述適配器如上所述,所述濾嘴如上所述。
17、優選的,所述適配器的第一連接段連接在瓶體的瓶口內壁,且環形槽位于瓶口上方,第二連接段和第三連接段的外側壁與瓶體的內壁連接,第三連接段的內側壁與濾嘴連接。
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勢是:
19、本技術的濾嘴具有獨特的設計,錐形濾嘴內腔為倒錐形內腔結構適合微量液體樣品處理,使得微量液體的液面盡量高,有利于外部進樣針進去吸取待測樣品。
20、2、本技術的微體積超濾瓶采用從外到內的過濾方式,省去動態過濾需要轉移液體和外部施加壓力等步驟,能對蛋白混合液或者其它樣品實現目標物和有形成分的固液分離,還可以與自動化分析設備的進樣裝置直接進樣使用,極大的提高了樣本前處理效率,減小了輔助設備的使用,降低了處理成本。
21、3、本技術的適配器頂部為瓶蓋,中間開十字槽方便分析儀器的進樣針直接穿透進入瓶內吸樣;瓶蓋四周多條凹槽為透氣槽,防止在人工使用時手指按在瓶蓋頂端把中間十字槽堵住,導致內外氣壓不一致,液體無法滲透。本技術的適配器側壁結構可以很好的與瓶體配合。
22、4、本技術的適配器設有密封筋,通過密封筋與樣品瓶內部緊密接觸從而達到很好密封效果,密封筋不僅有密封作用還能通過較好的密封性給瓶內施加正壓,通過瓶塞緩慢往下擠壓,使瓶內壓強越來越大,從而促進混合液從濾筒外側滲透進入內測,實現瓶內加壓的技術,同時密封和加壓的效果還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少密封筋的數量來控制,而無需額外的加壓設備。
23、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的詳細結構作進一步描述。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濾嘴,包括上下貫穿的管狀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管狀結構的內側壁(2-1)從上之下向中心線逐漸聚攏形成倒錐形內腔結構,倒錐形內腔結構底部為錐孔(2-3),所述管狀結構下端設有濾片連接處(2-2),所述錐孔(2-3)與濾片連接處(2-2)之間設有底部導流槽(2-5)或者底部導流區(2-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濾嘴,其特征是,所述管狀結構的外壁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密封筋(2-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濾嘴,其特征是,所述濾片連接處(2-2)兩端設有向上延續的凹槽(2-2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濾嘴,其特征是,所述倒錐形內腔結構的外側壁上設有多個側壁導流槽(2-7)。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濾嘴,其特征是,所述錐孔(2-3)的橫截面寬度<底部導流區(2-6)的橫截面寬度<濾片連接處(2-2)的橫截面寬度。
6.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濾嘴,其特征是,所述濾片連接處(2-2)內設有濾片(4)。
7.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濾嘴,其特征是,所述濾片連接處(2-2)和向上延續的凹槽(
8.一種適配器,包括內部中空的管狀體,其特征是,所述管狀體下端內側壁連接有權利要求1-7中任意一項所述濾嘴(2)。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適配器,其特征是,所述適配器外壁從上之下依次設有環形槽(1-3)、第一連接段(1-4)、過盈液體承接槽(1-5)、第二連接段(1-6)、第三連接段(1-7)。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適配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連接段(1-4)、第二連接段(1-6)和/或第三連接段(1-7)的外側壁上設有至少一根第一密封筋(1-8)。
11.一種微體積超濾瓶,包括瓶體(3),其特征是,還包括設置在樣品瓶瓶口并向下延伸至瓶體內的適配器(1),適配器(1)底部連接有濾嘴(2),所述適配器如權利要求8-10中任意一項所述,所述濾嘴(2)如權利要求1-7中任意一項所述。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微體積超濾瓶,其特征是,所述適配器的第一連接段(1-4)連接在瓶體(3)的瓶口內壁,且環形槽(1-3)位于瓶口上方,第二連接段(1-6)和第三連接段(1-7)的外側壁與瓶體(3)的內壁連接,第三連接段(1-7)的內側壁與濾嘴(2)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濾嘴,包括上下貫穿的管狀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管狀結構的內側壁(2-1)從上之下向中心線逐漸聚攏形成倒錐形內腔結構,倒錐形內腔結構底部為錐孔(2-3),所述管狀結構下端設有濾片連接處(2-2),所述錐孔(2-3)與濾片連接處(2-2)之間設有底部導流槽(2-5)或者底部導流區(2-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濾嘴,其特征是,所述管狀結構的外壁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密封筋(2-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濾嘴,其特征是,所述濾片連接處(2-2)兩端設有向上延續的凹槽(2-2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濾嘴,其特征是,所述倒錐形內腔結構的外側壁上設有多個側壁導流槽(2-7)。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濾嘴,其特征是,所述錐孔(2-3)的橫截面寬度<底部導流區(2-6)的橫截面寬度<濾片連接處(2-2)的橫截面寬度。
6.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濾嘴,其特征是,所述濾片連接處(2-2)內設有濾片(4)。
7.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濾嘴,其特征是,所述濾片連接處(2-2)和向上延續的凹槽(2-21)內設有濾片或濾筒,且濾片或濾筒與倒錐形內腔結構的外側壁連接,外側壁與濾片或濾筒之間設有側壁導流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峰,謝由之,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德米特儀器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