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航行設備的,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風帆機構及航行設備。
技術介紹
1、在帆船領域,鋼性翼型風帆在氣動效率上已經明顯高于薄膜柔性風帆了,可是對于氣動效率的追求是無止境的,鋼性翼型風帆船通過伺服機旋轉帆軸來調整風帆與風的夾角,即調整風帆的攻角,而當風的角度出現變化,會帶動風帆的攻角變小,影響風帆的氣動效率,降低了帆船的航行速度。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風帆機構及航行設備,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由于風向改變造成風帆氣動效率下降,導致帆船航行速度降低的技術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3、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風帆機構,包括:
4、風帆軸、與所述風帆軸連接的風帆、與所述風帆連接的前翼軸、與所述前翼軸連接的前翼以及前翼驅動件;所述風帆能夠繞所述風帆軸轉動,所述前翼軸位于所述風帆的前側,所述前翼能夠繞所述前翼軸轉動,所述前翼驅動件用于驅使所述前翼軸繞所述前翼軸轉動至目標角度,使所述風帆的攻角變大。
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施例的風帆機構具有以下優點:
6、1、通過轉動前翼給出的固定偏角,提升風帆的攻角,提升風帆的動力,在同等風速條件下,有利于提升航行設備的航速;
7、2、通過一個前翼驅動件來偏轉前翼,省去風帆軸上的伺服機,精簡了風帆機構的質量,提升了航行設備的裝載能力;
8、3、具有前翼的風帆可以在風帆的側面形成渦旋氣流,渦旋氣流緊貼著風帆的背風面流動,推
9、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前翼軸與所述風帆軸成預設角度,所述預設角度的范圍為0°至90°。
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實現了前翼驅使風帆繞風帆軸轉動。
11、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風帆機構還包括與所述風帆連接的前翼連接件,所述前翼連接件的長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風帆軸,所述前翼連接件背離所述風帆的一端設有所述前翼軸,使所述前翼與所述風帆間隔設置。
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提高前翼的力臂,使得風帆更容易發生轉動,利于增加風帆的攻角,提高風帆的動力。
13、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前翼軸從所述前翼連接件朝平行于所述風帆軸的方向的兩側延伸,所述前翼軸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所述前翼。
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提高了前翼施加作用力的平衡程度,降低了前翼連接件的受損可能。
1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風帆和所述前翼的形狀為翼形。
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提高了風帆能夠提供給航行設備的動力。
17、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風帆機構還包括用于獲取來風信息的傳感器,所述前翼驅動件與所述傳感器電連接。
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簡化了控帆機構,提高了風帆的自適應性能。
19、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風帆機構還包括于所述風帆連接的尾翼軸、與所述尾翼軸連接的尾翼以及尾翼驅動件,所述尾翼軸設于所述風帆的后側,所述尾翼驅動件能夠驅使所述尾翼繞所述尾翼軸轉動目標角度,使所述風帆的攻角變大。
2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風帆上安裝尾翼,尾翼的目標角度由尾翼驅動件來調整;當航行設備右側來風時,尾翼驅動件控制尾翼順時針旋轉一定角度,此時尾翼產生的升力會使風帆偏轉,并與風向x形成一個夾角,此時風帆產生的升力就可以推動航行設備沿著目的航向y航行。左側來風則反之。當風向x在一定范圍內發生變化時,保持尾翼的偏轉角度,風帆能夠自適應的調整到最佳角度,為航行設備提供航行動力。
21、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風帆機構還包括與所述風帆連接的尾翼連接件,所述尾翼連接件的長度方向垂直所述風帆軸,所述尾翼連接件背離所述風帆的一端設有所述尾翼軸,使所述尾翼與所述風帆間隔設置。
2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提高尾翼的力臂,使得風帆更容易發生轉動,利于將風帆轉動至合適攻角,提高風帆的動力。
23、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風帆機構還包括測量器,所述測量器設于風帆軸、風帆、前翼軸、前翼和尾翼中的至少一個上。
2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提高了風帆機構的功能性。
25、第二方面,提供一種航行設備,包括航行設備主體和上述的風帆機構,所述風帆機構設于所述航行設備主體上。
2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具有上述實施例的風帆機構的優點的基礎上,本實施例的航行設備還具有節能提速的優點。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風帆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帆(2)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翼軸(3)與所述風帆軸(1)成預設角度,所述預設角度的范圍為0°至9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帆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帆機構還包括與所述風帆(2)連接的前翼連接件(6),所述前翼連接件(6)的長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風帆軸(1),所述前翼連接件(6)背離所述風帆(2)的一端設有所述前翼軸(3),使所述前翼(4)與所述風帆(2)間隔設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帆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翼軸(3)從所述前翼連接件(6)朝平行于所述風帆軸(1)的方向的兩側延伸,所述前翼軸(3)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所述前翼(4)。
5.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風帆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帆(2)和所述前翼(4)的形狀為翼形。
6.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風帆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帆機構還包括用于獲取來風信息的傳感器,所述前翼驅動件(5)與所述傳感器電連接。
7.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風帆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帆機構還包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風帆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帆機構還包括與所述風帆(2)連接的尾翼連接件(10),所述尾翼連接件(10)的長度方向垂直所述風帆軸(1),所述尾翼連接件(10)背離所述風帆(2)的一端設有所述尾翼軸(7),使所述尾翼(8)與所述風帆(2)間隔設置。
9.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風帆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帆機構還包括測量器,所述測量器設于風帆軸(1)、風帆(2)、前翼軸(3)、前翼(4)和尾翼(8)中的至少一個上。
10.一種航行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航行設備主體和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的風帆機構,所述風帆機構設于所述航行設備主體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風帆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帆(2)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翼軸(3)與所述風帆軸(1)成預設角度,所述預設角度的范圍為0°至9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帆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帆機構還包括與所述風帆(2)連接的前翼連接件(6),所述前翼連接件(6)的長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風帆軸(1),所述前翼連接件(6)背離所述風帆(2)的一端設有所述前翼軸(3),使所述前翼(4)與所述風帆(2)間隔設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帆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翼軸(3)從所述前翼連接件(6)朝平行于所述風帆軸(1)的方向的兩側延伸,所述前翼軸(3)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所述前翼(4)。
5.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風帆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帆(2)和所述前翼(4)的形狀為翼形。
6.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風帆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帆機構還包括用于獲取來風信息的傳感器,所述前翼驅動件(5)與所述傳感器電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雷宏圖,高劍客,張云飛,江云華,鄭程賓,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