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顆粒采樣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
技術介紹
1、目前,通過采樣儀和濾膜采集大氣環境空氣中的顆粒物時,需要實驗人員在每次采集結束后,取下相應儀器上的濾膜,并更換新的濾膜進行再次采樣;在進行多次采樣或面對多種顆粒物的采樣需求時,上述操作無疑占用了較多的實驗時間,屬于重復性操作,對實驗本身而言并未起到關鍵性效果,降低了采樣的效率,屬于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進而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所有問題或問題之一。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包括:
3、料倉開合模組、料倉旋轉模組、采樣驅動模組和采樣管路模組;
4、所述料倉開合模組,包括:雙向行程模塊、上蓋模塊和下蓋模塊;
5、所述雙向行程模塊豎直設置,所述上蓋模塊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雙向行程模塊的上端位置,所述下蓋模塊對應所述上蓋模塊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雙向行程模塊的下端位置;所述上蓋模塊和所述下蓋模塊之間為料倉空間;
6、所述料倉旋轉模組,包括:旋轉動力模塊和多位料倉模塊;
7、所述旋轉動力模塊環繞所述雙向行程模塊設置在所述料倉空間內,所述多位料倉模塊環繞所述雙向行程模塊設置在所述旋轉動力模塊上,所述多位料倉模塊上設有濾膜倉位;所述濾膜倉位上表面與所述上蓋模塊對應,所述濾膜倉位下表面與所述下蓋模
8、所述采樣驅動模組靠近所述料倉旋轉模組設置,所述采樣驅動模組一端與所述下蓋模塊下表面處對應所述濾膜倉位的位置連通;
9、所述采樣管路模組設置在所述上蓋模塊上方,且所述采樣管路模組下端與所述上蓋模塊上表面處對應所述濾膜倉位的位置連通;
10、所述雙向行程模塊用于控制所述上蓋模塊和所述下蓋模塊在豎直方向上做對向運動;
11、所述上蓋模塊和所述下蓋模塊用于密封所述濾膜倉位;
12、所述旋轉動力模塊用于控制所述多位料倉模塊旋轉;
13、所述濾膜倉位用于放置濾膜;
14、所述采樣驅動模組和所述采樣管路模組用于吸附樣品至所述濾膜。
15、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雙向行程模塊,包括:驅動電機和雙向絲杠模組;
16、所述驅動電機豎直設置;
17、所述雙向絲杠模組豎直設置在所述驅動電機下方,并與所述驅動電機傳動連接;所述雙向絲杠模組的絲杠采用正反牙絲杠,所述正反牙絲杠的正牙行程與反牙行程相匹配。
18、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上蓋模塊,包括:環形上蓋和上滑塊;
19、所述環形上蓋水平設置,且所述環形上蓋環繞所述雙向絲杠模組上端設置在對應所述正反牙絲杠的正牙端位置;所述雙向絲杠模組位于所述環形上蓋的中心位置;
20、所述上滑塊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正反牙絲杠的正牙端,所述上滑塊一側與所述環形上蓋的內側連接;
21、所述環形上蓋的上表面邊緣處設有上密封位和上采集位。
22、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下蓋模塊,包括:環形下蓋和下滑塊;
23、所述環形下蓋水平設置,且所述環形下蓋環繞所述雙向絲杠模組上端設置在對應所述正反牙絲杠的反牙端位置;所述環形下蓋對應所述環形上蓋設置,所述雙向絲杠模組位于所述環形下蓋的中心位置;
24、所述下滑塊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正反牙絲杠的反牙端,所述下滑塊一側與所述環形下蓋的內側連接;
25、所述環形下蓋的下表面邊緣處設有對應所述上密封位的下密封位以及對應所述上采集位的下采集位。
26、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環形上蓋的下表面對應所述上密封位的位置彈性連接有水平設置的水平上壓板;
27、所述環形下蓋的上表面對應所述下密封位的位置彈性連接有水平設置的水平下壓板;
28、所述環形上蓋和所述環形下蓋之間的區域為所述料倉空間。
29、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旋轉動力模塊,包括:固定架、主齒輪、環形座和旋轉電機;
30、所述固定架避讓所述料倉開合模組水平設置在對應所述料倉空間的位置;
31、所述主齒輪環繞所述雙向絲杠模組水平設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雙向絲杠模組位于所述主齒輪的中心處;
32、所述旋轉電機豎直設置在所述固定架上靠近所述主齒輪的位置,所述旋轉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水平設置的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與所述主齒輪傳動嚙合;所述旋轉電機用于控制所述主齒輪以所述雙向絲杠模組為中心做旋轉動作;
33、所述環形座水平設置在所述主齒輪的上表面,所述環形座邊緣沿所述環形座的圓周方向設置有環形軌,所述固定架上對應所述環形軌的位置安裝有水平設置的導向輪;所述導向輪側壁與所述環形軌傳動連接。
34、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多位料倉模塊,包括:環形料倉轉盤;
35、所述環形料倉轉盤水平設置在所述環形座上,且所述環形料倉轉盤環繞所述雙向絲杠模組設置,所述雙向絲杠模組位于所述環形料倉轉盤的中心處;
36、所述環形料倉轉盤上對應所述水平上壓板和所述水平下壓板之間的位置為豎直貫穿所述環形料倉轉盤的所述濾膜倉位,所述環形料倉轉盤的所述濾膜倉位上水平嵌設有采集濾膜;
37、所述濾膜倉位上表面對應所述水平上壓板邊緣處的位置設有與所述水平上壓板對應的上對位密封槽;所述濾膜倉位下表面對應所述水平下壓板邊緣處的位置設有與所述水平下壓板對應的下對位密封槽;
38、所述環形料倉轉盤上對應所述上采集位的位置設有豎直貫穿所述環形料倉轉盤的空置位;
39、所述濾膜倉位、所述上密封位和所述下密封位均分別有五個。
40、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采樣驅動模組,包括:采樣儀和下采集管;
41、所述下采集管豎直連接在所述下采集位上;
42、所述采樣儀靠近所述環形下蓋設置,且所述采樣儀的采樣端與所述下采集管連接。
43、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采樣管路模組,包括:延伸管和上采樣管;
44、所述上采樣管豎直連接在所述上采集位上;
45、所述延伸管豎直連接于所述上采樣管頂部,且所述延伸管頂部設有分割器。
46、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還包括:外殼;
47、所述外殼罩設于所述料倉開合模組和所述料倉旋轉模組外。
48、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49、本技術所述的一種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可以實現在采集大氣環境中的顆粒物時,進行采集濾膜的自動切換;通過程序的一次性運作,在無需手動干預的情況下,即可完成多種顆粒物或多次采樣的按序自動操作,節省了采集濾膜更換的時間,提升了實驗的流暢性和效率,且本裝置進行每次采樣時能夠保證其他料倉中所采集樣品的密封性,具有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倉開合模組、料倉旋轉模組、采樣驅動模組和采樣管路模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倉開合模組、料倉旋轉模組、采樣驅動模組和采樣管路模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自動切換采集料倉的顆粒物采集裝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海秀,徐曉云,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康達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