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水上測繪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
技術介紹
1、在當前的工程測繪領域,尤其是在水上作業場景中,對測繪設備的靈活性、穩定性和適應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水上測繪工作通常依賴于具有特定體型和結構的水上測繪裝置。這些裝置大多采用一體式設計,體型固定,無法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靈活調整。這種設計方式限制了測繪裝置在不同水域環境、不同測繪任務中的適應性。尤其是在需要針對不同水域環境或測繪精度需求進行不同體型測繪裝置的選擇時,現有的水上測繪裝置往往無法滿足這種多樣化的需求。
2、此外,由于一體結構的設計,水上測繪裝置的維護、運輸和存儲也存在諸多不便。一旦裝置中的某個部件出現故障,整個裝置可能需要進行維修或更換,增加了維護成本和時間成本。同時,固定的體型也限制了裝置在運輸和存儲過程中的靈活性,不利于高效利用空間資源。
3、而且在實際操作中一旦遇到外部沖擊或復雜水流波動,如波浪、湍流速變化等,裝置穩定性易受影響
4、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的水上測繪裝置是一體結構,裝置體型固定,不能進行分體模塊化使用和裝置穩定性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現有的水上測繪裝置是一體結構,裝置體型固定,不能進行分體模塊化使用和裝置穩定性低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2、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包括基板和總穩定機構,所述基板的的兩側均開設有卡槽,所述基板的的兩側均開設有若干的第一螺紋孔,所述卡槽內安裝有支腳機構,所述
3、所述支撐機構包括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底部一側固定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開設有若干的第三螺紋孔,所述第三螺紋孔與所述第二螺紋孔的規格相同,所述滑塊的長度和寬度與卡槽的長度和寬度一致,所述滑塊與所述卡槽滑動連接,所述連接板的一側安裝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一端與連接板鉸接,所述連接板與連接桿之間安裝有第一避震裝置,所述第一避震裝置用于緩沖作用于連接桿的一端的從下往上的沖擊力,所述連接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l型塊,所述l型塊開設有若干的第五螺紋孔;
4、所述分體機構安裝在支撐機構的一側,所述分體機構包括頂板,所述頂板的頂面開設有若干的第六螺紋孔,所述第六螺紋孔的開設深度為頂板的厚度的一半,所述第六螺紋孔與所述第五螺紋孔的規格相同,所述頂板的底面中部位置安裝有螺旋槳,所述頂板的底面安裝有若干的浮力機構,所述浮力機構包括浮力塊,所述浮力塊的頂面安裝有第二避震裝置,所述第二避震裝置用于緩沖浮力塊從下往上的沖擊力;
5、總穩定機構包括安裝在基板底部的第二穩定機構,和/或,安裝在浮力塊上的第一穩定機構,所述第一穩定機構包括橫桿,所述橫桿的兩端均與浮力塊固定連接誒,所述橫桿的側壁固定連接有縱桿,所述縱桿的側壁固定連接有若干傾斜設置的橫板,所述第二穩定機構包括圓板,所述圓板的頂面固定連接有筒體,所述筒體內設置有油性液體,所述筒體的四周安裝有緩流機構,所述緩流機構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開設有異形槽,所述異形槽與筒體的內腔相連通,所述異形槽內安裝有若干的擋塊。
6、如上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所述第一避震裝置包括擋板,所述擋板的側壁上段往一側偏移,所述擋板的側壁上段安裝有第一避震桿,所述第一避震桿的頂端與擋板鉸接,所述第一避震桿的底端與連接桿鉸接。
7、如上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所述第二避震裝置包括翻板,所述翻板的底部與浮力塊的頂面鉸接,所述翻板的頂部與頂板的底面鉸接,所述翻板的一側安裝有第二避震桿,所述第二避震桿的一端與翻板的側壁鉸接,所述第二避震桿的另一端與浮力塊的頂面鉸接。
8、如上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所述頂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箱體,所述箱體內安裝有蓄電池、電機和齒輪箱,所述電機通過齒輪箱與螺旋槳傳動連接,所述遙控模塊和所述電機均與所述蓄電池電性連接。
9、如上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所述頂板的頂面一側固定連接有太陽能充電板,所述太陽能充電板與箱體內的蓄電池電性連接。
10、如上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所述浮力塊開設有槽體,所述槽體內安裝有氣囊,所述氣囊安裝有充氣嘴,所述充氣嘴的頂端貫穿浮力塊的內腔頂壁設置在浮力塊外。
11、優選地,所述浮力塊的一端內腔開設有螺紋,所述浮力塊的一端安裝有旋蓋,所述旋蓋的一側開設有螺紋,所述旋蓋與浮力塊一側螺紋連接。
12、如上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所述基板的頂面開設有若干的第二螺紋孔,所述第二螺紋孔的開設深度為基板的厚度的一半。
13、如上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所述連接板的頂面開設有若干的第四螺紋孔,所述第四螺紋孔的開設深度為連接板的厚度的一半。
14、如上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所述連接板與另一塊所述連接板能通過第三螺紋孔適配的螺栓進行組合連接。
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16、1、在本專利技術中,分體模塊化設計與總穩定機構的結合,不僅提升了裝置的靈活性和適用性,還增強了裝置作業的穩定性,分體模塊化設計使得裝置可以根據實際測繪需求靈活組合和調整,適應各種水域環境與任務,模塊化不僅簡化了維護流程,降低了設備的維護成本和停機時間,更便于用戶快速更換故障部件,確保了設備的持續運作,第一穩定機構,有效分散橫向和縱向的外力,使得在波浪涌中也能保持穩定的作業平臺,第二穩定機構的筒體內的油性液體會隨著裝置的搖晃動而移動,異形槽的特殊的設計使得當油性液體體因搖晃力推動進入異形槽時,能夠較為順暢,然而,當搖晃力減弱或方向改變,試圖讓油性液體回流時,異形槽內的擋塊能夠在水流想要回流到筒體油性液體油性液體油性液體時產生阻力,延緩水流速度,阻止或減少油性液體快速返回,從而減緩了測繪裝置的搖晃動作,利用油性液體的慣性和異形槽油性液體油性液體油性液體與擋塊油性液體油性液體油性液體的阻礙作用,消耗了部分能量,最終達到減小搖晃和穩態的效果;
17、2、在本專利技術中,通過集成蓄電池、電機、齒輪箱和遙控模塊等部件使得分體機構具備了獨立進行水上測繪作業的能力。這種設計使得裝置在不需要外部設備支持的情況下也能完成測繪任務,提高了裝置的便捷性和可靠性,通過安裝太陽能充電板為蓄電池提供了持續的電能補充,從而延長了裝置的使用時間。這種設計使得裝置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能夠持續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18、3、在本專利技術中,當分體機構不足以安裝完所有的測繪儀器時,測繪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兩個支腳機構的組合,來構建更大的工作平臺,形成一個更加穩定且面積更大的水上測繪平臺,能用以滿足安裝更多測繪儀器的需求,同時,這種組合連接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19、4、在本專利技術中,當需要增加浮力時,用戶可以通過充氣嘴向氣囊內充氣,使氣囊膨脹并增加浮力,這樣,浮力塊與氣囊共同作用,為整個裝置提供足夠的浮力,確保裝置能夠穩定地漂浮在水面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和總穩定機構,所述基板(1)的的兩側均開設有卡槽(102),所述基板(1)的的兩側均開設有若干的第一螺紋孔(101),所述卡槽(102)內安裝有支腳機構(2),所述支腳機構(2)用于為基板(1)進行支撐,所述支腳機構(2)包括支撐機構(201)和分體機構(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震裝置包括擋板(204),所述擋板(204)的側壁上段往一側偏移,所述擋板(204)的側壁上段安裝有第一避震桿(206),所述第一避震桿(206)的頂端與擋板(204)鉸接,所述第一避震桿(206)的底端與連接桿(205)鉸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避震裝置包括翻板(310),所述翻板(310)的底部與浮力塊(306)的頂面鉸接,所述翻板(310)的頂部與頂板(301)的底面鉸接,所述翻板(310)的一側安裝有第二避震桿(311),所述第二避震桿(311)的一端與翻板(310)的側壁鉸接,所述第二避震桿(311)的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30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箱體(312),所述箱體(312)內安裝有蓄電池、電機、齒輪箱和遙控模塊,所述電機通過齒輪箱與螺旋槳(307)傳動連接,所述遙控模塊和所述電機均與所述蓄電池電性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301)的頂面一側固定連接有太陽能充電板(303),所述太陽能充電板(303)與箱體(312)內的蓄電池電性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塊(306)開設有槽體(313),所述槽體(313)內安裝有氣囊(305),所述氣囊(305)安裝有充氣嘴(308),所述充氣嘴(308)的頂端貫穿浮力塊(306)的內腔頂壁設置在浮力塊(306)外。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塊(306)的一端內腔開設有螺紋,所述浮力塊(306)的一端安裝有旋蓋(309),所述旋蓋(309)的一側開設有螺紋,所述旋蓋(309)與浮力塊(306)一側螺紋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頂面開設有若干的第二螺紋孔(103),所述第二螺紋孔(103)的開設深度為基板(1)的厚度的一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209)的頂面開設有若干的第四螺紋孔(203),所述第四螺紋孔(203)的開設深度為連接板(209)的厚度的一半。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209)與另一塊所述連接板(209)能通過第三螺紋孔(202)適配的螺栓進行組合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和總穩定機構,所述基板(1)的的兩側均開設有卡槽(102),所述基板(1)的的兩側均開設有若干的第一螺紋孔(101),所述卡槽(102)內安裝有支腳機構(2),所述支腳機構(2)用于為基板(1)進行支撐,所述支腳機構(2)包括支撐機構(201)和分體機構(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震裝置包括擋板(204),所述擋板(204)的側壁上段往一側偏移,所述擋板(204)的側壁上段安裝有第一避震桿(206),所述第一避震桿(206)的頂端與擋板(204)鉸接,所述第一避震桿(206)的底端與連接桿(205)鉸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避震裝置包括翻板(310),所述翻板(310)的底部與浮力塊(306)的頂面鉸接,所述翻板(310)的頂部與頂板(301)的底面鉸接,所述翻板(310)的一側安裝有第二避震桿(311),所述第二避震桿(311)的一端與翻板(310)的側壁鉸接,所述第二避震桿(311)的另一端與浮力塊(306)的頂面鉸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程測繪用水上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30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箱體(312),所述箱體(312)內安裝有蓄電池、電機、齒輪箱和遙控模塊,所述電機通過齒輪箱與螺旋槳(307)傳動連接,所述遙控模塊和所述電機均與所述蓄電池電性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輝,孫仁曉,張通,盧春雨,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省核工業二四八地質大隊,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