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線纜溝蓋板,具體涉及一種電纜溝蓋板。
技術介紹
1、線纜在我國的使用量和鋪設范圍非常大,自線纜進入市區,尤其是進入發達城市,因美觀和安全等因素線纜以走地底下為主。小道、人行道、馬路底下鋪設大量的線纜,地面會鋪設沙井蓋或蓋板方便施工和使用。
2、專利cn205160012u公開了一種電力電纜溝蓋板,具有長方體狀蓋板本體,所述蓋板本體一端的上表面設有與蓋板本體長度方向垂直的通槽,所述蓋板本體另一端下表面設有與所述通槽相適應的凸臺,所述蓋板本體上表面對稱設有兩個內扣手,所述蓋板本體上表面中心處設有圓形或方形凸起標記,所述蓋板本體上表面除內扣手、圓形或方形凸起標記外的其他位置均勻設有防滑凸棱,所述蓋板本體下表面均勻設有多條與所述通槽最底端高度平齊的支撐筋。
3、然而上述現有技術在環境的綜合作用下容易出現端部破損的情況。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不足,提出一種電纜溝蓋板,解決現有技術中在環境的綜合作用下容易出現端部破損的技術問題。
2、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
3、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電纜溝蓋板,包括:
4、混凝土板體,所述混凝土板體具有沿第一方向上相對設置的安裝側,所述安裝側靠上部分凸設形成有搭接部;以及
5、鋼筋骨架,設于所述混凝土板體內,所述鋼筋骨架包括第一受力配筋組、第二受力配筋組和剪力配筋,所述第一受力配筋組和所述第二受力配筋組沿朝向所述混凝土板
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受力配筋組的拱起幅度小于所述第二受力配筋組。
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受力配筋組包括多個沿第二方向間隔的第一受力配筋,所述第二受力配筋組包括多個沿第二方向間隔的第二受力配筋,所述第一受力配筋的數量大于所述第二受力配筋的數量,多個所述第二受力配筋與部分所述第一受力配筋相對應,所述第二受力配筋的兩端分別通過所述剪力配筋與對應的所述第一受力配筋連接,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板體上側設有安裝槽;
9、所述電纜溝蓋板還包括吊環和蓋板,所述吊環設于所述安裝槽的槽底,所述蓋板活動蓋設于所述安裝槽的槽口處,所述蓋板用于開閉所述安裝槽。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吊環與所述剪力配筋連接。
1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蓋板沿豎直方向活動且沿豎直方向軸線轉動安裝于所述安裝槽的槽處,以具有向上活動且轉動至和所述安裝槽錯開的打開狀態以及轉動至和所述安裝槽對應且向下活動蓋設所述安裝槽的關閉狀態;
12、所述電纜溝蓋板還包括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設于所述安裝槽內且與所述蓋板連接,以驅動所述蓋板活動。
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安裝柱、絲桿和電機,所述安裝柱設于所述蓋板下側,所述安裝柱設有螺紋孔,所述絲桿沿豎直方向轉動安裝于所述安裝槽內,所述絲桿與所述安裝柱螺紋連接,所述電機與所述絲桿的下端連接。
1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纜溝蓋板還包括電源模塊和發電模塊,所述電源模塊設于所述安裝槽內且與所述驅動機構電連接,所述發電模塊設于所述蓋板,所述發電模塊與所述電源模塊電連接。
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發電模塊包括壓力發電板,所述壓力發電板嵌設于所述蓋板上側。
1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纜溝蓋板還包括通訊模塊和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和所述通訊模塊均設于所述安裝槽內,所述通訊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電連接,用于與外界的設備數據通訊并傳輸至所述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與所述驅動機構電連接,以根據所述通訊模塊傳輸的信號控制所述驅動機構工作。
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電纜溝蓋板,所述搭接部和所述第一受力配筋組和所述第二受力配筋組端部部分共同形成倒l形結構,該結構置于電纜溝結構上,形成橫向與縱向的位移約束,利于所述電纜溝蓋板的固定,同時由于所述第一受力配筋組和所述第二受力配筋組沿朝向所述混凝土板底部方向布設且均呈拱形設置,上方受力傳至所述混凝土板體的端部時,分別在橫向與縱向產生支持力,形成復合受力,此外,所述搭接部與電纜溝結構相接界面形成了較大的抗剪能力,利于承受剪力,保障蓋板脆弱部位使用功能,避免出現端部破損的情況。
18、上述說明僅是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電纜溝蓋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溝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配筋組的拱起幅度小于所述第二受力配筋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溝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配筋組包括多個沿第二方向間隔的第一受力配筋,所述第二受力配筋組包括多個沿第二方向間隔的第二受力配筋,所述第一受力配筋的數量大于所述第二受力配筋的數量,多個所述第二受力配筋與部分所述第一受力配筋相對應,所述第二受力配筋的兩端分別通過所述剪力配筋與對應的所述第一受力配筋連接,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溝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板體上側設有安裝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纜溝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環與所述剪力配筋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纜溝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沿豎直方向活動且沿豎直方向軸線轉動安裝于所述安裝槽的槽處,以具有向上活動且轉動至和所述安裝槽錯開的打開狀態以及轉動至和所述安裝槽對應且向下活動蓋設所述安裝槽的關閉狀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纜溝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溝蓋板還包括電源模塊和發電模塊,所述電源模塊設于所述安裝槽內且與所述驅動機構電連接,所述發電模塊設于所述蓋板,所述發電模塊與所述電源模塊電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纜溝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電模塊包括壓力發電板,所述壓力發電板嵌設于所述蓋板上側。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纜溝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溝蓋板還包括通訊模塊和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和所述通訊模塊均設于所述安裝槽內,所述通訊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電連接,用于與外界的設備數據通訊并傳輸至所述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與所述驅動機構電連接,以根據所述通訊模塊傳輸的信號控制所述驅動機構工作。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纜溝蓋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溝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配筋組的拱起幅度小于所述第二受力配筋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溝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配筋組包括多個沿第二方向間隔的第一受力配筋,所述第二受力配筋組包括多個沿第二方向間隔的第二受力配筋,所述第一受力配筋的數量大于所述第二受力配筋的數量,多個所述第二受力配筋與部分所述第一受力配筋相對應,所述第二受力配筋的兩端分別通過所述剪力配筋與對應的所述第一受力配筋連接,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溝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板體上側設有安裝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纜溝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環與所述剪力配筋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纜溝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沿豎直方向活動且沿豎直方向軸線轉動安裝于所述安裝槽的槽處,以具有向上活動且轉動至和所述安裝槽錯開的打開狀態以及轉動至和所述安裝槽對應且向下活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勝利,何仔儒,高德發,劉軍,鞠永高,黃濤,
申請(專利權)人: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