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鋼板的冷軋方法及冷軋設備,在冷軋鋼板卷材時,當在第1道次軋制結(jié)束后,在第2道次軋制前將鋼板卷材(7)的末端部卷繞在張力卷取輥(3)上時,通過配置在軋制座(1)和卷材末端側(cè)張力卷取輥(3)之間的加熱裝置,將所述末端部加熱到50℃~350℃的溫度范圍。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適合軋制Si含量較高的單取向性電磁鋼板等脆性鋼板的冷軋方法及 冷軋設備。
技術介紹
以往,在制造鐵損優(yōu)良的高磁通密度單取向性電磁鋼板時,在冷軋的道次間進行 在50°C 350°C的溫度范圍將鋼板保持1分鐘以上的處理。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著這樣的 處理被稱為道次間時效處理。通過采用串列式軋機的軋制難以得到與道次間時效處理同等的效果。因此,在制 造取向性更優(yōu)良的、磁通密度較高的單取向性電磁鋼板時,一般采用可逆式軋機進行冷軋。 這是因為容易保持道次間的溫度。另一方面,高磁通密度單取向性電磁鋼板為實現(xiàn)低鐵損而含有3%以上的硅,結(jié)果 非常脆。因此,在制造途中容易發(fā)生邊緣裂紋。此外,假設即使少量地發(fā)生邊緣裂紋,有時 也因裂紋擴展而產(chǎn)生板斷裂。特別是在采用單機座的可逆式軋機進行軋制時,在軋機結(jié)構(gòu) 上進行將熱軋卷的端部卷繞在張力卷取輥上的作業(yè),因而在將熱軋卷的端部卷繞在張力卷 取輥上時的彎曲應力的作用下,使鋼板斷裂的可能性較高。這里,對采用單機座的可逆式軋機的冷軋進行說明。圖4A 圖4E是按工序順序 表示采用單機座的可逆式軋機的冷軋方法的圖示。在采用單機座的可逆式軋機的冷軋設備中,在中央配置有軋制座(可逆式軋 機)21。此外,夾著軋制座21而在一方的一側(cè)配置有卷材頂端側(cè)的張力卷取輥22,在另一 方的一側(cè)配置有卷材末端側(cè)的張力卷取輥23及開卷機(或放線盤)24。而且在冷軋之前,如圖4A所示,將要開始軋制的鋼板26形成帶卷狀,將此狀態(tài)的 鋼板卷材(熱軋卷材)25搬入到開卷機24上。接著,從鋼板卷材25上卷開鋼板26的前端, 經(jīng)由軋機座21卷繞在張力卷取輥22上。然后,如圖4B所示,一邊在開卷機24與張力卷取輥22之間對鋼板26施加張力, 一邊進行第1道次的軋制。然后,如圖4C所示,在鋼板卷材25的末端27脫離開卷機24后 結(jié)束軋制,如圖4D所示,將末端27卷繞在位于開卷機24和軋制座21之間的卷材末端側(cè)的 張力卷取輥23上。然后,如圖4E所示,一邊在兩張力卷取輥22及23間對鋼板26施加張 力,一邊進行第2道次以后的軋制。在采用此方法的冷軋中,在第1道次軋制后,如圖5所示,在末端27殘留未軋制部 28。因此,在將末端27卷繞在張力卷取輥23上時,在將未軋制部28卷繞后,可卷繞1道次 軋制部30的一定長度的部分。此時,在開始卷繞的曲率較大的部分有時發(fā)生斷裂。此外,通過第1道次軋制,形成厚度從熱軋原厚度to過渡到1道次軋制后的厚度 tl的軋輥咬入部(1道次軋輥咬入部)29。軋輥咬入部29也是彎曲應力大的厚的未軋制部 28和加工硬化了的1道次軋制部30的邊界區(qū)域。因此,在卷繞時有時在軋輥咬入部29產(chǎn) 生斷裂。因此,從提高生產(chǎn)性的觀點來看,重要的是緩和材料的脆性,抑制板斷裂的發(fā)生。 這樣的板斷裂不局限于Si含量較高的單取向性電磁鋼板,在對其它脆性鋼板(例如高碳鋼 鋼板)進行上述軋制時有時也同樣發(fā)生。專利文獻2中記載了在對電磁鋼板等脆性鋼板進行冷軋時緩和材料脆性的技 術。在該技術中,在采用連續(xù)式的串列式軋機進行冷軋時,事先將帶材溫度設定為50°C 150°C,在輸送到第一軋制機座之前加熱鋼板,從而在各軋制機座間將鋼板溫度保持在規(guī)定 的范圍內(nèi)。但是,如果將此技術應用于可逆式軋機,則發(fā)生以下的問題。(i)在采用可逆式軋機的軋制中,在第1道次軋制結(jié)束后將末端卷繞在張力卷取 輥上,因此即使預先加熱好鋼板,其效果在卷繞前也下降。(ii)盡管1道次軋輥咬入部是最容易斷裂的部分,但由于在該部分停止軋制,因 而不能得到充分的加工發(fā)熱。(iii)在1道次軋輥咬入部暴露于軋制油中后,由于在直到被卷繞在張力卷取輥 上的期間,被暴露于大氣中,因此伴隨著軋制油的氣化而被快速放熱。(iv)在單取向性電磁鋼板的軋制中,如果將冷軋前的帶卷加熱到追加了放熱部分 的溫度,則因溫度變得過高而使得最終得到的鋼板的磁特性劣化。因此,即使將專利文獻2的技術應用于可逆式軋機,在將鋼板的末端卷繞在帶卷 材末端側(cè)的張力卷取輥上時,也不能得到充分的脆性緩和效果。此外,在專利文獻3中,記載了用保溫圍璧覆蓋開卷機與軋制機座之間,以防止鋼 板溫度下降的技術。而且,還考慮采用此技術來解決專利文獻2的(iii)的問題。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用保溫圍璧覆蓋到接近軋制機座的范圍。另一方面,在 可逆式軋機中,在偶數(shù)道次時,末端側(cè)被切換到開始側(cè)。因此,大量的伴隨煙氣進入到圍璧 內(nèi),在圍璧的內(nèi)部充滿煙氣,因而難以確保圍璧內(nèi)的測試設備(板厚度計及板溫度計等)的 測定精度及保全設備。此外,如果為了降低彎曲應力本身而使卷筒徑大型化,則能夠降低板斷裂的發(fā)生, 但將卷筒徑的大型化應用于現(xiàn)有的裝置在空間上是困難的。此外,與大型化相對應,未軋制 部延長,從而使得成品率降低。專利文獻1 日本特公昭54-13846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昭61-132205號公報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昭61-135407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板冷軋方法及冷軋設備,在采用可逆式軋機對Si 含量較高的單取向性電磁鋼板等脆性鋼板進行冷軋時,能夠抑制板斷裂的發(fā)生。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專利技術具備以下的構(gòu)成。(1) 一種鋼板的冷軋方法,其采用開卷機及單機座的可逆式軋機對鋼板卷材進行 冷軋,所述冷軋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采用所述可逆式軋機進行所述鋼板卷材的第1道次軋制的工序;接著,通過配置在所述可逆式軋機與卷材末端側(cè)張力卷取輥之間的加熱裝置,將所述鋼板卷材的末端部加熱到50°C 350°C的溫度范圍,使所述末端部卷繞在所述卷材末 端側(cè)張力卷取輥上的工序;接著,進行所述鋼板卷材的第2道次以后的軋制的工序。(2)根據(jù)上述(1)所述的鋼板的冷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所述加熱裝置,在靠 近所述卷材末端側(cè)張力卷取輥的期間對所述末端部進行加熱。(3)根據(jù)上述(1)所述的鋼板的冷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部包括所述第1 道次軋制后的未軋制部分及與所述未軋制部分鄰接的軋輥咬入部。(4)根據(jù)上述(2)所述的鋼板的冷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部包括所述第1 道次軋制后的未軋制部分及與所述未軋制部分鄰接的軋輥咬入部。(5)根據(jù)上述⑴所述的鋼板的冷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板卷材是含有3質(zhì)量%以上的Si的單取向性電磁鋼板用的熱軋卷材;通過所述加熱裝置,將所述末端部加熱到50°C 150°C的溫度范圍內(nèi)。(6)根據(jù)上述(2)所述的鋼板的冷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板卷材是含有3質(zhì)量%以上的Si的單取向性電磁鋼板用的熱軋卷材;通過所述加熱裝置,將所述末端部加熱到50°C 150°C的溫度范圍內(nèi)。(7)根據(jù)上述(3)所述的鋼板的冷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板卷材是含有3質(zhì)量%以上的Si的單取向性電磁鋼板用的熱軋卷材;通過所述加熱裝置,將所述末端部加熱到50°C 150°C的溫度范圍內(nèi)。(8)根據(jù)上述(4)所述的鋼板的冷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板卷材是含有3質(zhì)量%以上的Si的單取向性電磁鋼板用的熱軋卷材;通過所述加熱裝置,將所述末端部加熱到50°C 150°C的溫度范圍內(nèi)。(9) 一種冷軋設備,其特征在于,具有開卷機;單機座的可逆式軋機;卷材末端側(cè)張力卷取輥;加熱裝置,其被配置在所述可逆式軋機與所述卷材末端側(cè)張力卷取輥之間,用于 對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板的冷軋方法,其采用開卷機及單機座的可逆式軋機對鋼板卷材進行冷軋,所述冷軋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采用所述可逆式軋機進行所述鋼板卷材的第1道次軋制的工序;接著,通過配置在所述可逆式軋機與卷材末端側(cè)張力卷取輥之間的加熱裝置,將所述鋼板卷材的末端部加熱到50℃~350℃的溫度范圍,使所述末端部卷繞在所述卷材末端側(cè)張力卷取輥上的工序;接著,進行所述鋼板卷材的第2道次以后的軋制的工序。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三村洋之,向井圣夫,宮元一浩,
申請(專利權)人:新日本制鐵株式會社,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JP[日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