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薄膜電鍍,尤其涉及一種復合集流體水鍍線。
技術介紹
1、在復合集流體水鍍線生產過程中,薄膜傳送通常需要送膜裝置來驅動薄膜輸送。送膜裝置一般包括相互滾動貼合的兩個導輥,薄膜夾設于相互貼合的兩個導輥之間,驅動裝置通過驅動導輥轉動,以實現薄膜的輸送。目前,在穿膜操作中,需要人工提起導輥,以使兩個導輥分開,以便于薄膜從兩個導輥之間穿過,該人工操作的方式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且對操作人員的熟練度和體力要求較高,且容易出現操作失誤。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復合集流體水鍍線,能夠代替人工進行抬輥操作,以使穿膜更加方便,提高生產效率。
2、為達此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復合集流體水鍍線,包括:
4、箱體;
5、送膜裝置,包括轉動設置于所述箱體內的第一導輥和第二導輥;
6、抬輥裝置,包括充氣機構和氣動件,所述氣動件包括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以及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之間的氣囊部,所述第一連接部用于與所述第一導輥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用于與所述第二導輥連接,所述充氣機構用于對所述氣囊部充氣和放氣;
7、在所述充氣機構對所述氣囊部充氣時,所述第一導輥和所述第二導輥能夠相互遠離以穿設薄膜;在所述充氣機構對所述氣囊部放氣時,所述第一導輥和所述第二導輥能夠相互靠近以抵壓所述薄膜。
8、作為一種可選方案,所述第一連接部設置有u形槽,所述第二連接部設置有通孔,
9、作為一種可選方案,所述箱體上相對的兩側壁均設置有沿豎直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一導輥和所述第二導輥位于同側的一端部以及所述第一導輥和所述第二導輥位于同側的另一端部分別可轉動地設置于兩側的所述限位槽內,所述第二導輥位于所述第一導輥的上方,在所述氣囊部充氣和放氣時,所述第二導輥沿所述豎直方向能夠遠離或靠近所述第一導輥。
10、作為一種可選方案,所述第一導輥和所述第二導輥位于同側的一端部以及所述第一導輥和所述第二導輥位于同側的另一端部均設置有所述氣動件。
11、作為一種可選方案,所述氣囊部設置為波紋狀。
12、作為一種可選方案,所述第一連接部或所述第二連接部上開設有與所述氣囊部連通的通氣孔,所述充氣機構通過氣管與所述通氣孔連通。
13、作為一種可選方案,所述氣管背離所述通氣孔的一端通過電磁閥與所述充氣機構連通,所述電磁閥用于控制所述充氣機構對所述氣囊部的充氣和放氣。
14、作為一種可選方案,所述送膜裝置設置有多組,多組所述送膜裝置沿所述薄膜的輸送方向間隔設置于所述箱體內。
15、作為一種可選方案,還包括設置于任意相鄰的兩組所述送膜裝置之間的鈦輥組,每組所述鈦輥組均包括兩個沿豎直方向間隔設置的陽極鈦輥,且每組所述鈦輥組中的兩個所述陽極鈦輥相向的一側均設置有多個出液孔。
16、作為一種可選方案,所述氣動件采用tp塑料加工制成。
17、本技術的有益效果:
18、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復合集流體水鍍線,設置有連接于相對設置的第一導輥和第二導輥之間的氣動件,充氣機構能夠對氣動件的氣囊部進行充氣和放氣,以使氣囊部能夠膨脹和收縮,進而實現氣動件帶動第一導輥和第二導輥相互靠近和相互遠離,解決了在穿膜操作中人工抬輥的問題,簡化了穿膜操作的流程,提高生產效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復合集流體水鍍線,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集流體水鍍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311)設置有U形槽(3111),所述第二連接部(312)設置有通孔(3121),所述第一導輥(21)與所述U形槽(3111)連接,所述第二導輥(22)與所述通孔(3121)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集流體水鍍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上相對的兩側壁均設置有沿豎直方向延伸的限位槽(11),所述第一導輥(21)和所述第二導輥(22)位于同側的一端部以及所述第一導輥(21)和所述第二導輥(22)位于同側的另一端部分別可轉動地設置于兩側的所述限位槽(11)內,所述第二導輥(22)位于所述第一導輥(21)的上方,在所述氣囊部(313)充氣和放氣時,所述第二導輥(22)沿所述豎直方向能夠遠離或靠近所述第一導輥(2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集流體水鍍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輥(21)和所述第二導輥(22)位于同側的一端部以及所述第一導輥(21)和所述第二導輥(22)位于同側的另一端部均設置有所述氣動件(31)。
< ...【技術特征摘要】
1.復合集流體水鍍線,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集流體水鍍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311)設置有u形槽(3111),所述第二連接部(312)設置有通孔(3121),所述第一導輥(21)與所述u形槽(3111)連接,所述第二導輥(22)與所述通孔(3121)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集流體水鍍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上相對的兩側壁均設置有沿豎直方向延伸的限位槽(11),所述第一導輥(21)和所述第二導輥(22)位于同側的一端部以及所述第一導輥(21)和所述第二導輥(22)位于同側的另一端部分別可轉動地設置于兩側的所述限位槽(11)內,所述第二導輥(22)位于所述第一導輥(21)的上方,在所述氣囊部(313)充氣和放氣時,所述第二導輥(22)沿所述豎直方向能夠遠離或靠近所述第一導輥(2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集流體水鍍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輥(21)和所述第二導輥(22)位于同側的一端部以及所述第一導輥(21)和所述第二導輥(22)位于同側的另一端部均設置有所述氣動件(3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集流體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波,賈斌,沈鋒,李學法,張國平,
申請(專利權)人:江陰納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