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鈑金件沖壓,具體涉及一種汽車車身沖壓成型模具。
技術介紹
1、沖壓模具是在冷沖壓加工中,將金屬或非金屬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種特殊工藝裝備,沖壓模具一般由定模和動模組成,在鋁合金汽車車身的加工中,需要通過沖壓模具將鋁合金汽車車身的模板沖壓成型。
2、對汽車車身進行沖壓時,通常需要動模對定模進行沖壓,在沖壓的過程中必然會造成模具的磨損,進而會影響對汽車車身的沖壓成型效果,由于車身部分造型不夠流暢,因而做工較為復雜的位置更易造成磨損,現有的針對磨損的模具為保證其的沖壓效果需要定時的對模具進行更換,進而會增加模具的成本,不利于工廠的經濟效益。
3、為此提出一種汽車車身沖壓成型模具。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汽車車身沖壓成型模具。
2、本技術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具體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一種汽車車身沖壓成型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頂端開設有兩個第一限位槽,所述底板的頂端設置有四個第一楔形限位板,所述底板的頂端設置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包括下部中心模塊和下部側模塊,所述底板的頂端設置有安裝框,所述安裝框上設置有對所述下模具進行限位的第一夾持限位構件,所述安裝框的內部滑動設置有滑動連接板,所述滑動連接板的底端開設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滑動連接板的底端設置有兩個第二楔形限位板,所述滑動連接板的下方設置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上部中心模塊和上部側模塊,所述滑動連接板上設置有對所述上模具進行限位的第二夾持限位
4、進一步地,所述下部中心模塊的頂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限位槽相適配的第一限位插塊,所述下部側模塊的頂端開設有與所述第一楔形限位板相適配的第一楔形限位槽。
5、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夾持限位構件包括螺紋連接在所述安裝框上的兩個第一螺紋桿和滑動設置在所述底板頂端的兩個第一夾持限位板,所述第一夾持限位板與所述第一螺紋桿的一端連接。
6、進一步地,所述安裝框的內部頂端設置有液壓伸縮桿,所述滑動連接板設置在所述液壓伸縮桿的伸縮端。
7、進一步地,所述上部中心模塊的頂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二限位槽相適配的第二限位插塊,所述上部中心模塊的相對應一側各開設有側槽,所述上部側模塊的頂端開設有與所述第二楔形限位板相適配的第二楔形限位槽,所述上部側模塊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側槽相適配的側部限位塊。
8、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夾持限位構件包括設置在所述滑動連接板相對應一側的兩個l型連接板,所述l型連接板上螺紋連接有第二螺紋桿,所述滑動連接板的底端滑動設置有兩個第二夾持限位板,所述第二夾持限位板與所述第二螺紋桿的一端連接。
9、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10、本技術通過設置可裝配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且上模具和下模具均為模塊化設計,因而可以根據磨損的部位來對模具進行模塊化的更換,避免出現磨損時,需要對整個模具進行更換,進而降低了模具的更換成本,保證了對汽車車身的沖壓效果,且保證了工廠的經濟效益。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汽車車身沖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頂端開設有兩個第一限位槽(101),所述底板(1)的頂端設置有四個第一楔形限位板(102),所述底板(1)的頂端設置有下模具(3),所述下模具(3)包括下部中心模塊(301)和下部側模塊(302),所述底板(1)的頂端設置有安裝框(2),所述安裝框(2)上設置有對所述下模具(3)進行限位的第一夾持限位構件(4),所述安裝框(2)的內部滑動設置有滑動連接板(6),所述滑動連接板(6)的底端開設有第二限位槽(602),所述滑動連接板(6)的底端設置有兩個第二楔形限位板(601),所述滑動連接板(6)的下方設置有上模具(7),所述上模具(7)包括上部中心模塊(701)和上部側模塊(702),所述滑動連接板(6)上設置有對所述上模具(7)進行限位的第二夾持限位構件(9),所述安裝框(2)的一側設置有控制器(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車身沖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中心模塊(301)的頂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限位槽(101)相適配的第一限位插塊(3011),所述下部側模塊(302)的頂端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車身沖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限位構件(4)包括螺紋連接在所述安裝框(2)上的兩個第一螺紋桿(401)和滑動設置在所述底板(1)頂端的兩個第一夾持限位板(402),所述第一夾持限位板(402)與所述第一螺紋桿(401)的一端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車身沖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框(2)的內部頂端設置有液壓伸縮桿(5),所述滑動連接板(6)設置在所述液壓伸縮桿(5)的伸縮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車身沖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中心模塊(701)的頂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二限位槽(602)相適配的第二限位插塊(7011),所述上部中心模塊(701)的相對應一側各開設有側槽(7012),所述上部側模塊(702)的頂端開設有與所述第二楔形限位板(601)相適配的第二楔形限位槽(7021),所述上部側模塊(702)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側槽(7012)相適配的側部限位塊(702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車身沖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夾持限位構件(9)包括設置在所述滑動連接板(6)相對應一側的兩個L型連接板(901),所述L型連接板(901)上螺紋連接有第二螺紋桿(902),所述滑動連接板(6)的底端滑動設置有兩個第二夾持限位板(903),所述第二夾持限位板(903)與所述第二螺紋桿(902)的一端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車身沖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頂端開設有兩個第一限位槽(101),所述底板(1)的頂端設置有四個第一楔形限位板(102),所述底板(1)的頂端設置有下模具(3),所述下模具(3)包括下部中心模塊(301)和下部側模塊(302),所述底板(1)的頂端設置有安裝框(2),所述安裝框(2)上設置有對所述下模具(3)進行限位的第一夾持限位構件(4),所述安裝框(2)的內部滑動設置有滑動連接板(6),所述滑動連接板(6)的底端開設有第二限位槽(602),所述滑動連接板(6)的底端設置有兩個第二楔形限位板(601),所述滑動連接板(6)的下方設置有上模具(7),所述上模具(7)包括上部中心模塊(701)和上部側模塊(702),所述滑動連接板(6)上設置有對所述上模具(7)進行限位的第二夾持限位構件(9),所述安裝框(2)的一側設置有控制器(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車身沖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中心模塊(301)的頂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限位槽(101)相適配的第一限位插塊(3011),所述下部側模塊(302)的頂端開設有與所述第一楔形限位板(102)相適配的第一楔形限位槽(302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車身沖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限位構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勝軍,張前偉,任波,
申請(專利權)人:鹽城鼎美智能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